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经20多年的选育和栽培,反而变“难吃”了,是路走偏了吗?

20年前西红柿是“网红”果蔬

对于许多的70后和80后这一代人来说,在20多年前可吃的水果、零食真的不多。当时的条件不好,还经常要去山里采摘野果、野菜来吃。而西红柿在当时,应该算得上最受欢迎的网红水果了,如果在当时有网络的话。

我现在依然还记得,当时村里很多人都会在菜园子里种植几株西红柿。虽然这些西红柿的个头不大,有些才比大拇指稍微大一点,但是结的是非常多。到了夏季的时候,西红柿也就陆续成熟了,红彤彤的一个个似葡萄挂在树上,每次去摘菜,或者是路过菜园子了,总是会忍不住采摘一些来吃。

当时也没管那么多,采摘下来以后,在衣服上擦一下就可以直接吃了。这样的西红柿虽然长得不咋样,和现在的西红柿简直没法比。但是吃起来是真的非常甘甜,它的皮很薄,汁水也非常的丰富,一口咬下去就会看到里面金黄色的果汁。夏季吃西红柿不仅解馋,关键还很解暑,当时多数人都是把西红柿当水果吃的,大人小孩都是特别喜欢吃的。

可是现在西红柿却和过去相比于,颜值更漂亮了,个头更大了,并且还都很均匀。但是吃起来味道却总是忍不住让人吐槽。即便是用它来煮菜吃,一样感觉是硬邦邦的,并且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现在的西红柿没有了儿时的味道了,既不甜,也不怎么酸,汁水很少,反而有点像是吃萝卜一样,硬邦邦的。

总结起来就是“皮厚、肉硬、汁少,味淡”,这是很多人吃到西红柿的时候最常听到的评价了。经过20多年的人工选育和栽培,西红柿的品种越来越多了,可是为什么现在的西红柿却变得反而难吃了?是路走偏了吗?

为何现在西红柿不如之前好吃了?

对于这个疑问,很多的专家也确实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那就是现在的西红柿确实不如20年前的好吃了,而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是品种发生了变化。我国栽种西红柿的历史并不久远,也就是最近几十年开始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西红柿在国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在当时所种植的西红柿品种很少,并且还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可是后来随着西红柿的市场需求量大了,育种专家们也看到了它的广阔前景,因此开始纷纷对西红柿进行选育和栽培,迄今为止国内的西红柿品种已经有上千种了。

而和过去的西红柿相比,现在的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耐存储,颜值更高了。因为早期的西红柿品种虽然好吃,但是却不耐存储。它们的皮薄,汁多,味道甜,就不宜长途运输。为了把西红柿卖到更远的地方,所以就对其进行了品质的选育和栽培。

可是当时的科学家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忽略掉了西红柿的风味,主要是以个头大、产量高,耐存储的目的来选育,于是这样选育的西红柿就因为缺乏了风味这个因素,变得远不如之前的老品种好吃了。其实不光是我国的西红柿品种如此,在国外同样都是如此。

第二个是种植方法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西红柿,都是在它成熟了以后,才会采摘拿到就是销售,并且还都是在本地市场销售。

可是现在的种植技术更先进了,温室大棚种植更是小儿科了。而这样种植的西红柿,不仅能一年四季上市,并且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的控制,还能让它们变得更大,颜值更好看。

同时这些西红柿往往还没有成熟,也就是六七成熟的时候就已经采摘了,如果你去种植园,就会看到西红柿还是青色的就已经采摘收购了,然后经过长途运输到农贸市场,经过多道环节才会到超市、菜市场。这个过程中,之前还没熟的西红柿已经成熟了。

试想一下,这样的西红柿本来就没熟就采摘了,而且还经过数日才会到消费者手中,它吃起来味道能好吗?

最后一点,西红柿之所以好吃,那是因为它含有很多芳香性的成分。可是它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淡、消失。以前农民都是自己种植西红柿,成熟了采摘下来再吃。可是现在却是没熟就采摘了,还要经过十天半个月才会被买来吃,其中大部分的芳香性成分都已经挥发掉了,自然吃起来也就没啥味道了。

结束语

有些人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对西红柿人工干预的育种、栽培,这条路走偏了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西红柿要想实现最大的商业化,就必须选育出耐存储、颜值高、个头大的品种,不然只能是在区域小面积种植。

其实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和过去味道很相似的原味西红柿,但是因为它们不耐存储,产量低,并且种植的成本高,所以价格也偏高,这样的西红柿市面上很少见,就是因为它的价格昂贵。像普通的西红柿才两三元一斤,可是这种原味的西红柿却是它的几十倍,能卖到近百元一斤,并且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也说明了西红柿虽然品质不如之前了,但是却为它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如果还是以前那种老品种的西红柿,那估计很多地方的人还是吃不起西红柿的。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