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然:论如何收藏外国钱币
猫眼按:
泉友杨然在圈子里赫赫有名,猫眼就不多做介绍啦!这一次,猫眼有幸首发他的这篇非常有指导性的外国钱币收藏指南。
这个主题也是猫眼一直想写但一直没有勇气下笔的内容。本文不仅有自己的经验分享,更有对于收藏独到的认知。无论你是刚入门的小白,还是收币多年的大神,相信本文都会给你以启发。
声明:猫眼只在不更改原意的前提下添加部分图片做了文章排版,投稿文章内容仅代表投稿人观点,与猫眼看币平台无关。
序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越来越小,而外国钱币收藏的门槛也因此不断降低。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紧密,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国门或留学、或旅游,世界对于他们不再陌生,外国钱币随着一代代人知识积累的不断加深和眼界的不断开阔,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然而在中国,外国钱币收藏者所占的比例在全国钱币收藏者中仍然不大,国内相关的资讯亦不发达,这就使得很多新人、甚至一些已经收藏外国钱币一段时间的人实际上仍然不得其门而入,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停滞不前,也不知应该如何在这个时代更好的建立自己的收藏。
有鉴于此,我撰写此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国内外币收藏水平的整体提高有所裨益。
本文全篇分为十个部分,可以单独成立,也可依照从一到十的顺序循序渐进,构成一个完整的收藏体系建立的过程。
一、新时代与旧时代
新时代与旧时代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但从实际上来说,可以大致以2000年左右为界限。
此前因为消息闭塞,市场渠道不通畅,外币的收藏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逛实体市场、请出国的友人带回、或是使用电子邮件或传真与外国认识的店家进行沟通等等。收藏的构建也仍然以各类主题如花卉、动物、交通工具,或是按照国别收集国名,每个国家一套流通币之类的方式。
而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外币收藏也进入了新时代。新一批的收藏群体更为年轻,外语基础更好,互联网使用更加熟练。随着世界各主要拍卖公司和大型币商都开通了自己的网站,网上拍卖和购买成为了迅速崛起的收藏方式。由此也决定了这一代外币收藏者所面临的选择更多,渠道更通畅,获取信息更便捷,眼界更开阔。
举一个例子可以更好的说明这种差异——
著名钱币收藏家也是知名的外国钱币收藏推广者李铁生先生主编的《世界硬币趣谈》应该是很多人外币收藏的启蒙读物。在2001年出版的《世界硬币趣谈四集》中,李铁生先生在“欧游杂拾”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在聚会日我遇见了两位德国币商。一位是德国紧急状态币专家,一位是陶瓷币专家。我代国内币友所购的币大多出自此两人。紧急状态币币商曾是芬克目录编者之一,对此领域造诣颇深。他对中国币友热衷于德国紧急状态币感到惊异,也愿意尽力相助。从他手里,我为国内币友买到世界面值最高的硬币-1万亿(1 Billon)大马币。他说,他一生中也只经手过十多枚,现在越来越难寻了。”
这里提到的大马币(1 Billion)即1923年德国紧急状态时期威斯特伐利亚省发行的著名马币系列中最知名的一枚,面值一万亿马克,是世界有史以来面值最高的硬币,也因此成为了德紧名誉品种。
德国紧急状态币名誉品“一万亿马克”
德国紧急状态币名誉品“一万亿马克”
故事中记叙的便是我所提到的新旧时代交替时的情况:一位德紧权威目录之一芬克目录的编辑者,专业的细分领域德紧币币商,一生中也只过手了十几枚这颗钱币;而笔者自己在短短几年中已经过手三枚,另一位相熟的年轻的专做德国币的币商一年中则要过手十数枚以上的该币,而市场上这枚币几乎不用太费力气即可买到,虽然好品相的仍然相对稀缺,但却着实是今非昔比,这一切不得不说是时代变化所造成的。
因此在开始外币收藏的时候一定要谨记现在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在研究资料时或是购买钱币时一定要注意信息是否是属于旧时代的标准或经验。
一些过去认为珍稀的品种或是所谓“名誉品”极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信息闭塞和渠道不通畅造成的,在当今的时代可能已不再那么稀有。
