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妙用白及治病经验
白及是一味临床常用药,是内服外用的止血良药。朱老不仅将其用于出血证,对文中所举的诸种疾患,亦有其独特的使用经验。
白及妙用三则
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等病症。对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咳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疗效显著,实为内服外用的止血良药。朱老擅用除出血证外,对下列诸种疾患,别有经验体会。
(1)恶心呕吐
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和肝癌等介入手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恶心呕吐、呃逆咽痛、吞咽困难等难以忍受的痛苦,往往使治疗被迫中断。常用的降逆和胃剂(如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之类),收效甚微。对放疗介入术,朱老认为系热毒之邪内遏,灼伤胃络,胃气不和,升降失调而致呕恶。《名医别录》记载,白及“主胃中邪气者,则苦寒之品,能除胃热耳”;《本草经疏》谓“入血分以清热,散结逐腐”。白及苦降清热,甘缓和中,虽属胶黏之质,但涩中有散,具有吸附、收敛、止血、生肌、清热、护膜、消肿、散瘀等一物数效的作用。正是因为白及能保护食管、胃肠黏膜,减轻其充血水肿,修补受损组织,促进愈合,因此在辨证方中加用白及,或单用白及粉,还可广泛地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患。
【病案举例】
何某,男,66岁,工程师。
肝癌接受介入治疗术出现胃部不适,不能进食,稍进食物即恶心呕吐,而被迫停止治疗。舌红苔薄,脉虚弱。此为气阴不足,胃络受损之征。予白及粉15g,蒲公英30g煎汁调成糊状,分次徐徐咽下,每日1剂。
3日后症状明显缓解,进食顺利,未再出现恶心呕吐。
(2)咳嗽
白及对咳血有独特的功效,对痨咳、阴虚咳嗽、百日咳的止咳效果显著。朱老指出,白及治咳,缘于其“涩中有散,补中有收”的双向特性,涩则敛肺,散则逐瘀,顽咳久咳尤为适宜。并拟白及、百部、地鳖虫、黄精、老鹳草等组成基础方和“保肺丸”(朱老经验方)治疗肺结核病,其中白及补肺清热、敛肺止咳、逐瘀生新、消肿生肌与诸药相伍,有修复结核病灶,提高西药的抗结核效果。
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反复不愈者,随证加入白及,往往疗效明显。
【病案举例】
罗某,女,55岁,营业员。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非洛地平后咳嗽不止,停药半年多,咳嗽依然。曾使用多种抗生素、镇咳、抗过敏药物及中成药未效。阵咳痰少,咽干而痒,昼轻夜重。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小弦。肺阴耗损,肃降失司,遂予以百合15g,北沙参10g,蒸百部15g,天门冬10g,天竺黄15g,桑白皮10g,虎耳草12g,广地龙10g,甘草5g,炙枇杷叶10g。连进5剂,咽干减轻,咳嗽依旧,将上方加白及15g。5剂咳嗽大减,夜寐安然。
(3)尿浊、带下
临床常见的小便浑浊不清,形如米泔水的乳糜尿,或带下绵绵不断,有清稀如水,有黏稠如膏的带下病,多因病久由实转虚,脾肾亏损,固涩无权,精微下注所致。辨证属气虚者,白及配伍山药、白术、莲肉;阴虚者配伍山药、女贞子、旱莲草;夹有郁热者,配伍射干、萆薢,常获殊效。
由于其性黏腻而收敛,凡湿热较盛,而苔黄腻者,暂勿用之。
白及补肺,也可以补胃,用于肺结核空洞和消化性溃疡的修复,原理是因为它的黏性和附着性。提醒非专业人士,在不完全了解药性的时候,可别用白及治咳嗽啊!
