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救母篇

救母篇

容成问于岐伯曰:天癸之水,男女皆有之。何以妇人经水谓之“天癸”乎?岐伯曰:天癸水,壬癸之水也。壬水属阳,癸水属阴。二水者,先天之水也,男为阳,女为阴,故妇人经水以天癸名之。其实,壬癸未尝不合也。

容成曰:男子之精,不以天癸名者,又何故欤?岐伯曰:精者,合水火名之。水中有火,始成其精。呼精而壬癸之义已包于内,故不以天癸名之。

容成曰:精与经同一水也,何必两名之?岐伯曰:同中有异也。男之精,守而不溢;女之经,满而必泄也。癸水者,海水也,上应月,下应潮。月有盈亏,潮有往来,女子之经水应之故。潮汐月有信,经水亦月有期也。以天癸名之,别其水为癸水,随天运为转移耳。

容成曰:其色赤者何也?岐伯曰:男之精,阳中之阴也,其色白。女之经,阴中之阳也,其色赤。况流于任脉,通于血海,血与经合而成浊流矣。

容成曰:男之精亏,而不溢者又何也?岐伯曰:女子阴有余,阳不足,故满而必泄。男子阳有余,阴不足,故守而不溢也。

容成曰:味咸者何也?岐伯曰:壬癸之水,海水也,海水味咸,故天癸之味应之。

容成曰:女子二七经行,稚女不行经何也?岐伯曰:女未二七,则任冲未盛。阴气未动,女犹纯阳也,故不行经耳。

容成曰:女过二七,不行经而怀孕者,又何也?岐伯曰:女之变者也,名为暗经,非无经也。无不足,无有余,乃女中最贵者。终身不字,行调息之功,必长生也。

容成问曰:妇女经水,上应月,下应潮,宜月无愆期矣。何以有至有不至乎?岐伯曰:人事之乖违也。天癸之水,生于先天,亦长于后天也。妇女纵欲,伤任督之脉,则经水不应月矣。怀抱忧郁,以伤肝胆,则经水闭而不流矣。

容成曰:其故何也?

岐伯曰:人非水火不生。火乃肾中之真火,水乃肾中之真水也。水火盛则经盛,水火衰则经衰。任督脉通于肾,伤任督未有不伤肾者。交接时,纵欲泄精,精伤,任 督之脉亦伤矣。任督脉伤,不能行其气于腰脐,则带脉亦伤,经水有至有不至矣。夫经水者,火中之水也。水衰不能制火,则火炎水降,经水必先期至矣。火衰不能 生水,则水寒火冷,经水必后期至矣。经水之愆期,因水火之盛衰也。

容成曰:肝胆伤而经闭者,谓何?岐伯曰:肝藏血者也,然又最喜疏泄。胆与肝为表里也,胆木气郁,肝木之气亦郁矣。木郁不达,任冲血海皆抑塞不通,久则血枯矣。

容成曰:木郁何以使水之闭也?岐伯曰:心肾无咎不交者也。心肾之交接,责在胞胎,亦责在肝胆也。肝胆气郁,胞胎上交肝胆,不上交于心,则肾之气亦不交于心 矣。心肾之气不交,各藏腑之气抑塞不通,肝克脾,胆克胃,脾胃受克,失其生化之司,何能资于心肾乎?水火未济,肝胆之气愈郁矣。肝胆久郁,反现假旺之象, 外若盛,内实虚。肾因子虚,转去相济涸水,而郁火焚之。木,安有余波,以下泄乎?此木郁,所以水闭也。

鬼臾区问曰:气郁则血闭,血即经乎?岐伯曰:经水,非血也。

鬼臾区曰:经水非血,何以血闭而经即断乎?岐伯曰:经水者,天一之水也,出于肾经,故以经水名之。血闭者,经水则失动生之源,故血闭经断矣。

鬼臾区曰:水出于肾,色宜白矣,何赤乎?岐伯曰:经水者,至阴之精,有至阳之气存焉,故色赤耳,非色赤即血也。

鬼臾区曰:人之肾有补无泻,安有余血乎?岐伯曰:经水者,肾气所化,非肾精所泄也。女子肾气有余,故变化无穷耳。

鬼臾区曰:气能化血,各经之血不从之而泄乎?岐伯曰:肾化为经,经化为血,各经气血无不随之而各化矣。是以肾气通则血通,肾气闭则血闭也。

鬼臾区曰:然则气闭宜责在肾矣,何以心肝脾之气郁而经亦闭也?岐伯曰:肾水之生,不由于三经。肾水之化,实关于三经也。

鬼臾区曰:何也?

