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新娘子要“三天回门”,原是家长良苦用心,古人智慧令人敬佩

要说起人一生最为得意的时候,“新婚燕尔”必然是其中之一。因此对于结婚的礼节古人从来不敢疏忽,不仅要对婚礼场地布置一番,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更是缺一不可,喜庆气氛不言而喻。除了结婚当时的礼仪之外,婚后还有一些特别的礼仪流行于很多地方,“三天回门”便是其中之一。之所以会这样,还是源于父母对孩子无法割舍的关怀,也充分证明了普通百姓的智慧同样值得敬佩。尤其是这三点重要的考虑让人感动。

第一,方便两性知识的普及。

古代对于两性之时尤为保守,相比今天而言可以说天壤之别,自由结婚微乎其微。父母之命与媒妁之言后女子才能与陌生男子交往,即便是交往也同样要遵守授受不亲的礼法。二人即便定亲了,见面机会也同样少之又少。婚前男子熟读圣贤之书,而女子大多待字闺中学习针线女工等,所以双方几乎难有接受这方面知识教育的机会。而初试云雨难免没有节制,所有三天后回到娘家,一来方便母亲教导二来也可以避免过度而引起身体上的损伤,毕竟古人大多都是洞房才行男女之事,可以说是纯粹的新郎新娘。而这些事,自然是也只能与母亲才好启齿。

第二,方便培养亲家的感情。

通常在第三天女婿都会陪同新娘一起回家,娘家人一可以慰藉嫁女的割舍之情,而来娘家人也可以趁机看看女婿有没有婚后变样,同时借此加深两家的感情。如果女婿在这时依旧表现良好,娘家人自然也会更加放心将闺女托付于他。在有的地方还有回娘家后夫妻需要分房的习俗,其目的同样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休息。

第三、交流双方家庭的具体情况。

古人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时常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女儿出嫁后便是夫家的人,母子团聚的机会也因此少之又少,回娘家既可以缓解父母的思念之情,也可以让父母知晓夫家的生活情况,如果夫家公婆不好相处,娘家也可以作为唯一的避风港加以慰籍。面对不好的夫家,女子也只能求助于娘家寻求精神安慰及解决之道。

当然,除了“三朝回门”的礼节以外,各地的婚礼习俗也各具特色。最为的常见的习俗便是交杯酒,不过最初的古人并不是交杯而是交瓢,作为礼仪的起源,周朝人最初用匏瓜破开为瓢以盛酒,南北朝时瓢把系上红线,宋朝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以杯子代替瓢的情形。而交杯酒的流传也较为讲究,远比电视剧的繁琐。大致分为三步,首先夫妻二人碰杯后挽手各饮一小口,然后再让对方喝一口,最后是互换酒杯喝完杯中酒。虽然过程短暂,但二位新人在众人面前手臂相交神情腼腆的样子自然非常可人,烈酒下肚面色红晕,那股娇羞与幸福交相辉映,随后向亲友致谢夹杂着他们的掌声与祝福,所谓人生快事莫不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