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咪自曝癌症晚期:直面死亡才能,才能领略什么是向死而生

文/老K

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来临,谁都不知道,普通人如此,明星亦然。

前些天,张咪在微博自曝患癌症晚期,轰动全网,引发热议。这一消息的曝出,不仅令众网友感到不可思议。

于她自己而言,也是十分难以接受。

字里行间中带给人很沉重的感觉。

的确,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时,谁都无法轻易乐观。可现实生活却是,当意外甚至绝望来临时,你不得不面对这个人生的终极问题。

关于张咪,她用这句话描述自己:人生从精彩到极致,又瞬间坎坷到极致。

张咪在最火的时代,甚至大家还不知道那英是谁。无论是颜值还是身材还是才华,她都是首屈一指,所以那时张咪就是当年娱乐圈的顶级流量。

但随着自己的负面消息不断,在2018年的某专访中,张咪告诉记者,她曾遭受各种各样的网络暴力,“网络报道的很多东西,我自己都不知道。”最严重时,她甚至关上电脑,就想到自杀。

经历过低谷之后,张咪的生活后来逐渐回到了正轨。她说如今自己依然保持着许多传统的观念,比如家里从不雇阿姨,生活很原始、很质朴。

“所有的家务都是我自己做,我喜欢自己擦地,衣服也全部手洗。我的家很漂亮,我很喜欢折腾,家里所有的装修也都是我自己弄的。要是你问我上哪买灯具、床、沙发、玻璃、浴室里的东西,哪最便宜。我都知道。”

回归淳朴的她,却依旧没有被苍天善待,她微博这段话触动到我:

以前从未想过“癌症晚期”这四个字会和自己有所关联,甚至拿到确诊报告时,都无法相信眼前的白纸黑字是真的……

因为触及到生死的命题,我突然对“向死而生”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生命的存在本身是走向“死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积极追求生活的多彩。

在不停地化疗放疗中,我仿佛坠入痛苦的深渊,掉发、眩晕、呕吐 等等,让我痛不欲生,但医生、家人、朋友的鼓励和陪伴让我在深渊里看到一丝曙光……
透过玻璃窗寻找阳光下舞动的小生命,与家人相处的每分每秒中感悟亲情的意义。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我期待亲手触摸、感受阳光的温度,期待再次站在我最心爱的舞台 ……

此刻,想起一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在他们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绝望是什么感受

的确生活是不容易的,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哪一个都不好受,就连偶尔的996加班也许某些时候都在困扰着我们。

但比起这些苦,真正让人崩溃的是绝望感。

到底什么是绝望呢?绝望是什么感受?

大概几年前有本书让我感受深刻,这本书作者是一位同时患有严重抑郁症和癌症的作家,她叫李兰妮,与癌症、抑郁症搏斗数年的她,在出版的图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里说:“抑郁症比癌症还可怕。”

是啊,有时候外界的魔鬼比不上我们的心魔可怕,因为抑郁症会让人身处极度的无助中,就像书中描述的那样,大概绝望就像一个人身处旷野中,无人问津。

在《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写到结尾的时候,李兰妮不得不承认,自己必须解开这个心结。原来她在写作中一直刻意避开“绝望”这个字眼。“我很理智,对我来说,绝望是可耻的,是打在我脸上的耳光。每逢要流露出'绝望’两个字时,我就会提醒自己'不要写!不要这样说!’”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哲学家斯宾诺莎关于绝望的文字,才终于承认,原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始终藏匿着一种叫做绝望的东西。

什么叫向死而生呢?