独圣散补肺治肺脏损失
独圣散见于《医方集解》,原为“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红痰”。方仅白及一味,为末,临卧服二钱,糯米汤送服。
汪昂说“人之五脏,惟肺叶坏烂者,可以复生”“治肺损红痰,又能蚀败疽死肌,为去腐生新之圣药”。
还收录了一个案例:台州狱吏,悯一重囚,囚感之云吾七犯死罪遭刑拷,肺皆伤损,得一方用白及末米饮日服,其效如神。后日凌迟,剖其胸,见肺间窍穴数十,皆白及填补,色犹不变也。
费伯雄评曰“肺坏能补,惟有白及。”古人说肺间窍穴皆白及填补,而且仍是白色未变,用今人之说法,乃肺组织原溃损孔洞已经纤维化、痊愈了。药物仅是白及粉。
第一次试用于自身,1958年体育大跃进,累成了肺结核,确诊时已右上2个孔洞,除服异烟肼、肌注链霉素(共10支)外,即自服白及粉,每日三钱,3月后孔洞全闭合。
第二次有据可查的是于1968年,沂源县唐山公社江某,因患肺结核住院,右中孔洞约3cm×3cm大小,用抗痨治疗1年多无变化。嘱加服白及粉每日三钱,另吃大蒜每日数瓣,3月后孔洞缩小一半。
以后有据可查的是用于自发性开放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各1例,详情如下。
四君子汤加减治气胸——培土生金
脾胃为后天之本,属土,土能长养万物。有机生物的构成物质蛋白质,据有的科学家研究,最初是在土壤中形成的。如果人的消化吸收机能薄弱,抵抗力就差。中医学鼻祖之一的《伤寒论》,就重视培土健脾,无论是人参、白术、茯苓,还是甘草、大枣、饴糖,还是粳米,都是健脾而益气的,在具体治疗用药时也主张顾护胃气,目的是促使疾病早愈。可见健脾益气在治疗中是很重要的。
病例1:
1977年9月治韩某,本院护士,自发性开放性气胸,住院治疗已20天,用中药前右肺被压缩60%,抽气后5小时胸透,仍压缩60%。自感略觉胸闷。
考虑肺之气全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之,故用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山药15克,薤白12克,全瓜蒌半个水煎服,因抽气后仍出气,说明肺有损伤,故加白及粉10克分三次冲服,每日1剂。
护理方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通风,预防感冒,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和灰尘,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同时安慰患者,解除其紧张情绪和思想负担,饮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天后复査,右肺压缩50%,守方未变,7天后剩余15%,又3天复查,气胸已全消失。本例在治疗过程中还服用维生素B1和C,但未使用抽气,也未使用水封瓶和吸引泵。
自发性气胸可继发于肺部疾病,如结核、肺脓肿、大泡性肺气肿,但最常见的可能是由于脏层胸膜表面小泡原因不明的破裂,而这种特发性小泡形成的原因和破裂的明确机理,尚未明了。
病例2:
又治唐某,女,沂源县鲁村公社葫芦沟人,因左肩颈部酸痛在本村针灸治疗,引起左胸刺痛、咳嗽,体检为左侧气胸,胸透左肺压缩50%,诊为单纯性气胸,收住院。
按前法辨证,予党参24克,白术18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炙黄芪18克,薤白12克,全瓜蒌12克,陈皮12克,枇杷叶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每日白及粉9克,分3次冲服。共服药4天,胸透复查已全吸收。
本例在治疗过程中一概未用其他药物。按气胸的症状,大致属于胸痹范围,但考虑病变虽在肺,关键却在脾,肺脏创伤的修复,除肺本脏的气必须充沛之外,还有赖中气的充足,即培土生金。虽然单纯性气胸能自行吸收,但后1例仅服药4天全吸收,前1例开放性气胸仅服药15天全吸收,不能说与服用四君子汤、白及粉等无关。
白术的名医应用及临床经验
《中药学》上的功效:补脾燥湿,利水,止汗
一、功效来源
1、药用部位
白术药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香气浓者为佳。
2、气味
白术气清香,味甘、微辛。
3、药性来源