比如同样是外币收藏大家与先驱的钱加权先生,在《世界硬币趣谈》中提到图瓦共和国(即唐努图瓦)1934年流通七枚套币时曾推断全国拥有者不超过10人,而他本人努力了近十年,也才在九十年代末期获得了其中一枚5戈比面值的硬币。这套币在一般流通币和国名收藏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至今仍算得上是少见的品种。但笔者近几年已经帮两位朋友各配齐一套了。
唐努图瓦流通币一套七枚
二、多看多听少买
无论是作为一个入门者还是已经是严肃的收藏者,多看多听少买应该时时记在心头。虽然笔者也经常抑制不住购币欲望而“盲目消费”,但仍希望大家都能将此条共勉之。
无论刚入门还是已经收藏了很久的外币收藏者,一定都会觉得外币世界极其宽广,品种更是数不胜数,几乎任何一个国家或是地区,任何一个主题,任何一种工艺的钱币都数不胜数。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对于外币了解的不断加深,这种感觉都会越来越强烈。可以说是在这个领域涉足越深,时间越久,专业性越强就会觉得自己越渺小,永远都会有新知在前面等待着,永远都会有需要了解和研究的东西。
那么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节省一些时间和学习成本,更好更快的确立自己的兴趣又不多花冤枉钱走弯路呢?这就需要多看、多听、少买。
1、多看
多看是指多看书、多看目录、多看市场、多看资料。
书首先是入门书。比如上面提到的《世界硬币趣谈》(共出版5集)就是很好的一种,他可以帮入门者很快的开阔眼界,了解到外币的丰富多彩与一些基础知识。但也如上文所叙,这本书的年代属于旧时代,因此对于其中的结论和一些经验要有所保留的接受,千万不要盲目的按图索骥,随着未来了解的加深自然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在一开始大可当其是一本趣味读物来看。比较遗憾的是,中文书籍中外币收藏的书籍相当稀少,这也是为什么已经时过境迁,笔者仍然要推荐这套书的原因。但收藏多少是相通的,因此关于邮票收藏、古书收藏、乃至古董收藏的书籍都不妨拿来一读,对于建立自己的收藏观念不无裨益。
《世界硬币趣谈》1-5集全套
接下来的一项是看目录。钱币目录是一个国家或是一种门类钱币收藏最为专业化的体现。一本好的钱币目录可以让钱币收藏事半功倍,这也是为何很多目录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原因。奇怪的是很多人可能花了几万块买钱币,却舍不得花上几百块买一本有用的专业目录,宁可靠着自己拼凑来的一知半解花大钱买币,也不愿买本目录对照一下整个体系的样貌。对于尚未确立自己集藏范围的人,不妨可以先购置一本综合性的目录。
首选自然是美国克劳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钱币标准目录》(Standard Catalog of World Coins)即有外币圣经之称的“克劳斯目录”。
克劳斯目录
其次可以选择德国巴滕贝格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钱币目录》(Welt Munzkatalog)即同样经常被引用的“Schon目录”。这两本编辑体例不同,内容选取也有不同,可以互为参考
Schon目录
总的来说,克劳斯目录大而全,但有很多小的瑕疵,最主要的是他虽然每年都会出新版,但对于内容更新却十分谨慎,所以上面的信息一定要根据实际经验辩证的参考,不可全信。Schon目录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精神,对于查找一些稀有品种的信息以及判断一些价格上有优势,但因其是德文,编排体例又比较简约,所以只建议作为参考对照。
当确认了收藏方向之后,就可以进一步搜寻相应国家、相应时代或相应主题的专门目录了。
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目录因为本身已是收藏品,所以虽然比较稀有但因其古老而实用性并不高。但也有很多高价目录或者是因为是该国家或该领域唯一的专业目录,或者是因为内容尚无人可以超越而被奉为圭臬,这样的目录可谓是一分钱一分货,如果需要千万不要吝啬,及时入手往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接下来就是看市场。在有了书本上的大致概念后,就要结合实际了。这里的市场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再局限于实体市场,而以网上为主。当然对于可以在世界各地参加钱币展会的人来说,实体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对于大多数闭门家中坐,时间和财力都不能支撑全年往返于世界各地钱币展的人来说,现在的新时代网上有着太多的市场信息可以了解。最主要的市场信息了解可以通过各类拍卖,如HA、SBP、Spink、Kunker等大型钱币拍卖网站和他们的拍卖目录来对照印证书本上所看来的信息。
