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周礼不也是十三经之一吗-为什么说仪礼是礼书中独占经的地位-
问:为什么上述说仪礼是礼书中独占经的地位???
答:
《礼》有「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但西汉时期,这三部典籍尚未合称「三礼」。《周礼》原名《周官》,主要叙述周代的政治制度,未被称为《周礼》。西汉末年,刘歆始将《周官》称为《周礼》,《周礼》在王莽时期亦被立于学官。王莽托古改制,依据《周礼》,但随着改革失败,其书亦一度受到轻视。
《礼记》以「记」为名,在汉代,「传」与「记」指解释经书的著作,例如《春秋》三传。《礼记》最初亦被视为解释《仪礼》的作品,属于「传记」,而不是经书。其后,《礼记》的地位逐步提升,例如唐太宗命孔颖达编《五经正义》,选取的是《礼记》而非《周礼》、《仪礼》。唐代科举考试,亦以《礼记》为大经,《周礼》、《仪礼》为中经,但这是后来的发展。
因此,只有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仪礼》,自汉代以来一直被尊奉为《礼经》。
问:礼记周礼不也是十三经之一吗??
答:
《礼记》、《周礼》都是十三经之一。儒家原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乐经》在秦朝焚书之后失传,故西汉只有五经,其中《礼经》是指《仪礼》。东汉有七经之目,一说是在六经之上加入《论语》,一说是以《论语》、《孝经》代替《乐经》。到了唐代,又有九经,即《诗》、《书》、「三礼」、《易》、《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石刻的十二经,则在九经之外,再加上《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原被视为诸子传记,入宋以后渐受尊崇,也上升为经书,于是十二经再加上《孟子》,便成为现时所谓的十三经。
要言之,经书的地位随时代而变化。即使《周礼》、《礼记》被尊为经书,由此至终,只有《仪礼》才被称为《礼经》。
以下资料供您参考: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汉时冬官篇已亡,汉儒取《考工记》补之。《周礼》内容极为丰富,主要讲述各种名物、典章、制度。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晋代始称《仪礼》。旧说《仪礼》为周公制作或孔子订定,近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先秦、西汉所谓“五经”之《礼》皆指《仪礼》。《仪礼》分《士冠礼》、《士昏礼》等十七篇,详尽地叙述了上古贵族生活各种主要礼节仪式。
《礼记》,一般指西汉戴圣所编的《小戴礼记》。《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大率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有《曲礼》、《檀弓》、《王制》、《礼运》等四十九篇,其中《中庸》、《大学》两篇后被朱熹列入“四书”。《礼记》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亦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但也有个别篇章为秦汉儒生所撰。唐以后,《礼记》地位愈隆,逐渐超越《周礼》和《仪礼》。此外尚有戴圣之叔戴德所编的《大戴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