白术是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也称为“冬术”。
单从采挖时间来看,白术应为寒凉之性,故而《神农本草经》谓之可“除热”;《药类法象》谓之可“除胃中热”;张元素谓之可“除脾胃热”、“主肌热”等;但甘味属阳为温、微辛也属阳为温,中和季节之性后,白术应为温性。,如《本经》中就说性“温”。
4、归纳出功效
根能补益,甘味入脾、辛味入肺,故而,白术能补气而增强脾、肺功能;冬季为肾所主,白术为冬季采挖,故而,可入肾。
二、药物炮制
生白术: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炒白术:又名炙白术,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健脾和中功效增强。
土白术:又名土炒白术。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100kg白术片 ,用伏龙肝细粉20kg。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作用增强。
焦白术:又名焦术、白术炭。为白术片用武火炒至外面黑褐色,里面棕黄色,取出摊晾入药者。收敛止泻作用增强。
三、临床应用
1、补脾
白术可治疗因脾气虚弱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单用即可,如《千金良方》中的白术膏,即单用白术熬膏服,以补气健脾。当然,根据不同的病情,可配伍不同的补气药,如病后元气虚损者,可配伍人参,如《集简方》中的参朮膏;气虚的积食,可配伍枳实,如《兰室秘藏》中的枳朮丸。
对于气虚的便秘,可单用,更可配伍应用,如1990年《浙江中医药杂志》上董自强等介绍:胡某,女23岁,便秘已有2—3年,需7—8日方解1次,干结如球状,平素自觉腹胀,纳食欠佳。证属脾胃虚弱,津液不足,运化失职所致。予生白术3000克,粉碎成极细末。每次10克,每日3次。治疗10日,排便改善,1—2日一解,便质变软,腹胀以消,纳食增加。上法续用10日,大便正常,每日一行,余证皆除。更予10日量,以资巩固。用此法治疗虚证便秘20余例,均获良效;1990年《中医药学报》上刘树民等介绍:重用白术,少则60克,重则120—200克,治疗脾气虚弱之肠燥便秘多例,均获较好疗效;1979年的《新医药杂志》里范华光等介绍:用生白术60克,生地黄30克,升麻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治疗50例妇科术后便秘患者,其中36例服1—2剂后,开始肠鸣矢气,随后排便1—2次,仅7例无效。
治气虚发渴,张锡纯也谈到:一少年咽喉常常发干,饮水连连不能解渴。诊其脉微弱迟濡,当系脾胃湿寒,不能健运,以致气化不升也。投以四君子汤加干姜、桂枝尖,方中白术重用两许,一剂其渴即止。
气虚下血,张锡纯也谈到:一妇人因行经下血不止,服药旬余无效,势极危殆。诊其脉象浮缓,按之即无,问其饮食不消,大便滑泻。知其脾胃虚甚,中焦之气化不能健运统摄,下焦之气化因之不固也。遂于治下血药中加白术一两,生鸡内金一两,服一剂血即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因土克水,故而,用土炒白术,更增加健脾利水祛湿之功能,对于脾虚腹泻,可单用而取效。
对于腹水,可参考1984年《安徽中医学院学报》上曹可允等介绍的经验:重用白术30—60克,治肝硬化腹水,迁延性肝炎用15—30克,原发性肝癌用60—100克。
水湿所致的眩晕,白术配伍泽泻则效更好,如《金匮要略》里的泽泻汤。
对于小儿流涎,可仿1986年《辽宁中医杂志》上郭剑华介绍的治法:将生白术10克,切碎,放碗中加水适量,蒸汁,或再加食糖少许,分次灌服。治婴幼儿流涎,疗效良好。
对于湿痹,可与祛风湿药配伍,如《金匮要略》里的麻黄加朮汤,当然也可与活血化瘀药同用,如1982年《中级医刊》里就说对于慢性腰腿疼,李毅介绍:以白术30克,炙穿山甲6克,加入20—30度白酒100毫升(以药材浸没为度),加盖,加热至沸后减弱火力,保持微沸至半小时,将药液倾出。依上法重煎一次,2次煎液合兑,早、晚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2—3天,疗效满意。
2、补肺。