岐伯曰:肾不通肝之气,则肾气不能开。肾不交心之气,则肾气不能上。肾不取脾之气,则肾气不能成。盖交相合而交相化也。盖一经气郁,气即不入于肾,而肾气 即闭矣。况三经同郁,肾无所资,何能化气而成经乎?是以经闭者,乃肾气之郁,非止肝血之枯也。倘徒补其血,则郁不宣反生火矣。徒散其瘀,则气益微反耗精 矣。非惟无益,而转害之也。

鬼臾区曰:大哉言乎!请勒之金石,以救万世之母乎。

陈远公曰:一篇救母之文,真有益于母者也。讲天癸无余义,由于讲水火无余义也。水火之不通,半成于人气之郁。解郁之法,在于通肝胆也,肝胆通则血何闭哉! 正不必又去益肾也。谁知肝胆不郁而肾受益乎,郁之害亦大矣。

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化裁而来。三才封髓丹出自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原方由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焦”。列于“泻热门”(上焦热),但未说明主治病症。从药物功效上看,其适应指征应当是水亏火旺证。

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篇,其中“遗精总括”有“胃虚柏草缩砂仁”,说的就是封髓丹。可见它是从三才封髓丹减去天门冬、熟地、人参化裁而来。并述“若胃虚食少便软,则不宜生地、知柏,恐苦寒伤胃,故宜封髓丹,即黄柏、甘草、缩砂仁也。”这里是说,遗精并非都是阴虚火旺所致,亦有胃虚而致者。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软不成形,这样的遗精就需要封髓丹来治疗了。

大封大固

封髓丹虽仅三味药,但配伍严谨,相反相成。君药黄柏苦寒,苦能坚肾,使阴水不致泛滥;寒能清热,则相火不至妄动。臣药砂仁辛温,扶土和胃,脾胃和则阴水安于宅。且黄柏与砂仁,一寒一温,一阴一阳,佐以甘草调和中焦,脾肾各司其职,阴精焉能外泄!所以《汤头歌诀》云:“封髓丹治遗泄干,砂仁黄柏草和丸;大封大固春常在,巧夺天工服自安。”这里说的“大封大固”,是说它有封锁精关、固精益肾之效,如似“巧夺天工”之美。

补土服火

笔者于不惑之年,第一次读《蒲辅周医案》,印象最深刻的是封髓丹治疗口疮。原是治疗遗精的方子,怎么能治疗口疮呢?在现代医学看来,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疾患,却用一个方子治疗,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蒲辅周那里得到了真实的诠释。蒲辅周的治验不仅使余开阔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对中药配伍的辨证思维有了更深的认知。

蒲辅周认为,“封髓丹乃补土服火之方,土虚则浮热上炎,常用于多年反复发生的口疮,脉虚者屡效。”“由此可见,封髓丹不仅泻相火而固精,且能治虚火上炎。(见《蒲辅周医案》)”方中黄柏与砂仁的配伍,为相反相成配伍之典范。这与《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含义类同。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相火上炎是可以用“水克火”的治法,即用知柏地黄汤或大补阴丸等滋阴泻火方药治疗。但有些相火上炎并非水不制火,而是脾湿未尽“土克水”之职所致。所以改用“补土服火”法来治疗,这种治法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延伸应用

按照异病同治之理,既然封髓丹可以“补土服火”,大凡脾虚不能“服火”之疾,特别是相火上浮于清窍者,均可考虑用封髓丹治疗。现将余常用方药介绍于后。

口腔溃疡:封髓丹加三花饮(白扁豆花、代代花、佛手花)。

结膜炎:封髓丹加明目三子汤(决明子、茺蔚子、沙苑子)。

过敏性鼻炎:封髓丹加抗过敏煎(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慢性咽炎:封髓丹加射牛甘桔汤(射干、牛蒡子、甘草、桔梗)。