这里要注意的是拍卖的价格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参考,市场除了正常的起伏之外,也有某场比如英国钱币为主的拍卖,可能顺便的一些法国钱币价格就不会很高,此外也有一些大币商会将一枚币反复拍卖以留下更高的成交记录,造成市场繁荣的假象,这些都要随着经验的累积而产生辨别能力。
但应该说,拍卖作为一种良好的出售模式,无论是钱币价格的市场参考价值,还是钱币品种的数量与珍稀度判断,都是看市场最好的选择。
最后就是多看一些资料,结合书本与市场的信息进行综合比对。网上可以找到一些针对某个币或是某个专题的专业论文,也会有对某个时期历史的论述,或是对某种制币工艺的剖析,这些都是在常规渠道所无法深入了解的。因此多看的最后,应该更为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更深入和更综合的了解。
2、多听
多听则简单而直接的多,就是多接触收藏的前辈,听他们分享收藏某个钱币系列的经验。
这里说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是由时间累积形成的市场经验。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需知此事要躬行,钱币收藏还是要以实践作为最终目标,一些币没有见过实物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
有一些容易自大的收藏者,在某本书或是某个论坛帖子上看到了一鳞半爪对于某个币或是某个品类的描述就自以为得意,殊不知那些信息和实际的市场或是实际钱币的样貌往往相差甚远。
因为前面所提新旧时代的问题,一些过于陈旧的记述往往是以偏概全,而一些藏家自己的想法有时也记叙的不完整或是主观性太强。
没有实际的市场实践,对于资料的真实性就很难做出判断。而市场的实践只能靠时间的累积,这就是为何要多听前辈讲解的原因。只有在市场这一个领域,纵使在新时代,也无法以庞大的信息代替自我的经验。
例如某个品类中哪种币是市场上最为少见的,这不一定是书上写的量最少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但却有可能是十年也难得一遇的。又或者哪种币可能一般品相很常见,但高品却难得一遇,哪种币曾经身为珍稀币却因为库存忽然大量出现等原因而一落千丈。哪种币的缺陷状态是先天模具或压力不足造成,所以品相可能看上去很糟糕,但在该品类里已是极品等等。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这些就是要听的重点。
至于一些“捡漏”、“传说”、“故事”就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权当话佐料万不可信以为真。
3、少买
最后要说的是少买。无论是入门者还是有阅历的收藏家,抑制购买冲动都相当困难。
这里说的并不是应该只看不买,而是在确认自己的兴趣与建立收藏的方向之前,应当少买。
特别是刚一入门眼花缭乱之时,很可能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自身兴趣随着阅历加深不断转移,对于币的了解也不断加深。这时候很可能未来建立收藏的品类与主题都与最开始的想法大相径庭,那么一开始的购买很可能就是走了弯路,甚至留下大批鸡肋的品种,对于时间、金钱和精力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所以多看、多听、少买是最要记住的构建一个好收藏的不二法门。
三、认识收集与收藏
很多人无法很好的区分收集与收藏之间的区别,如果按英文Collector来定义,似乎本来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我在这里对他们之间的分野主要在于是否成为一个严肃的外币收藏者,而非单纯为了好玩随便买一买。
所谓严肃,指的是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贯穿在自己收藏的行为之中,对于想要什么这件事有一个完整的判断。
从这里开始,收藏者就正式面临着选择。
经常听到有人询问某某币是否有收藏价值,这个典型的问题就是没有搞懂收集与收藏之间的关系。