对于气虚的咳喘: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谈到:一人年二十二,喘逆甚剧,脉数至七至,投以滋阴兼纳气降气之剂,不效。后于方中加白术数钱,将药煎出,其喘促亦至极点,不能服药,将药重温三次,始强服下,一剂喘即见轻,连服数剂痊愈。后屡用其方以治喘证之剧者,多有效验。
气虚的自汗证:
《备急千金方》单用白术为末服用,治自汗不止;《全幼心鉴》治脾虚自汗,老小虚汗,单用本品煮服即可;《世医得效方》里的“玉屏风散”就是把白术和黄芪、防风同用来治疗体虚的感冒,效果不错。
气虚导致的胎动不安证:
单用白术粉即可;热重的可配上黄芩;气虚严重的,可配伍人参、黄芪等。
3、白术可入肾。
腰为肾之府,对于湿邪留滞腰部而导致的腰痛,可单用白术以建功,如陈士铎在《本草新编》里谈到“如人腰疼也,用白术二三两,水煎服,一剂而疼减半,再剂而痛如失矣”。我在临床上对于寒湿所致的腰腿疼,嘱病人用一瓶黄酒和一瓶水煎服90—180克的生白术,晚上顿服,效果很好。
四、名医经验
1、《名老中医医话》中魏龙骧白术通便秘经验:
便秘者,非如常人之每日应时下也。此症恒3~5日、6~7日难得一便,大便干结坚如羊屎者,窘困肛门,支撑不下,甚则非假手导之不能出,亦有便不干结,间有状如笔管之细者,虽有便意,然临厕便不出。
便秘一症,医书所裁,治方不少。然有效亦有不效者,轻则有效,重则无效;暂用有效,久则失效。孟浪者,但求一时之快,猛剂以攻之,以致洞泄不止,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东垣所谓“治病必求其源,不可一概用牵牛巴豆之类下之”。源者何在?在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白术,尤需重用,始克有济。然后,分辨阴阳;佐之他药可也。或曰:“便秘一症,理应以通幽润燥为正途,今重用燥脾止泻之白术,岂非背道而驰,愈燥愈秘乎!”余解之曰:“叶氏有言,脾宜升则健,胃主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便干结者,阴不足以濡之。然从事滋润,而脾不运化,脾亦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终属治标。重用白术,运化脾阳,实为治本之图。故余治便秘,概以生白术为主,少则30~60g,重则120~150g,便干结者加生地黄以滋之,时或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若便难下而不干结,或稀软者,其苔多呈黑灰而质滑,脉亦多细弱,则属阴结脾约,又当增加肉桂、附子、厚朴、干姜等温化之味,不必通便而便自爽。
1977年6月,患者于某来诊。谓患便秘6、7年。多年来,服汤药数百剂,滋阴如麦冬、沙参、玉竹、石斛、知母有之;润下如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有之;泻下如大黄、芒硝、番泻叶有之;补益如党参、黄芪、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狗脊、巴戟天有之;丸药如牛黄解毒、牛黄上清、更衣丸、槐角丸、麻仁滋脾丸,他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且常年蜜不离口。然便秘之苦不解,颇为失望。余诊之,心烦易汗,寝食日减,脉细,舌苔薄滑。上症皆由便秘过久,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当授生白术90g,生地黄60g,升麻3g。患者半信半疑,以为仅仅三味又无一味通下药,默然持方而去,实则并未服药。终因便不自下,姑且试之。不期4小时后,一阵肠鸣,矢气频转,大便豁然而下,为数年之所未有如此之快者。此后,又继服20余剂,6~7年之便秘,竟获痊愈,患者喜出望外,称谢谢而去。
高龄患便秘者实为不少。一老人患偏枯,步履艰难,起坐不便,更兼便秘,查其舌质偏淡,苔灰黑而腻,脉见细弦。此乃命门火衰,脾失运转,阴结之象也。处方以生白术60g为主,加肉桂3g,佐以厚朴6g,大便遂能自通,灰苔亦退,减轻不少痛苦。
2、《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上颜德馨经验:
