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白骨精:最终,两个老男人因我而反目(之一)

(启书有益)孙悟空:从自主创业到混进职场,有些规则你必须懂

(启书有益)东海龙王:如何写好情况汇报材料

(启书有益)猪八戒:做个执着的人,好吃懒做好色,一身正气(全)

(启书有益)唐僧:哥的善良,其实是有原则的

(启书有益)唐僧:贫僧有疾,贫僧不敢好色

《惊!毛猴子兽性大发,单身妙龄美女无人处惨遭毒手!》《惨烈!耄耋老汉惨死郊外!原因竟然是……》《不忍直视!独居老太横尸山野!死因令人发指……》

连续三篇重磅“标题党”新闻,一连出现在《白虎岭新闻播报》头条。一时间,舆论沸然。根本压不住台。

唐僧大为光火,大发雷霆。把孙悟空揪出,劈头盖脑一顿臭骂。从来没有看见师傅发这么大的火,什么语气词都用上了,但最终没有动手,主要是打不过。

此次的官僚主义被表现到了极致。在唐僧看来,悟空的所有解释,都是狡辩。竟然敢目无尊长,竟然敢不服管教,竟然敢巧言令色,竟然不知错认错,这种徒弟和下属,要来何用?

唐僧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你给老子滚,滚得越远越好!不要让我再见到你!见你一次念一次紧箍咒!痛死你!”

孙悟空气得脑壳青痛:“我完全是为了你好,没想到你这么不识好歹!要我走可以,你把我脑壳上这个铁箍箍给我弄下来,以后你不要管我。你去上你的西天,我回去当我的花果山庄园业主,今后相互拉黑,我们两不相欠!”

“拉黑就拉黑!”唐僧意志坚定,“少给我讲条件。这个金箍,我也弄不下来。当时观音菩萨交给我的时候,没有附带说明书。再说你回去花果山,距离那么远,信号不好,我就算是念了也没效。只要你莫惹我,我也不得念紧箍咒了!我现在就把咒语搞忘!这个纯金的首饰,你带回去做个念想吧。”

谈判既然说到这个份上,差不多就可以散伙了。出于礼貌,孙悟空把八戒和沙僧叫到一边,交代了几句告别词。然后,一个筋斗云,回花果山去了。

正在气头上的唐僧,根本不会以为孙悟空打死的两位老人外加一位少女,名义上的“一家三口”,竟然是同一个人,而且是一只挖空心思把他弄来烧烤、炖汤的白骨精。

没有常识害死人。唐僧也不计算一下,八十多岁的老人,咋可能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难不成六十多还可以生育?大唐的晚婚晚育政策以及生育保健医疗技术已经到了如此前卫的境地?

正是因为这一个故事,让唐僧给读者形成了一个十分光辉的形象:爱心泛滥,迂腐不堪,不识好歹。

冷静下来分析,唐僧为啥要一气之下开除大徒弟孙悟空,并且让他回乡下种田?

表面上看,是因为悟空连续三次“错杀好人”,唐僧感觉到悟空杀的心太重。这种操作方法,迟早整出大事情来,到时候根本兜不住。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

其实,在漫长的取经路上,悟空跟唐僧的矛盾由来已久,而且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取经结束,也没能实现彻底的化解。几乎是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这种矛盾就要激发和闹大一次。师徒之间,不搞出点事情来,总觉得好像缺少了点啥。

佛教说,人生有“七苦”。其中之一,名曰“怨憎会”。明明是相互之间见不得,却偏偏注定在一起,而且是很长时间在一起。

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是天天在一起,但相互不理解。最要命的是,有时候还相互瞧不起。古人说“夏虫不可语冰”。跟着不是同一个三观档次的人交谈,无异于“说个铲子”。

如果不是观音菩萨送的“金箍”,唐僧咋可能约束得住孙悟空。但正因为如此,让两个人的矛盾,终于在面对一个女人时,彻底暴发。

唐僧和悟空之间的素来不和,源于不同的性格。这不仅是矛盾产生的元动因,而且是第一推动力。

悟空在性格上的优点,其实有很多,比如秉性耿直、胸怀坦荡、不畏强暴,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知恩图报等等。但作为一个有本事的人,绝对也有一点臭脾气。比如孤傲不逊、言辞激烈且不善掩饰,处事雷厉风行却失之操切,待人真心实意却失之粗暴。

而唐僧作为一个意志坚定的出家人,在性格上有善良、仁慈,雅达、坚定等优点。同时,因为文化水平太高、读书太多,也有固执、迂腐、高傲、软弱等缺点。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好比是针尖对麦芒。几乎是每到一个新地方,不管是逢山还是遇水,唐僧和悟空之间,都避免不了会有一次激烈的争吵。

起因或许各有不同,但问题基本上是是出在悟空身上。作为徒弟,总是以一种教训的口吻同师父讲话,唐僧这样高傲的出家人,咋可能受得了?

随便举几个栗子。比如,在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开头有一段师徒对白就是如此。

唐僧说:“徒弟啊,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今晚去哪住呢?”悟空说:“师傅,你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死啊。出家人,讲究一个餐风宿水、卧月眠霜,到处都是家。你问那里安歇,是几个意思?”

这特喵的不是在和师傅拾杠么?

就在遇到白骨精之前,师徒之间还为化斋找饭吃的的事情争吵了一次。

师徒们入山后,正走到山路崎岖之处,唐僧问:“悟空啊,我这挨了一天,现在饿得遭不住,你去那里搞点吃的来?”

悟空笑着说:“师父啊,你脑袋懵圈了么?我们现在半山之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就算是有钱也没得地方买,何况我们穷得只剩下四个寡男,你说往哪去找吃的?”

唐僧只好念一句“善了个哉的”。

这样的吵嘴,在去往西天的途中,基本上是每到一处新地方都会发生--次,家常便饭。每次闹意见的起因不尽相同,有时是为了吃饭住宿的生活问题,有时是为了降妖伏怪的安全问题,有时是为了经文理解的悟道问题。

反正,去往西天路上不太平。除了妖魔鬼怪的骚扰,还有师徒之间的不睦。

唐僧时时处处遭徒弟各种怼,心里绝对十分不爽。

(累了一天,现在困得不行。纯手打……预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请顺手赞赏一下,我去交电费,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