神经性耳鸣:封髓丹加加通气散(柴胡、香附、川芎、甘草)。

小儿扁桃体肿大:封髓丹加银翘马勃散(金银花、连翘、射干、牛蒡子、马勃)。

面部粉刺:封髓丹加荆防清斑饮(荆芥、防风、生石膏、连翘、薏苡仁)。

喑哑:封髓丹加玉蝴蝶、青果、橘红、蝉翼。

呃逆:封髓丹加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刀豆子、竹茹、生姜。

发作性耳鸣:封髓丹加清头三味饮(茺蔚子、决明子、蔓荆子)。

治验举例

扁桃体发炎案

患儿,男,3岁半。以罹患扁桃体肿大月余就诊。月余来经常哭闹,不时低热(体温在36.7~37.5℃之间),咳嗽,流清稀痰液,影响进食,二便无异常。曾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成药治疗,效不明显。刻诊:舌质红赤,舌面有白色黏液,脉浮细;查扁桃体肿大Ⅱ度,别无异常。辨证为风热上灼,热毒不散。治宜辛凉清热,苦寒散结。给予封髓丹合银翘马勃散加减。

处方:黄柏5克,砂仁3克,金银花8克,连翘8克,射干8克,牛蒡子8克,马勃3克(包煎),浙贝5克,山豆根3克,生甘草5克。水煎两次,共取药液300毫升,加冰糖适量,1日分次服用。

经用5剂,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温一直维持在37℃以下。扁桃体已回复到Ⅰ度。因舌质红赤加入北沙参10克,继服5剂,扁桃体回复正常。嘱咐患儿多饮水为宜。

耳鸣案

李某,男,31岁,推销员。因耳鸣两月余就诊。耳鸣发作有时间性,工作繁忙时易发作,安静休闲时不易发作。曾用维生素、杞菊地黄丸治疗,微效。就诊时,李某说:“业务繁忙时容易发作,回到家休息时就会减轻,甚至不发作。”查:舌质略赤红,舌苔薄白润腻,脉弦细。诊为脾湿不化,相火上越,干扰清窍,故而耳鸣。取封髓丹补土服火,加清头三味饮治之。

处方:盐黄柏10克,砂仁8克,生甘草10克,茺蔚子15克,决明子15克,蔓荆子15克;另加蝉翼10克,川牛膝10克。15剂。

上方引火归原,使清窍无扰。15剂服后,耳鸣未作。后以藿香正气滴丸合知柏地黄丸善其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封髓丹在临床上应用的禁忌证并不多。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舌质红赤者,必须加用滋阴药,如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等;二是脾虚湿盛者,必须加用健脾燥湿药,如苍术、白术、半夏,或健脾利湿药,如薏苡仁、山药、茯苓等。

近年来,笔者应用大蒜局部外搽,治疗各种癣证,疗效满意。

药物及用法

用独头蒜(生)1枚,切片,直搽患部,每日2~3次,每次搽5—10分钟;若湿癣(即有流脂),搽后再用明矾粉外撒患部,一般5-7天见效,最多15天,直至痊愈。无任何副作用。

适应症

各种癣证,干癣尤效。不论癣发何部、新久均可使用。

注意事项

(一)外搽前将患部用温开水洗涤干净,保持患部清洁,切忌用生冷水洗或使患部长期用冷水浸泡。

(二)先抓后洗,疏松汗腺,使药力直达病所深部,加速药效。

(三)睡前要搽一次,其余酌定。

(四)忌食易动风湿和油腻之物。

典型病例

五年来,共经治82例,其中痊愈67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

例一:王某,男,57岁,工人。1976年12月5日初诊。自诉5年前,先右股骨(大腿)内侧,后右股部,初起如钱,渐渐增长如手掌大,轮廓分明,呈浅红色斑点,边缘一圈鲜红色小丘疹,中心复有白色鳞屑,抓之则起,搔痒难忍。患部无流脂。曾多次用黑白癣药水和中药制剂外搽无效。嘱用生独头蒜1枚切片外搽患部,连搽7天见效,10天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二:余某,女,47岁,工人。1979年4月4日初诊。自诉一个月前,左侧面部搔痒,渐渐形成一块4.5~6.5厘米的环形面癣,呈红白色斑点相连,已痒月余,抓之有少许流脂,曾经西医多次诊治无效。嘱用生独头蒜切片外搽。先搽后撒明矾粉(两天后停用),连搽7天痊愈。两年后追访未再复发。

