瘦石 || 洛市杨家村:大山里的原始部落

说到罗山旅游,很多人会想到丰城人文高地的殿上村,那里可以欣赏到丰城海拔最高的茶园,可以吃到号称“罗山三宝”的茶叶、生姜、豆腐乳,可以拜谒罗山顶峰的谌母殿。也有人会想到罗山旅游新宠东安门楼岗村,那里有居于白云深处的寻常人家,有古老的民俗和秀美的村庄。但是,要是错过了杨家村,一定会后悔的。

从罗山圩出发,依攸洛水库沿岸公路往山里走,在双溪桥有两条路可供选择:往右拐过桥是进入小溪、殿上的方向,直行便通往杨家村、东安村。你不用右拐,直行便好了。沿途青山染翠,山风送爽,间有潺潺溪水汩汩作响,啾啾山雀嘤嘤作鸣,心里早已放空了愁绪,变得怡然而惬意。

约摸前行三四公里,开始有村庄出现。这里的村庄与之前对村庄的印象截然迥异,苍老的古楠树下,掩映着数幢高低错落的红墙灰瓦的土壁屋。屋前屋后,是长满青苔的石阶,高低起伏,左连右通。走在这样的石阶上,与挑着土箕、戴着头巾的老人说上几句话,便如时光穿越,以为自己来到了“不知有汉,无论晋魏”的世外桃源了。

这里便是有着“原始部落”之称的杨家村委会周家自然村。周家村有50来户200余口人,房子都是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大约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这里的房屋建材全都是就地取材,采用干打垒的方式,用当地的泥土夯筑而成,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村庄的台阶和巷道,也都是就近采集来的石块,大大小小因材施用,规整而又坚实。

由于地处偏僻,山高林密,生长在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厮守着身后的山,静听着村前的水。闲暇时候,也会搬个凳子坐在树荫下,相互说笑,家长里短,无非山里的事。村前有数株粗壮高大的稀有树木——楠树,看上去也总有数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村民们对这片楠树林爱护有加,把它们视为村庄的一部分,共同守望着家园。

过了周家村,前头又有一个岔路口,右行是通往东安的方向,再往前走便是杨家村委会的杨家、罗家两个自然村。左行一直往里走,是一条无名乡道,里面还有两个村庄:外石窟(外石)和里石窟(底石)。从底石再往上翻过山脊,便进入崇仁的地界了。

大多数时候,我宁愿相信先辈们在择居时,一定是迫于无奈。他们把自己安顿在这个偏远的大山里,仰看“山气日夕佳”,俯思“飞鸟相与还”,除了图得一身清静之外,心里一定有着某些苦衷,牵挂着远在他乡的亲人。

据《周氏大成家乘》记载,始祖峰公(854-948)原为饶州安仁(今上饶信州)人,唐末时避战乱,徙居于丰城苦竹坑凤舞里,从此开启了丰城周氏的鼎盛时代。峰公生训公,训公生仁遇,仁遇生五子:涓、惠、正、密、秀。正公自苦竹坑分居定林,生海、昇、昶、隆四子,昶公由定林徙居白皂。昶公十四传生季明,季明之子以正公从白皂迁于罗山,也就是现在的周家村。按时间推算,以正公迁来的时间大约在明代永乐末年(1420)左右,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外石、底石周氏,系从周家分迁过去,分迁时间则难以考究了。

就像古人“逐水而居”一样,罗山深处的村庄,也都是选址在地势低洼的水溪旁,这里地势相对平缓,利于开基建房,又比较隐秘,不为外人所知。村旁有终年不断的溪水可供取用,也算是得天独厚。杨家村的周家、杨家、罗家、外石、底石无不如此。早前,这些村庄地处偏远,道路崎岖,几乎与世隔绝,很少有外人会进到这里来,因此,除了房屋依旧保持着原始的风貌之外,村民依旧抱朴守拙,民风纯朴善良,颇有汉魏遗范,说这里是大山里的原始部落,一点也不为过。

底石自古一条道。底石的村址,位于罗山的中麓,海拔在四五百米左右,是杨家村委会地势最高的自然村,只有一条狭窄曲折的山路进去。沿着七曲八弯的山路往里走,眼前是莽莽的竹海,脚下是潺潺的溪水,耳畔还间或传来各种鸟类的鸣唱,却也惬意得紧。用力踩一脚油门,拐了一个陡弯,在水泥路的尽头停下车,便是底石村。

底石村总共25户110人。这是户籍统计的人数,实际常年住在村里的不过十来人,都是不舍得离开家园的老年人,年轻力壮的都拖家带口住进城里,或者到外地打拼去了。四十来幢泥壁老房子整齐地排列成四排,有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坍塌毁坏,有的依然坚固,但却很少人有居住。近年来,人们为了生活的便利,几乎全都在老村址下面的一块平缓坡地上建了房子,空遗着这些老宅,安静而寂寥。

老村址的东头,有两棵古老的苦槠树,树干笔直粗壮,树冠高耸入云,要三四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早前,这里的村民多以种植生姜、茶叶、油茶为业,山里的竹木资源更是老天赐予的财富,成为村民重要的生活来源。现在,人们大多外出打工赚钱,不用靠种植作物、砍伐竹木为生,传统的生姜、茶叶、油茶等经济作物,几乎都摞荒不管,被越来越茂密的竹木杂草覆盖。

