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中人|100个文徵明加起来,也抵不过他一个

他性情敦厚、博学多才,工于诗画,尤其善画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皆极神妙。他常常题诗词于画上,故人称“二绝先生”。他长于墨笔花鸟,与他的学生文徵明并称为“吴派”两大家,同时又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他就是明代杰出书画家——沈周。

他的学生文徵明说:“我家沈先生不是凡人,是神仙中人。100个文徵明加起来,也抵不过他一个。”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1427年,沈周出生在长洲县(今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容貌清秀,举止文雅,聪颖过人。他拜当时的诗画名家陈宽为师。得名师指教,又加上勤奋好学,他的学识长进非常快。到15岁的时候,他的老师陈宽就不能再教他了。后来,沈周拜同县的赵同鲁为师。赵同鲁不仅精于山水画,而且擅长诗文。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沈周的进步更快了。

沈周的家乡有个小湖,从这个湖向北望去,就是有名的常熟虞山,俗称常熟山。这座山山色多变,有的说一年有七十二变,有的说一天就有七十二变。到底有多少变,谁也说不清,反正是多变的。它是怎么变的呢?

原来,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早晚中昼,风雨阴晴,各种情形变化不同,山的颜色也就不断变幻。刚刚看上去还是红的,一刹那间,就由红变青,再由青变蓝。山体一会儿在淡雾中隐隐约约,一会儿在云堆中忽隐忽现。太阳光照射在山上,山体上的褶皱也是变化无穷。山影反映到水上,水面色彩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沈周决心画好多变的虞山。每天鸡叫头遍,他就起身来到湖边写生,直到太阳落山,周围什么也看不到了才回去。大多数时候,他在湖边一面看一面画,看看画画,画画看看。

有时,他还泛舟到湖的中心,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四周的美景。不论炎夏寒冬,刮风下雪,他始终坚持到湖边写生。不知过了几年,画纸用完几大捆,湖水用了多少担。

他终于看清了虞山的七十二变。眼看大功告成,沈周忽然发现虞山又出现新的变化。他也有点不耐烦,想把画笔、画板全部抛掉。但转念一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人家铁杵都要磨成绣花针,我下的这点工夫算得了什么。”于是,他又咬紧牙关来到湖边,继续画下去,最后总算画成了。后来,当地人把沈周学画的湖命名为“画师湖”。

从画师湖归来,沈周的画技大长。但他没有半点自满的意思,而是再接再厉。此后,他每月都抽出一定时间写生。没有对真实山水、花鸟的感受,他从不轻易动笔画画。他平时喜欢约友人四处游历,多次到杭州、南京、扬州、宜兴、太湖一带游玩。

每到一地,他都要写生,并赋诗记录当时的思想感情。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把沈周塑造成一个具有广博的诗、书、画才能,恬淡宽厚的性格,高洁的人品的艺术家。

沈周注意以传统的儒家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他侍奉父母至孝,对小弟沈召关怀备至,对待朋友非常诚挚笃厚。他平生胸襟开阔,为人宽厚平易,乐于救人于危难。一次,天降大雪,他看到一位老人的烟囱不能很好地排烟,就赶紧招呼人帮那位老人家修好了烟囱。时人不解,他就说:“我不能只顾自己吃饱呀。”

有一次,他的邻居丢了东西,却误把沈周家一件同样的东西当成失物。沈周不但不恼,还把这件物品送了过去。后来邻居又找到了原物,不好意思地把沈家的东西送回来,再三赔礼道歉。沈周只是笑着说:“这不是你的东西吗?”

又有一次,沈周花费许多银钱买了一部古书,放在书房中。一个朋友找他闲谈,认出该书是自家遗失的旧物,说某卷中记有某件事。他翻书一看,果然有,就把书还给那个朋友,并且不肯说出书的价格。

沈周一生秉性耿直,不愿做官,但特别喜欢结交朋友。他家里的藏书很多,但仍然不够看,于是经常向朋友借书。当时,他的朋友经常从四面八方乘船来探访,不是探讨技艺,就是观赏书画。朋友不来,他就感觉无聊,有时还叫妻子到河边去看有没有船来。

当时的宰相王鏊和沈周是同乡好友。有一次王鏊对他说:“沈先生,你有如此才学,怎么不做官呢?”沈周说:“我号石田,原本是块石头堆里的田,没啥出息!”其实,他是看穿了当时官场中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本质。于是,沈周致力于自己的绘画艺术,终于成为著名画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