体会

通过反复验证,认为用大蒜外搽治疗癣证,疗效可靠。从现代医学体外试验证明:“大蒜对絮状表皮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堇色毛癣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临床实践也证明:大蒜外搽治癣效佳。使用方便,药源广,见效快,疗效可靠。经所治愈病例,未见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0)

相关推荐

  • 颜德馨教授临症特色2

    zgjok 二.治男科疾病以"气脉常通,肾气有余"为指归  颜氏尝谓:"内经有云,天癸至,阴阳和,故有子.肝气衰,筋不能用:肾气衰,天癸竭,精少,形体皆弱.男科已备论厥旨 ...

  • 陈学忠运用潜阳封髓丹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痤疮验案1则

    陈学忠运用潜阳封髓丹+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痤疮验案1则 牛会艳1,陈学忠2△ (1.新都区新都街道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新都 610500:2.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 ...

  • 中医「火神派」名家医案欣赏

    牙龈出血--潜阳封髓丹加味 王某,男32岁.龈缝出血已久,牙床破烂,龈肉萎缩,齿摇松动,且痛而痒,屡服滋阴降火之品罔.吴氏诊之,脉息沉弱无力,舌质淡,苔白滑,不思不饮.此系脾肾气虚,无力统摄血液以归其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胆木篇与胖人速瘦法和瘦子狂胖法

    少师曰:胆寄于肝,而木必生于水.肾水之生肝即是生胆矣,岂另来生胆乎?岐伯曰:肾水生木必先生肝,肝即分其水以生胆.然肝与胆皆肾子也,肾岂有疏于胆者乎.惟胆与肝为表里,实手足相亲,无彼此之分也.故肾水旺而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脉动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手太阴肺.足阳明胃.足少阴肾,三经之脉常动不休者何也(1)?岐伯曰:脉之常动(2)不休者,不止肺.胃.肾也.雷公曰:何以见之?岐伯曰:四末(3)阴阳之会者(4),气之大络也.四街者(5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胆木篇

    少师曰:胆寄于肝,而木必生于水.肾水之生肝即是生胆矣,岂另来生胆乎?岐伯曰:肾水生木必先生肝,肝即分其水以生胆.然肝与胆皆肾子也,肾岂有疏于胆者乎.惟胆与肝为表里,实手足相亲,无彼此之分也.故肾水旺而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心火篇

    少师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静不宜动? 岐伯曰:君主无为,心为君火,安可有为乎!君主有为,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静则火息,心动则火炎.息则脾胃之土受其益,炎则脾胃之土受其灾. 少师曰:何谓也? 岐伯曰: ...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之太乙篇

    医痴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医痴愿与您一起学习中医,传承中医.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原文] 风后[2]问于岐伯曰:八风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3]. ...

  • 《黄帝外经》第六章:救母篇

    [原文] 容成(1)问于岐伯曰:天癸之水,男女皆有之,何以妇人经水谓之天癸乎? 岐伯曰:天癸水,壬癸之水也.壬水属阳,癸水属阴(2),二水者先天之水也.男为阳,女为阴,故妇人经水以天癸名之.其实壬癸未 ...

  • 《黄帝外经》第六章:救母篇「注解」

    作者:@嵇道明 [注解] (1)容成:是黄帝的史官,后世传说是道家"采阴补阳"一门的祖师爷,其实是邪教徒冒认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容成阴道>二十六卷, ...

  • 《黄帝外经》第六章:救母篇「探微」

    作者:@嵇道明 [探微] 这一章题名就叫"救母",着重讲了妇女的生育生理和病理.是要我们明白中国是个母体性文化传承的国家,是月亮文化.我们应该明白古人的良苦用心,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重 ...

  • 《黄帝外经》天人一气篇与中医治病8法

    大挠(1)问于岐伯曰:天有转移,人气随天而转移,其故何也?岐伯曰:天之转移,阴阳之气也.人之气亦阴阳之气也.安得不随天气为转移乎.大挠曰:天之气分春夏秋冬,人之气恶能分四序(2)哉?天之气配日月支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