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段位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你真的需要理解“镜子和窗户”的规则!
孩子阅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孩子考试得高分?孩子知识面比别人看起来要广?孩子的口头表达/公众演讲/文字表达的能力都超强?我想如果家长这样来设定和孩子的阅读目标,家长真的还需要选择性的提高对阅读这件事的认识。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但更是思考的过程,是孩子思维方式建立的过程,是孩子和书之间产生某种美好的链接,然后这种“孩子和书之间的链接”被无限大的放大出去,孩子和世界愉快而美好相处的过程,而如果孩子能达到这个段位,家长所期待的各种优质的应试和社交表现,有什么好焦虑和担心的呢?
优质的应试和社交表现,这是爱阅读孩子的标配(很遗憾,不少孩子爱读书,但是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家长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反思孩子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逻辑的建设程度)。
“window and mirror”的名字概念由Emily Style提出,这一词最初出现于1988年出版的《Listening for All Voices》一书之中,很多年前在写毕业论文时看到过这个名词,当时还和同学们聊了很久镜子和窗户的概念,但是当时还一直停留在名词解释层面的探讨。直到后来自己有了孩子,陪孩子读了十多年书,参加了很多阅读类的项目,接触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孩子,见识了很多具有超强阅读能力的孩子之后,对“window and mirror”在孩子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好家长都应该努力为孩子阅读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什么是好家长?
这个问题太难,因为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但是我们能够高度统一的认识是:让孩子更快乐的成长,衣食无忧,能够做更好的自己。或者再加上:让孩子勇敢的去自己的理想。
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管父母的能力有多强,我们的孩子最终都要靠他们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家长应该努力帮助孩子准确的定位自己,也包括定位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存在价值。
成绩不是全部,但阅读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阅读通过了解不同的知识和文化建立对自己的认知,这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通过镜子了解自己,而阅读具备让孩子更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
而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之后,再通过大阅读的形式,通过积极的社交,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在阅读中找到价值的归属感,同时通过更广泛的阅读的载体让孩子能够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
我理解的“mirror and window”原则,我理解他们的形成路径是这样的:
①家长给孩子提供大阅读的成长环境,建立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②孩子通过文本的阅读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就像照镜子一样,认识自己)。
③孩子通过大阅读发现自己价值,在大阅读中找到价值归属感。
④孩子找到价值归属感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了解这个世界,适应这个世界,愉快的生活。
二、读书只是阅读的一种手段,生活中到处都是阅读
也许读到这里,很多会认为:阅读就是多读书。
多读书没错,但是要想孩子在“mirror and window”的原则中最大化的获益,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大阅读”。
在书本中孩子可以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很多大阅读活动同样具备的功能。
比如:博物馆、公众演讲、话剧表演、舞台剧表演、旅行、游学、社团活动等等都是。在各种各样的体验中,孩子能够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和别人的角度来看待某个事物,当然对很多家庭而言,读书是最快、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
孩子可以从书中的人物特点、人物性格、故事逻辑、作者想要传递的三观的价值判断,也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看待某件事,还可以通过别人(父母、同学、老师)的角度来看待某件事,这种从书中、别人、自己多个角度出发的观点的形成,有内向和外向的共同的思考,能够帮助孩子扭转他们对某些观点的“不全面的思考”。
比如孩子通过阅读,看到书中的某个角色的“相对正确”的处理某件事的态度和方法时,在遇到某件事情时,他们也会模仿书中某个角色的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当他们获得的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越来越多时,他们就能够扭转和改变很多的“并不全面的自我认识”。
三、孩子要理解“mirror and window ”有难度,但是家长要有理解
对孩子来说“mirror and window”的境界要理解起来很难,家长要给孩子时间,把时间线拉长到十年二十年,他们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感悟,我的父母是老师,小时候我在图书馆泡着长大,三十多年之后,我才对阅读的“内化和外延”有了一些小小的心得,对孩子来说,他们是否懂这个概念不重要,但是家长要有感悟和理解才行。
在这个逻辑关系中,孩子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家长要怎么判断呢?我认为孩子能做到这些(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
①孩子能够通过阅读将自己和书中的人物进行各种比较,找到共情点。
比如:孩子读了某本书之后,不断的感慨自己和书中的某个人真的很像,或者说书中的某个人简直就是自己,或者说自己真的很喜欢某个角色也想成为他们的样子,当孩子有这样的认识时,其实是他们内化的过程。而当孩子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行动时,这就是孩子外化的过程。内化是通过把阅读当成“镜子”认识自我,外化是利用“窗户”把认识转化到世界的相处过程中去。
②通过阅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某些观点,反思自己做的还不是很好的地方。
当孩子达到这种境界时,其实已经到达了“窗户”的段位,他们能够去行动,这就是改变。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去拯救世界?像书中传达的观点一样热爱生活?还是仗剑走天涯的惩恶扬善?这些都是内化之后的外化,是行动。
而只要有大量的阅读,你的孩子的某些言行举止、和世界相处的方式也一定受到某本书的影响,所以要想孩子有更多的改变,更多积极的和世界相处的意识和行动,就要给孩子更多更好的“阅读输入”。
③孩子通过大量的阅读而建立起某种健康的自信,形成对自己的价值认同,接受并喜欢真实的自己。
孩子通过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不断积累对自己的自信,具体表现在:学习成绩更优秀、公众演讲能力更强、社会活动能力表现更突出、处理突发状况能力更稳定、更强的抗压能力……
当我们的孩子不断的充实自己的多个维度的能力值时,他们一定会成为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小孩”。
④不断的实践对“自己的价值认同”,通过更为开放式的大阅读和生活实践来验证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自我认同”,验证这种“价值认同”是否只停留在阅读中,还是在生活中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比如:孩子在书本中获得的某个观点(助人为乐这件事是积极的)和现实生活的一致性(在生活中如果孩子助人为乐是否会得到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当孩子能够找到更多的一致性时,他们就能与世界友好的相处,礼貌的分享他们的有趣的生活,友善的分享他们的善意。
当家长理解这一点之后,在生活中就能更多的和孩子分享这些原则,使用这些技巧,鼓励更多元的阅读模式,并为帮助孩子建立起和世界友好相处的能力而积极向上,当父母有了认识,并有了行动之后,所有我们对孩子的期待都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