古人赞白术云:“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盖言其功之广,好古则称:“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无汗则发,有汗则止,与黄芪同功。”张元素称其功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确属经验之谈。余临床探索亦有下列诸胜可供品味:
止血:曾治大咯血患者,气脱频危,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施以白术100g,米汤疾火煎服1大碗,药后2小时血止神清,肢和脉起,竟未复发。亦以之治肺结核大咯血,居经不行,每晨晚各以米汁调服白术粉1匙,1个月后血止经行,体渐康复。血证当以胃药收功,土厚火敛,信而有证,可供玩味。
通便:人知白术止泻,殊不知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凡老年人便秘,以白术30g煎汤服之,可治肠液枯燥,使大便通畅。
消肿:白术与赤豆煎服。在自然灾害时期,浮肿病比比皆是,投之多验。
治小儿单纯性泄泻:生白术、生扁豆同煮元米粥,日服2次,颇效。
预防哮喘:夏令以白术煎服,日服2次,培土生金,冬病夏治,常服可控制哮喘病发作。
治耳源性眩晕:白术与茯苓各15g,煎服其汁,有治疗效果。
保健:《神农本草经》曰,久服轻身。寇宗奭称:稽康曰:“……饵术,黄精,令人久寿。”余则从“脾统四脏”之理论出发,嘱久病者服之,促进康复,收效颇捷。
3、《何任医学经验集》上何任经验
余用白术,认为按仲景诸方用之确当,多有显效。我治肝硬化腹水或妇科卵巢肿瘤等腹水者,病人服西药“双克”后,有四肢怠乏等不良反应出现,常以真武汤方加减,略得小便而腹水缓解,较极度利尿为妥。
(1)、以玉屏风散治气虚自汗。黄芪1两,白术2两,防风1两为末。若不用全方,单以白术30g煎服亦往往可以得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2)、口腔溃疡,久治不愈。余除用补中益气汤全方之外,仅用黄芪、白术亦常能得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之功。对脾虚中气不足者宜之。
(3)、白术治脾虚久利比较易见效。而急迫的类湿热之新病泄泻,则宜用苍术10g,薏仁15g同煎服见效快,而用白术反不易见功。
(4)、白术安胎,宜与枯黄芩、桑寄生合用,远较单味效佳。
(5)、小儿流涎。余视其年龄长幼,以白术10~30g蒸水,缓缓饮之,每有捷效。
五、用药注意
1、用法用量
一般用量为6—12克,大剂量可用到30—240克。
2、临床注意
药理证明,白术对胃肠道有双向调节作用,小量能治脾虚泄泻,大量则治气虚便秘,故凡脾虚所致的泄泻、便秘均可配用。
3、使用禁忌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附 老姬杂谈
我在临床上有一单方,治疗胃下垂多人,效果很是不错,一般一次即愈,重者两三次:白术60—150克装在洗干净的猪肚中,加适量的水煎煮,不放任何其他东西。喝汤(顿服),能吃猪肚则更好。
1993年秋天,我的母亲患胃痛,在医院检查,B超提示,中度胃下垂。当时,仿照书本上说的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有效果,但进展缓慢。后又查阅资料,说是加用大量的益母草和枳壳,效果好,于是,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用益母草60克、枳壳60克,胃痛明显好转。
1个月后,因饮食不注意,胃痛又犯了,仿照前面的治法治疗,效果不明显。当时我就想,胃下垂,补气升提为第一;消食导滞之后,胃体负担减轻,升提更快为第二;活血之后,营养物质快速到达胃体,胃体强健为第三,于是,自制药方,补气升提、消食导滞、活血化瘀,用药一周,胃痛明显缓解,继用一周,胃痛消失。
1年过去了,感冒后又吃点凉东西,胃痛又做,刚准备用前法治疗,这时,无意间想到民间一方,就是白术猪肚煮汤服用,据说效果很好。随后,就决定先用这个方法试试,于是,买来一个猪肚子,用120克白术填充之后,凉水煮,水开后用小火煮1个小时左右,啥也不放,取汤给母亲饮用。没想到,一次就好。
以后,凡是遇到胃下垂的病人,我都用这个办法来治疗,不用辨证,只要是西医上检查出的胃下垂,都可以用。我遇到的重症病人,一般服用3次即愈。
两年前,我的岳母也患了胃下垂,我也是用这个办法治好的。