比如一枚普通年份的韩国90年代流通币——
如果从经济价值的角度谈不上有价值,多半在市场上会被放在2元一枚的散币框里随便挑,又或者在网上以“斤币”(就是论斤称的外币销售方式)的方式出售。
如果从喜好的角度讲,他大概是出国旅游的亲朋好友的馈赠,或是无意中在路边捡到的零钱,总之停留在“有趣”这个阶段而已。
从这些角度讲,很难说这枚币有收藏价值。但如果你是一个专门收藏韩国流通币的收藏者,目标是收藏齐全所有年份所有面值的韩国流通币,那么这枚币虽然普通,但在你的收藏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有了收藏的价值。
所以,一枚币的价值体现永远是相对的,一枚一万元的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有着相当的价值包括所谓收藏价值,但也许对于专门收藏某一类珍罕钱币的收藏家来说也是如那枚韩国流通币一样不值一提。
所以,笔者不建议单独以价格来讨论收藏价值,或是以收了多少钱的币来讨论是否成为了严肃的收藏者。笔者认为这中间的分野是你是否确立了一个收藏的思路,并依照这个思路来购置钱币,将自己的收藏成体系化的建立起来。有了这个想法,美国钱币收藏大家纽曼的整体美国钱币可以称为收藏,一个普通人全部20世纪的1美分也可以称为收藏。
在评级公司NGC的官网上有专门的纽曼藏品主题页面可以欣赏
四、确立预算
收藏是一项耗费时间、精力也耗费金钱的活动。绝大多数人用于收藏的开支是有限度的,特别是对工薪阶层来说,因此给自己大致确定一个预算范围就成了必要的步骤,而这一点越早确立对后续收藏越有利,因为这样就知道你的能力范围大概在什么程度,可以更好的选择建立收藏的方向。
笔者建议预算的设置要量力而为,但在你确认了自己要成为一名严肃的外币收藏者之后,建议将预算的上限尽量设置的高一些,因为好东西永远不便宜,在收藏领域更是一向如此,给自己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收藏的质量就有可能提升一些。
这个预算可以是一个总量,也可以是一个比例——
比如拿出每年收入的一定比例去建立收藏,如果这年收入高些就多些预算,收入少了就少些。
但在实际的执行中,预算往往是会被轻易打破的,这一方面是收藏者本身的购买冲动作祟,有时候也是因为难得一见的珍稀品种扎堆出现的时候会有时不我待的情况。
所以预算的建立是一个相对的情况,但大体上自己应该有一个认知,给自己设置一个安全边界。就如同炒股和别的投资、消费一样,尽量不要让收藏的开支干扰到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又能最高限度的提升收藏的质量和效率。达到这一点的就是合理的预算。
五、选择方向
下面就来到了真正建立收藏的开始。前面说的一切实际上都是为了建立收藏所需要做的准备。如果你基本上耐心的走到这一步,那么恭喜你起码绕开了80%收藏初学者所走的弯路。而将这一比例再次提高的关键就在于收藏方向的选择,也就是你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收藏。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慢慢的分析。传统上外币可以分成几个大的区块——
一是古钱币
这里特指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钱币,这是外币收藏最为古老也是最为硬核的部分,著作汗牛充栋,入门门槛较高,一直是外币收藏的常青树。
很多传统的钱币学者和收藏家认为钱币收藏就应该是古钱币的收藏,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钱币收藏的局限性也在不断展现,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并非有西方那种希腊罗马文化情结,对于其历史掌故的了解也并不多的情况,西方古钱币的收藏范围和有兴趣者仍是不多。
当然,虽已进入新时代,西方古钱币收藏仍然是一个较大分支,在大多数的拍卖会上,每次都会有一定的篇幅留给他们,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古希腊银币,网络图片
另外要注意的是,作为国人进行这部分的收藏,除了文化积累和历史知识的铺垫外,还需要多少了解一些西方所称的古典学,如希腊文、拉丁文的基础,这样在查阅文献时才能较为顺利。另一方面,由于西方古钱币特别是希腊钱币有很多制作精美的品种,但是价格不菲,如想在这个领域建立一定的收藏,经济基础亦需要较为扎实。
二是打制币
这个范围时间跨度最大,从欧洲中世纪开始一直到工业化出现机制币以前都可以算作打制币时代。
这个时代的钱币精美程度比不上古希腊、古罗马钱币,更比不上后来的机制币。从文化上说又处于西方相对较为愚昧的时期,也很难具有吸引力。