村民却还依旧保持着热情好客的性格,见到有客人进来,早就洗净了擂盆,摘好了茶叶,采回了草药,拿出了芝麻、花生,娴熟地擂出了一盆翠绿喷香的擂茶。有时还凑巧赶上炸油子、蒸艾果、晒,便更有口福。这是山里人的习惯,闲来没事时,家家户户便轮流擂擂茶,烧上几个茶,把乡亲们聚在一起,吃擂茶,聊家常,打发着光阴。因此家家都有擂盆,人人都吃擂茶,擂茶成为人们联络情感、传递讯息、打发日子的最好消遣方式。头一回进到这里来,吃着清凉解渴的擂茶,品着山里独有的风味,就算赶了一天的路程,挥了一身的臭汗,此刻也烟消云散,一身轻松了。

在城市里生活得久了,总向往能够有一两处依山傍水之地,有一两日清静安逸之闲,缓解紧张的身心,安放浮躁的灵魂。走遍名山大川,访遍云林寺观,灵魂似乎一直无所皈依。那么我来告诉你吧,不必舍近求远,就去罗山深处的原始部落吧,去周家看古宅楠树,去罗家听清泉流水,去底石观云瀑日出。走得累了,看得累了,还可以在这里小憩半天,或者数天,让清凉的山风拂去你的疲惫,让汩汩的溪流带走你的忧伤,让独特的美食刺激你的味蕾。如果还有兴致,只管拿出一本线装书来,翻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字里行间找回丢失的乐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0)

相关推荐

  • 匈奴还有后人在世?安徽省内发现匈奴后裔,至今仍保留祖先民俗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迁移.---司马迁 清晨,茫茫的白雾在群山间飘起,像是一位披着柔软薄纱的仙女,她含情脉脉地望着怀抱中的小村庄,直到迷雾 ...

  • 西安的城中村:拆迁已过7年,村民还没回迁,叫人“奇怪”

    聊到西安,大家会想到什么?是美味的凉皮还是经典的古城墙.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这里不仅有沧桑的历史感,还有非常现代化的元素,有着运用现代手法还原盛唐时期的大唐不夜城,城市中还有很 ...

  • 江西丰城万氏村庄人口分布

    孙渡.三合村委会田垅排边万氏.约800人 河洲,新城区边,上.下万氏500人 杜市,茂枝村万家,约200人段潭,深湖村委会下坛组190人 三塘村委会山头组50人 荷湖,希望村委会扬湖200人 小港,北 ...

  • 瘦石 || 隍城大屋村:人文仙迹多胜游

    松湖镇,自古便是锦江流域商贸集镇和航运码头,又是通往省城南昌的重要通道,在丰城河西地区鼎鼎有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松湖街还是一个热词,虽说松湖镇隶属于新建县,但在集市做买卖经商的却多数是丰城河西地 ...

  • 瘦石 || 洛市小溪村:云林之下外茶山

    大罗山连绵起伏,层峦迭障,仙气氤氲.从主峰老仙岭而下,峰回水复,飞瀑流泉,汇聚成大溪.小溪.余源三大坑十小坑.其间群山峰飞舞,奇形怪石,苍松古柏,修竹茂林,真是看不够的人间美景,成为丰城最具魅力的旅游 ...

  • 瘦石 || 洛市攸洛楼下:曾忆旧时书声远

    季节走到尽头,原野从青绿变得暗哑.时晴时雨的天气,给天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越发感觉眼前的世界迷茫而寂寥,让人慨叹岁月的喜怒无常. 过了洛市集镇,沿着通往罗山的公路继续南行,约莫十余里,路旁矗立着数 ...

  • 瘦石 || 洛市白皂村:莫弃诗书等面墙

    丰城周氏,多发祥于南唐时期落籍丰城的周峰.周峰(854-945)字永山,世居饶州安仁之铁山.唐末五代之乱时,周峰之父周天叙带着三个儿子周峰.周岳.周嵩避居于抚州战坪.不久,除周岳随父亲定居战坪外,周嵩 ...

  • 瘦石 || 筱塘北下村:古村深巷大宅门

    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甘棠腹地.进入北下村的时候,被几个古老的门头吸引住.门头后面巷道笔直,巷道里的麻条石发出青幽幽的光,心里禁不住一阵激动.凭直觉,这里是一个非常有看头.也非常有人文底蕴的地方. 北下村 ...

  • 广东南岭大山里的金樱子花开

    金樱子,中药.为蔷薇科植物.果实形似罐子.樱是借音罂或者罂,都是指口小腹大的瓶子. 2021.04.05摄于广东南岭.

  • 完整版 | 大山里的赤脚医生

    文丨曾瑞 侠 道 每当想起大姨爹,我会不自觉地把他跟<边城>里面的老船夫联系起来.一个在湘西的河边守着一条船,渡人过河,养着一个孙女,还有一条黄狗.一个在鄂西的大山里赤脚行医,就靠一把草一 ...

  • 春天去野营,吃是个大问题,有了它,在大山里待多少天都不是事儿

    春天不减肥,夏天徒伤悲 正好这几天天气贼好 于是我决定,我要出门野营 安排! 那么问题来了! 外出野营带点什么? 我来一一盘点- 帐篷:这顶帐篷花光了我这个月的零用钱,不过也好,可以在野外防一些野生动 ...

  • 127期/梁剑作品《一个大的史诗,读石岗先生<大记>》梁剑清读

    梁剑说:觅汀先生为石岗的<大记>作的序中,将石岗称为一朵奇葩,也因为这篇序文,我少有的老老实实从头读起这本书来.第一篇<大记>读毕,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朵奇葩是有来历的,他的老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