大概随着死亡这个话题不断在媒体和书籍中展现,作为一个避讳谈及死亡的民族,我们也开始尝试直面这个终极话题。

一个人正年轻的时候,总会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殊不知,它就潜伏在我们身边,一个突袭,你的人生满盘皆输。

每年,在中国,54.4万人口死于猝死;

56%的中国人患有各类睡眠障碍。

每天,10000人被确诊为癌症。

每一个冰冷冷的数字都像是一种警醒,甚至是一颗毒药。没有怀疑的余地,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它提示我们该早些明白死亡的意义,以及如何向死而生。

李开复

前些年一部以《向死而生》为题的纪录片首映,主角是曾经的苹果、微软、谷歌全球副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除了这些星光璀璨的标签,他还有一个身份:淋巴癌患者。这部片子就是记录他从巅峰跌落深渊、从喧嚣抵达沉寂的那段日子,反思自己对健康的忽略、对亲人的亏欠。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这位拥有万千粉丝的梦想导师最脆弱的时刻:石雕般笔直地躺着,目光严肃而无助,被推入治疗舱,似被推入叵测的命运深处。

李开复在确认自己得了淋巴癌的时候,他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100天。于是,他第一次哽咽说出欠已故父亲的一句道歉,然而谈及母子深情忍不住落泪。

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觉得自己之前太忙碌,对他们亏欠太多。

他开始陪孩子过生日,和妻子一起去曾经度蜜月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美好,一起吃美食……

他说:我一定要让我的亲人知道我如何爱他们,这样就不留遗憾了。

《最好的告别》中有一句话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与结果,而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能从容的接受死,也能坦然的去生。”

于是一部好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问世,这本书写满了对人生的总结与忏悔,过去的功利式生活方式并没有让他真正幸福,直到癌症降临的时候,才明白自己之前白活了一场。

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向死而生,就是向死亡学习,让自己现在过的每一天即使突然发生意外,也不会后悔。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很牛,他对人的描述实在太到位了:被抛入世界、能力有限、处于生死之间、对遭遇莫名其妙、内心深处充满挂念与忧惧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向死而生,就是他的见解,意思是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生命,活出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家眼中的死亡

欧文亚隆

五年前我自己陷入深深抑郁中,我自己也曾思考过到底什么是死亡。

对此我的心理医生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直视骄阳》,这本书的作者是被誉为当代心理治疗届活化石的欧文亚隆。

在书中,欧文亚隆表示死亡与睡眠(Thanatos和Hypnos)在希腊文中是一对孪生词。捷克存在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认为,我们还通过“遗忘”提前体味了死亡。他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让你丢失未来,而在于让你没有了过去。”实际上,遗忘是死亡的一种形式,贯穿于整个人生。

从六岁直至青春期,死亡恐惧还埋在无意识深处,这个阶段是弗洛伊德所谓的性潜伏期。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大规模爆发,青少年会思考这个主题,少数还会有自杀想法,通过冒险行为来对抗死亡。

对于死亡的恐惧有时不会直接出现,它乔装打扮成心理疾病或是一种普遍的不如意感;而有些人却体验到一种明显的、能够意识到的死亡焦虑;还有一些人陷入死亡恐惧,完全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和满足。

死亡焦虑爆发可引发的两种重要的、安抚心灵的方法:一是留下自己的足迹,获得生命的意义,二是尽可能地活在当下。死亡意识可能成为觉醒体验,它是强有力的催化剂,能引发我们人生的重大改变。

许多人在反思或面临死亡时常常考虑的一个重要主题,也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
晚年的欧文亚隆大师引用了尼采的经典一句话写了部经典书籍《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尼采规劝我们避免无意义的人生,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完全的活着。

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终将面对的一件事情。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害怕或者是悲伤。在伤痛之余,我们也许可以赋予死亡一些浪漫的寄托。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段话:

死亡是生命最伟大的发明,一个人只有在认识到自己是要死的时候,才会开始思考生命,从而大彻大悟。

不再沉溺于享乐、懒散、世俗,不再沉溺于金钱、物质、名位,然后积极地去筹划与实践美丽人生。

陶渊明在挽歌中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很多人把这个“福”理解成财运、发财的机会。

心理疗愈成长集中地
圈主:老K说心理
87成员
进入圈子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这个福是一种不一样的看世界的角度,重新换一种活法,然后得到更多东西,这就是福气。

希望每一个绝望的人,我们都可以学会拥有向死而生的能力,这不仅仅会抵消死亡带来的焦虑与孤独感,还会让我们真正领略生命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