但其历史价值仍然很高,如果想要建立一个以时间或国别为轴心的跨度较长的收藏,打制币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区块。但正因其上述特点,一些大国的参考书籍资料还相对多一些,一些小国这方面可供学习的资料都很少,研究空间既大,入门也更困难。
英格兰打制银币,网络图片
三是机制币
自工业革命起,用机器代替人工就成为了时代主流,铸造钱币也不例外。
例如英国,自伊丽莎白一世起就有过相关的尝试,但直到1656年克伦威尔克朗银币才正式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而相关钱币则要到1662年查理二世克朗才正式大量投入流通。这一时期的机器仍然使用人力或水车等,直到1797年才正式引入蒸汽动力驱动机器铸造钱币。因此,1797年的俗称“大车轮”的英王乔治三世头像铜币的诞生,可以说标志着世界正式大规模进入到机制币时代。
精制版“大车轮”铜币,网络图片
严格意义上说,由机器铸造的钱币都应该归入机制币范畴,但实际在外币收藏里,习惯上不会如此归类。
一般所说的机制币,主要集中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间段,后面的多数会被称为现代币。机制币特别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机制币,由于正处于整体国力的上升期,在王权统治下对于工艺又是精益求精,因此诞生了大量精美的品种,无论从艺术观赏价值还是社会历史价值上都值得称道,也因此成为了目前钱币收藏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领域。
现代币的划分并不十分确切,大致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特别是二战之后为重点的钱币。因为20世纪早期仍是传统机制币和现代币交接的时代,所以相对界限较为模糊,这也不是钱币学意义上的划分,只是以收藏市场的感觉进行分割。
整体上说,自从各国流通币转为普通金属,虽然早期还有一定含银量,但与实物金属货币已不再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开始,大约就是现代币的范畴。这种杂糅的感觉说起来好像没办法确切定义,但真的接触了外币收藏之后又会很轻易的进行分别。另一个现代币的特征,就是随着特别是二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兴起,纯粹纪念性质的金银币开始大量出现,成为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上以流通币收藏为主的方向。
法国贝当傀儡政权硬币,网络图片
当代币
最后要说一个我个人的分类,我将其称为当代币。特指1994年帕劳发行了第一款彩色印制的钱币之后,开始兴起的以工艺创新和艺术性为主导的新一波钱币制造方向所诞生的钱币。
这一类钱币的开发和发行主要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因此也有很多传统收藏者对其不屑一顾,但也因其使用了大量精美的有艺术性的新工艺,从而也受到很多收藏者的热捧。
传统上此类钱币以欧洲钱币开发商CIT等公司为代表,随着时代的前进,如奥地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主要国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开始生产这类硬币。这里要再次说明,我所作的这个分类仍然只是收藏市场意义上的一个模糊概念,例如1994年之后发行的一般流通币和本色金银纪念币,大多仍会被归类到现代币的范畴。
库克群岛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镶嵌银币10盎司版,网络图片
库克群岛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镶嵌银币10盎司版,网络图片
库克群岛巴黎圣母院彩色玻璃镶嵌银币10盎司版,网络图片
以上只是一个笼统的根据钱币工艺进行的划分,而具体到收藏的建立还有关于主题的划分。
例如按照国家划分,如果是小国还好,但如果是英国、法国这样的国家,多半还会进一步细分为是收藏其某一时期的钱币?还是某一个类型如机制币?以金币、银币还是铜币为主?或是以克朗币还是辅币为核心?有人可能专门收藏英国濯足币就已经洋洋大观,也可能会面临着是要收藏英国本土钱币为限还是英属钱币也要收藏,如果收藏英属那么是以印度这同样浩如烟海的钱币分类为专题,还是只是稍微涉猎来辅助主要收藏?
