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古诗词赏析
文/习古文化
今天还来读张玉娘的诗。
之前在她的《从军行》介绍中,
多次提到过这首“山之高”,
因篇幅问题,没有重点解读,
今天就一起来看下吧——
山之高
张玉娘
山之高,月出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
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
忡忡忧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
一读喜欢,二读爱上,三读会印在心里。
语言通俗,音律婉转,如同一支悠扬的曲子。她明明用了很多典故,但我们读起来完全觉察不到,或许在情感的支配下,典故也可以明白如话。
有诗经的影子,也有乐府诗的风致,三言、五言、七言的灵活多变与四言的古朴庄重,在这首诗中完美融合,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这是诗词君的一点阅读感受。
简析
第一章开头几句“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采用《诗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他物即“山”“月”,山高衬托出月小,月小而越显明亮,而皎皎的月亮,正好照耀着闺中人,那种“怀人的意绪”(所咏之词)便由此而飘荡出来。
这几句还容易令人联想到“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带有一种浓浓的相思味道。
所以紧接着就写道:“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所思在远道”引用《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作者再前面加了“我有”二字,使全诗更具民歌韵味。“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像是把《诗经》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采葛》)和“忧心悄悄”(《柏舟》)融合了。
第二章换韵,均采用四言句式。“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化用《诗经·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原意是劝人们不要轻信谣言,作者用之很可能表示,“我”相信你(指沈佺)绝无他心,又或者作者只是借用“苦”(即苦菜)这一意象,来传达心中的相思之苦。“忡忡忧心,其何以堪”,化用《诗经·草虫/出车》“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刻画不见心上人的愁苦之状。
第三章又换韵,表达对爱情的坚定与执着。“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让人联想到《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意谓:你对“我”的心坚定如一,我也对你的感情也像冰雪一样澄澈纯洁。“我操冰雪洁”即我有“冰雪洁”之“操”(品行、德行)。这里或许与沈佺进京赶考之事有关,张玉娘对其表达坚贞,一则激励沈佺奋发拼搏,二则断了沈佺的杂念。
“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则是对此情的嗟叹——本来我们就要结发为夫妻,谁料有今日的分离。
“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是对自己和沈佺的劝慰: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两心相仪,也可以通过明月来互通心意,共诉相思。谢庄《月赋》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句,给天下所有离别的情人以慰藉,作者化用此句表示对这段感情抱有美好幻想。可惜,最终倒真成了“幻想”。
总之,读完给人的感觉就是“哀而不伤”,这是诗经、乐府诗等所有民歌最主要的特征。作者模仿诗经、乐府,可以说抓住了其精髓。元代学者兼诗人虞集赞曰“有三百篇之风,虽《卷耳》、《虫草》不能过也”,称张玉娘这首《山之高》甚至超越了《卷耳》、《虫草》这样经典的“诗三百”,虽有夸大成分,但也足以说明《山之高》的文学成就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