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的中医文化起源
尊重人的中医文化起源
目前中医式微,认识中医的立学基础,理解生命体验很重要,可以增强中医的自信心,挺直中医腰杆,理直气壮地遵循中医的基本观念、逻辑规则从事辨证论治的临床。不理解中医的立学基础,不知道懂生命体验的自然真实性,总拿西医形态实验、标本实证、统计标准那一套评判中医,中医永远都抬不起头,无法克服自卑心理。
生命体验是原始的自然,是被动的无奈,但却最具有自然客观的生命真实,实验方法、显微镜逻辑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人们都认为实验方法先进,显微镜逻辑严谨,就文化理论本身而言,也许是这样,但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则性问题,就是无论什么文化理论,要落实到活生生的人才能产生医疗作用,理论形成的基础如果和临床的客观实际不是一回事,这样的理论就很不可靠。理论的基础是实验室里的标本,临床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标本和人的生命距离十万八千里,再怎么严谨也毫无意义。
中医从人的医疗意识的萌发,到《黄帝内经》的形成,生命体验的过程极其漫长,可分为无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时期。无意识时期的生命体验,以为了填饱肚子,吃了某种东西,身体出现某种反应的体验,天长日久,形成吃的东西和身体反应之间的联系规律。这样的联系规律的形成之后,就会有自觉的医疗行为,如有了大黄吃后腹泻的生命联系,解不出大便就会去找寻大黄。生命体验的规律性认识,需要许许多多的生命体验的积淀,也许在人类医疗史上,经历的时间最为漫长,开初通过代代学习、记忆延续下来,在人类有了语言,就口口相传,文字形成之后,就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
这一时期的文字记载,没有条理性,零散而原始,仅仅反映某些药物和某些身体反应的简单联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逻辑和概念体系,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只能是对症治疗的知识。民间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应该就是指的这一时期。由于没有理论指导,“一日遇七十二毒”,无以计数的生命因此而亡。《神农本草经》应该是对这一时期的生命体验加以归纳总结的成果,不仅记载了上、中、下品药物的生命反应,而且认识到了减毒增效,防止毒副作用的药物配伍规律-七情(相须、相使、相杀、相恶、相反、相畏、单行等七种中药配伍规律。),具备了简单的、以症状表现为依据的生命和药物之间的联系规律,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自然客观的基石,为中医理论的形成进行了文化的准备。
生命体验是内化的、自知的因应变化活动,最原始的初级体验是“应地之静”(原始生命附着之地的稳定性)、“应天之动”(日月运行的寒暑昼夜变化)的生命之应的体验。生命体验随着生物进化而不断丰富,在高级灵长类动物,除了饥饱体验、冷热体验外,还具有了病痛体验等。这所有的生命体验,都在活生生的人身上存在着,个体差异、随机应变,和生存环境的天文、地理、人事,和“天地合气”的具体状况息息相关,是多维联系的存在。生命体验基础上形成的中医学理论,也只有回到多维联系的活生生的人才有价值,离开活生生的人,没有多维联系的客观基础,中医学就没有价值。
生命体验的认识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外在于生命,不介入、不规定,而以吃进某种东西前后的生命反应为依据。这就在不自觉间,维护了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完整性,保证了多维联系的生命客观性。从原始初级的生命体验,到以症状为对应的医疗,再到以病机为本质,理、法、方、药、护为基本程序的辨证论治,中医学始终都以天地自然的生命之应为客观,活生生的人为实在,突出了生命体验的真实性。
生命体验和显微镜逻辑的认识方法相比较,前者是客观自然的真实,与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存在具有一致性,认识得到的理论,具有在亘古不变的规律之中内涵了随机变化规律,随机变化规律反应亘古不变的生命根本的文化特征;后者是主观理性的真实,不仅要将自然客观的东西,纳入人为的实验条件之中,而且必须具有形态物质的统一性,符合理论原则、课题设计的要求。我们的“证”本质、经络本质、三焦本质等“现代化”研究服从显微镜逻辑,背离了中医学的认识路线,继续这样走下去,临床的中医举步维艰,文化的中医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