凡此种种的疑问不一而足,在前面所述多看多听和建立自己的预算之后,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方向的重要性可能你已经感受到了。在广阔无垠的外币收藏面前,有一个相对细分的主要收藏方向来构建你的藏品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六、尽量选择高起点
经常看到有人和新入门的收藏者说刚开始收藏外币要选择一些所谓“大路货”的品种,也就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甚至是前面提到的“斤币”来开始。他们的理由是,投入不多不会心疼,万一买亏了也亏不了多少,还可以练练手寻找一些乐趣等等。
但笔者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如果你一路读到这里,想要成为一个严肃的收藏者,那么起点绝对是越高越好。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低的起点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你永远会在这个低起点的周围打转,虽然玩了很多年,但甚至谈不上收藏而仍是收集的水平。二是你后来提升了自己的眼界,构建了自己的收藏,这些开始买的东西会成为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让你哭笑不得。笔者的建议是,根据你的预算水平和收藏方向,选择尽量高的起点。
如何算高起点呢?简单说就是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比如外币收藏一直有品种派和品相派之争,简单说就是一个稀缺的品种但品相不好的币,和一个品种不那么稀缺但品相非常好的币,在差不多价位的情况下,哪一个优先级更高。
对于资金宽裕的收藏家来说这个当然不是问题,选择品种稀缺品相又好的就可以了,那么对于一般的收藏者来说呢?笔者的建议是一定要选择精品。
何谓精品呢?就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买最为优质的币。当然这里并不是简单的说贵一定好,对于一些主流的市场发达的国家比如英国机制币,价格几乎透明,这里的选择基本可以说是价格随着品相和品种大体上随行就市的。但对于一些不那么发达的钱币门类,价格可能有着相当大的弹性,所以根据你所想要建立的收藏门类,并不一定只有贵的是精品。
这里要说的意思是指,无论品种派还是品相派,都要购买相对最好的精品,简单说就是买那些需要努力一下才能买到的币,而不是买那些俯首皆得的币。比如品种派的某一个稀少品种,日常能见到的都是VF-XF的品相,这样你就尽量等待买一枚AU品的。对于品相派也许这个品种MS64-MS65经常可以见到,那么你就努力找一枚MS66甚至MS67的。
总之要比市场上大多数人可以得到的高一个台阶,这样就是精品。
普制版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币,发行量近一亿枚,但能够到达MS67品相的仍然很少
普制版列宁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币
再有就是买币先买筋。
什么叫币筋呢?一般来说,无论你确立了什么样的收藏方向,总会有在这个系列中或是在这个集藏中特别稀少的币,这个就是一般所称的筋。他与所谓的“名誉品”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完全相同。“名誉品”一般讲的是在收藏某一个或某几个系列时所遇到的某个知名的品种,他一般不会是所在系列里最稀少的,也不会是最贵的,但却是最有名的。
主要原因是这种币往往具备了多个元素,比如著名的1847年普通版“哥特克朗”就因其超乎寻常的艺术性成为名誉品,对于收藏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本土钱币的人,或是收藏克朗型钱币的人,或是收藏艺术性好的钱币的人,抑或是一般的爱好者,这枚币都是很难避开的,因此铸就其成为名誉品。
实际上这个时期比它昂贵和稀有的英国硬币还有很多,哥特克朗存世数量有数千枚,每年在各种渠道起码有数百枚在交易,所以很难说它可以称为稀有。这也是名誉品的另一个特点,正因其群众基础好、知名度高,一般存世量都相对较大,并不一定很稀有。而币筋往往在稀缺性上要更胜名誉品一筹,相对的,却不一定美观以及不一定像名誉品一样那么有特殊的价值,他俩是重合与互相包含的关系。
1847年英国哥特克朗,网络图片
币筋更多的是对系列币收藏者而言重要的一项。比如某一个年份铸造量特别稀少,或是某一个厂铭特别少见,也有可能如越南1975年FAO币这种,因为特殊原因没有真正投入流通,从而成为了收藏越南钱币或是FAO钱币都会遇到的币筋。
总之,币筋不一定很贵,但肯定是比较难以到手的。对于收藏一个系列钱币的人来说,先买下币筋,其他的普通品种会一直在那里。而如果你先买了那些普通品种,你会发现你永远需要币筋,却一直缺少它。加之币筋的升值往往会高于普通品种很多,所以与其等到后来望尘莫及,不如早些入手落得安心。
越南1975年FAO币,网络图片
七、保持定力
