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地铁手记】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又在地铁上,我总得思考点什么吧。因为没有风景可以偷拍,没有好的手机新闻可以品读,那就干脆自己写点什么。
脑子一转,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写出这一题目,好像是哲学家或者牧师开腔的口气。我是文人,这话题有点大,“人生”谈起来有点沉重而遥远,不如换一个说法: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这多实在。我们不少中年人每天都在走步运动,日行万里,比赛着走。手机软件还很邪门,每天都发布排行榜。
好了,脚下的路该怎么走?无非是思考这么几个一连串的问题:我是谁?我现在在哪儿?将要上哪儿去?我为了什么而出发?
著名作家何存中先生代表作之一。
1、主体意识。我是谁,认识自我的“角色”,不要当别人的影子或仆从,要知道“脑袋长在自己头上”,我们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方位意识。我在哪,找准自己的坐标系。社会有边线,要做到不越位的同时,但要努力超越自我,看清发展的差距和前进的路径。原子核的外层电子,获得能量后可以不断跃迁,直逼“核心”。人类武装好了自我,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逆向流动。
3、目标意识。上哪儿去,我们要学习《西游记》中的“当家人”唐僧,常常念叨“赶路要紧”,莫耽误前程,不受左右的各种诱惑。早日定好大目标,持续努力和改进。“不怕慢,就怕站”。步步为营,扎死寨,打恶仗,积小胜为大胜,必有大成。
4、信仰意识。为了什么?理由很多:为了生活幸福,为了自由,为了正义,为了天下劳苦大众,为了绿色环保,为了和平事业……给自己一个坚定的信念,带着理想出发,才能不怕千难万险,勇往直前。总之,你的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幸福指数就有多高。
非著名作家凡力的散文新作。
朋友们,不要在乎眼前的一得一失,要从长计议。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反之,人有长远的考虑和谋划,谁还在乎当下的苦难和付出呢?
套用一句流行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地铁9号线上,挤着做思考运动)
书法名家李建先生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