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由于饮食的原因,胃病容易复发,对于胃下垂的复发,这个方法照样可以应用而获效;二是在治病的时候,最好用生白术;三是白术的用量,一般是60—150克不等,视病情轻重而定。
白术,味甘、苦,温。归脾胃经。《神农本草经》言:“术,味苦、甘,温,无毒。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术,在《本经》无分别,陶弘景言有赤白二种。自宋代以来,才开始言苍术苦辛气烈,白术苦甘气和[1]。本文主要论述白术。古人赞白术云:“味重金姜,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盖言其功之广。综上可见白术的功效颇多,但其共同点都是它的作用部位在中焦脾胃。可见白术在调和平衡脾胃功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就临床经验探索浅述白术的新功效。
1 应用白术经验
1.1 止血
颜老在治疗贫血时,常用的治则为脾肾双调,重在后天,脾肾旺盛,气血充沛,为血液病治本之道。血液的生成虽根源于肾,但资生于脾,主要靠后天脾运化水谷精微来化生,故先后天之间,重在后天。白术的止血功效,可以说是健脾而强脾之统血之功来实现。颜老曾治一例37岁农民,咯血量多势急,神志昏糊,自汗肢冷,脉微欲绝,家贫无力用参,乃以白术100g,米汁急煎,灌下后片刻,血止神清,肢和脉起,后即单用白术收功,竟未复发[2]。笔者认为此处白术应为土炒白术,即是用灶心土炒白术,以土气以助脾也,二者同炒不仅可以缓和其燥性,增强健脾发挥统血之功,其次,灶心土功专入脾入血分,温中止血,还可以发挥温中止血之效[3]。白术有补脾气之功,大剂量应用可以急固其无形之气,气恢复则能固摄血,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用米汁煎服也有一定道理,《素问·玉机真藏论》云:“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可见固护胃气在虚证、急症中尤其重要。
1.2 通便
《本草崇原集说》云:“白术气味甘温,质多脂液,乃调和脾土之药也……太阴主湿土而属脾,为阴中之至阴,喜燥恶湿,喜温恶寒,然土有湿气,始能灌溉四旁,如地得雨露,始能发生万物。若过于炎燥,则止而不行,为便难脾约之证。白术作煎饵,则燥而能润,温而能和。”[4]《本草新编》云:“虽然白术性虽燥,终是健脾之物,脾健而津液自生。”[5]《本草正义》云:“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以其丰于脂膏,故宜于煎剂”,“万无伤阴之虑”。[6]可见,白术虽为苦燥之品,但富含脂膏,能滋液润燥而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如颜老在书中言:“大多数人知道白术止泻,殊不知其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凡老年人便秘,以白术30克煎汤服之,可治肠液枯燥,使大便通畅。”脾主运化,将精微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并将其转输于周身,故脾健则能生津。笔者认为此处的白术当为生白术,生白术质润气香,能健运脾阳,使清阳得升,同时和胃生津液,使浊阴得降,可使全身气机升降有序,从而达到推动大肠清除积便的目的;除此之外,生用是为了减少脂的损耗,因为脂能润肠通便。现代药理研究大剂量使用白术时能促进胃肠的蠕动,且通便作用更明显和缓。故适用于因脾虚推动无力而致的气虚便秘老年脏腑功能衰退的习惯性便秘、湿邪困脾之湿阻便秘及便秘日久而兼阴虚之象所致的阴虚津亏便秘等都能够达到理想疗效[7]。
1.3 消肿