这个其实与前面所说的多看多听少买是一个道理,但到了这里,正因为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经验,手中也有了一定的收藏积累,这时往往就会开始贪大求全,或是遇“漏”不捡难受,此时保持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确定不会再构筑一个新的收藏方向,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最初定下来的方向不要动摇。
给自己划定这个范围,在范围以外的尽量不要触碰,以免过多的分散精力,积少成多。当你不断的分散精力与财力去购买那些不属于你集藏范围的钱币时,等你遇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往往会力不从心而失之交臂。因此要时时压抑住自己的购买欲望,保持自己的一份“初心”,往往一个优秀收藏的成败就在于收藏者是否可以长期保持定力,持之以恒的进行一个专题方向的收藏。精力越集中,收藏的成就越大,最终会给你带来的成就感越高,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收藏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的保持定力是在拍卖和购买钱币的时候尽量给自己设置一个上限。要知道绝大多数的钱币品种都是可以买到的,没有必要在一次购买中就倾尽全力,很多时候等待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随着阅历的累积对于市场的判断也会更加精确,一枚币真正的价值会逐渐在你心中有一个能够换算成价格的标准。所以这另一层保持定力的意思,就是购买时要有一个心理价位,不要丧失理智贪快求全。收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钱币尤其是收藏等级较高的钱币很难会消耗,购买到心仪的钱币,往往只是时间早晚和时机的问题。
八、对于核心品种不要失之交臂
虽然上面说了要有预算,要有定力,但规矩都会有特例可以打破,这里要说的就是特例的情况。
有些时候你会遇到对于你的收藏完整性来说十分重要的核心品种,而他出现时的价格往往相当高昂,这时笔者的建议是尽可能将其买下,不要与之失之交臂。因为一次的错过很可能要等数年甚至十数年才会再有机会,到那时价格则有可能更高。
这里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几年前越南1976年1 HAO与1 DONG两枚金样币在同一场拍卖会上出现。由于当时笔者还没有确立越南现代币的收藏方向,又囿于财力有限,于是只拿到了1 HAO这枚金样,另一枚1 DONG则以相同的价钱被别人拍去。因为当时查询拍卖纪录,1 DONG曾出现过2-3次,1 HAO则是近些年首次出现,所以心中当时认为1 DONG还有机会。然而好几年过去了,我已开始建立越南现代币的收藏,这枚1 DONG却再也没有遇到。
笔者失之交臂的1 DONG金样币,网络图片
所以这里说的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道理,在遇到你所确立的收藏中的关键物品时,应该尽力得到,这样你的收藏才会有核心,才会完整。俗话说买了难受一阵子,不买难受一辈子,大约就是这种感觉。
九、兼听则明切忌猎奇
在收藏渐入佳境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受到新奇品种的诱惑和蒙蔽。这里说的新奇品种往往是在资料上未见记载,拍卖上也没出现过或是几乎没出现过的钱币。这些东西往往价格不菲但又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不要抱着猎奇的心态去购买。
如果自身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去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那么入手未尝不可,毕竟很多时候这些币的确是稀缺的珍稀品种,只是随着时代特别是交流方式的进步才出现在市场。
然而对于自己无法判断的东西,笔者建议不要跟风或是听故事就下手,因为更多的时候反常即为妖,这些新奇的品种往往都“有问题”。毕竟钱币收藏的历史源远流长,完全没有出现过也没有记载没被研究过的新奇钱币出现的概率很低很低,这时候不妨拿出最早的法宝,多看、多听、少买。
十、整理收藏精益求精
在自己的收藏初步确立之后,随着藏品的增加,时时进行整理往往是更进一步精益求精的基础工作。当你回头整理时,把你的收藏放在一起看往往会有全新的感受。
比如中间空缺了哪个关键品种应该作为搜寻的最优先考量,或是哪个币的品相较差放在收藏中已经格格不入,抑或是哪些钱币似乎可以进一步延展你的收藏范围,将收藏体系扩充的更为立体等等。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整理,不断的进行自我比对和对照,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精进之处往往也在于此了。
后记
外币收藏的方法和收藏的方向没有一定之规,著名的“千禧集藏”也不过是用了很短的时间建立,并且也没有遵循传统收藏的方向范式,而是采用了“好看”作为评价标准来建立收藏体系,最终亦成为名留史册的收藏。
因此,在外币收藏上不需要过多的拘泥于形式,从心所欲不逾矩,将一些基础的规则记牢,快乐的收藏,严肃的对待,最终的收获一定远远超过你的预期。这篇小文希望对于对外币收藏感兴趣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