颜老在书中记述:“白术与赤豆煎服,昔在自然灾害时期,浮肿痛比比皆是,投之多验。”赤豆即赤小豆,其利水退肿,且兼有一定的健脾作用。在自然灾害时期,人们大多营养不良,多是由于脾胃受损而导致脾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出现水液停于肌表故发浮肿。故白术与赤豆同用,增强健脾利水之功。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脾恶湿,湿胜则气不得施化,用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小便得出[8]。笔者认为此处的白术仍为生白术,以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为主。健脾以恢复脾运化水液的功能,且生白术苦燥之性更强,可以发挥苦温燥湿之效,燥湿利水。张廷模认为其还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于水肿虚实均宜。虚证利尿不伤正,健脾益气利尿,作为黄芪一类药的辅助药;实证祛邪不碍邪,其不完全是一个滋补药,燥湿利尿祛邪力量也很强,不影响邪气的祛除,常与泽泻、猪苓同用 [9]。所以对水肿证,白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
1.4 预防哮喘
拜读颜老的医案,发现他在治疗肺气虚证时,每以南北沙参、生白术、功劳叶作起首三味,取白术补气健脾之效,脾肺同治,培土生金。颜老认为夏令以白术煎服,日服二次,培土生金,冬病夏治,常服可控制哮喘发作。笔者认为颜老用生白术发挥健脾功效,脾为生气之源,且卫气出于中焦,补气健脾有利于卫气的生成,卫气不虚则固表可抵御外邪,预防外邪诱发哮喘;再论土为金之母,脾土强健当能滋生肺气,肺气不虚,宣肃正常则哮喘不发。哮喘多在冬季发作加甚,冬病夏治可以预防其发作。但是哮喘的致病、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培土生金只是其中一种治法,主要用于脾肺气虚,临证时当辨证论治,不可拘泥。
1.5 保健
《神农本草经》曰:“久服轻身。”颜老从“脾统四脏”之理论出发,嘱久病者服之,促进康复收效颇捷。历代本草学家常把白术称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白术是一个温燥药,可以燥湿健脾,符合脾喜燥恶湿的特性,可以是健脾来增强其运化水湿的能力,也可以是燥湿来达到健脾的目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多肥甘厚味,常生湿影响脾胃运化,而脾胃功能失职又加重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脾胃功能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颜老认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气血的调畅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故健脾有助于气血生化,以养生保健。现代学者经大量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实验证明, 白术抗衰老主要有效成分为白术内酯Ⅰ、多糖。产生燥性的成分为苍术酮。麸炒、土炒后, 白术内酯Ⅰ、多糖含量升高, 以麸炒黄含量最高, 抗衰老作用最强。而苍术酮含量降低, 降低了燥性[10]。故用于保健的白术以麸炒、土炒白术为宜。
2 小结
笔者认为白术虽有多种功效,如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而补气健脾为其基础功效,其他功效均是在基础功效上的发挥。故正确应用白术补气健脾的功效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如颜老在需要健脾时必用白术。其次,颜老在用白术时常以米汁或米粥煎服,笔者认为这与仲景在《伤寒论》中服桂枝汤,药后啜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以米汁养胃气,扶助正气。《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胃气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故可见胃气在疾病向愈中的重要性。白术的功效在不同炮制下也有区别,临床应用必以辨证论治为前提。
天地造物精妙。天生我材必有用,一病定有一物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善莫大焉。一孔之见,方家见笑,不足之处,诚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