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微丸制备方法及原理吗?

微丸概述

微丸(又称小丸pellet),是指直径约为1mm,一般不超过2.5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在制药工业中制备的小丸常在500-1500µm之间。微丸可装入胶囊或压成片剂,或其它包装供临床使用。也可采用不同的处方及制备方法,将药物制成速释、缓释或其它用途的微丸制剂。

微丸成型过程

微丸成核与生长根据不同制丸工艺,其形成基本机理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成核(nucleation)、聚结(coalescence)、层结(layering)和磨蚀转移(abrasion trasion transfer)过程。

1

成核

成核过程是微丸最初形成机理之一,将液体小心加入或喷入药粉中,通过液桥聚集形成空气-水-固体三相核。体系中不断加入固体粉末和粘合剂,丸核数量也随之增加,成核过程主要是靠液桥作用完成的。

2

聚结

聚结过程是已成形丸核随机碰撞形成较大粒子的过程。只有那些表面稍带过量水分的核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3

层结

层结过程是描述继续加入原粉到已成核的体系中,使核成长的过程。加入物可以是干燥的,也可以是润湿的,但加入物粒径必须比已成核直径要小,由于每次加入的量较小,核成长速度也较慢。

4

磨蚀

磨蚀转移过程是丸芯在相互撞击过程中,物质从一个丸芯上剥落而粘附到另一个丸芯表面的过程。

微丸的制备方法

微丸成型取决于所选制丸设备类型和制备过程。有4种制丸基本类型,即旋转式制丸、层积式制丸、压缩式制丸及球形化制丸.

1旋转式制丸

旋转式制丸是研究最多和最充分的一种制丸过程,亦是最早的机械制丸工艺,其主要设备是旋转式金属容器,容器的形状有鼓形、盆形、碟形等。

旋转式制丸技术第一阶段包括原粉粒子的随机碰撞形成较大粒子(成核)和随后的聚结过程,最终形成较好的丸核,丸核的大小取决于原粉粒子的大小、水分、粘合剂溶液的粘度、基质的湿度、滚动和干燥速度以及其它影响丸核形成的各种因素。

2层积式制丸

层积式制丸是指药物以溶液、混悬液或干燥粉末的形式沉积在预制成形的丸核表面的过程,沉积物可能是结晶、颗粒或丸核。有两种工艺技术:一种是药物从溶液、混悬液中连续层积在丸核上的液相层积法,另一种是干燥粉末层积在丸核上的粉末层积法。

3压缩式制丸

压缩式制丸是指用机械力把药物及赋形剂压制成一定大小微丸的过程。

4球形化制丸

球形化制丸技术是将热熔物、溶液或混悬液喷雾形成球形颗粒或微丸的过程。雾化液体在其它制丸技术(如液相层积法)中也被采用,但仅仅是用于微丸成长过程。在球形化制丸技术中,通过蒸发或冷却作用,雾化过程能直接从热熔物溶液和混悬液得到球形颗粒。液体被雾化后,产生很大的表面积,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雾滴的干燥和冷却效果。

微丸的几种制备工艺

挤压-滚圆成丸法

它是目前制备小丸剂最广泛应用的方法。利用挤压-滚圆法制备小丸至少须采用挤压机和滚圆机两台机器方能完成造丸过程。

用挤压-滚圆法制小丸,制备过程分四步完成:

(1)湿料的制备(造粒):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将粉料制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湿润均匀的物料,或将湿料经造粒机制成湿颗粒。

(2)挤压过程:

将第一步制成的塑性湿料或湿粒置于挤压机内,经螺旋推进或辗滚等挤压方式将湿料通过具一定直径的孔或筛,压挤成圆柱形条状挤出物。

(3)滚圆成丸过程:

将上述挤出物堆卸在滚圆机的自转摩擦板上,挤出物则被分散成长短相当于其直径的更小的圆柱体,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这些塑性圆柱形物料在板上不停地滚动,逐渐滚成圆球形。

(4)小丸的干燥:

这是挤压一滚圆法制备小丸的最后一步,常见的干燥方式有:①室温下干燥,②置烘箱内干燥,③流化床(蒸发温度下),干燥④冷冻干燥,⑤微波炉干燥。

离心-流化造丸法

离心-流化造丸法应用离心造粒机,可在一密闭的系统内完成混合、 起母、成丸、干燥和包衣全过程,造出圆而均匀的球粒。制丸时可将部分药物与合适辅料的混合细粉或母粒直接投入离心机流化床内并鼓风,粉料在离心力及摩擦力的作用下,在定子和转子的曲面上,形成涡旋回转运动的粒子流,使粒子得以翻滚和搅拌均匀,通过喷枪喷射入适量的雾化浆液,粉料凝结成粒,首先获得直径为0.18~0.45mm的球形母核,然后继续喷入雾化浆液并喷撒含药粉料,使母核增大成丸,可获得圆整度很高的小丸。小丸经干燥后,喷入雾化的合适包衣液,使小丸表面包上一定厚度的薄膜衣,即得膜控小丸。

流化床制备微丸

流化床制备微丸时,主要是通过层积过程完成的药物和辅料的干燥粉末在下部热空气流的作用下,从产品收集室上升至上部沸腾膨胀室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沸腾室中的喷雾头开始旋转并喷射粘合剂溶液,吸收了溶液的粉末开始粘结成小粒子,随着粘合剂的不断加入,小粒子慢慢聚结并在不断的“沸腾”过程中形成微丸。由于微丸体积及密度较大,沉降在小粒子和粉末下部。

普通及改进包衣锅制备微丸

一般制备工艺通常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操作过程进行:加入干燥药粉至空白丸种上(如小糖珠)制丸(层积过程);用干燥药物颗粒或结晶作为起始丸种制备微丸(层积过程);加入含药溶液或混悬波至空白丸种上制丸(层积过程);在普通微丸表面包上一层控释层(微丸包衣)。

在液体介质中制备微丸

(1)液中干燥法

该法采用惰性液体(如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作为外相,内相为含一定药物和高分能子材料的有机溶液,加适量W/O型表面活性剂(如司盘85等)和硬脂酸镁为乳化剂,在搅拌状态下,将内相慢慢倒入外相中,形成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包裹有机溶液的乳剂,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逐渐升高温度,使内相有机溶剂慢慢挥干,即形成固化的含药微丸,滤出微丸,用环己烷洗涤,减压干燥。本制备工艺于高沸点连续相中直接加热挥发低沸点分散相溶剂,分散相中固体物料呈球状析出。

(2)球型结晶技术

它是指药物在溶剂中结晶时发生结聚而制成微丸的一种技术。该法制备微丸是取一定量药物或与高分子材料(载体)加有机溶剂溶解,在搅拌条件下,倒入蒸馏水中后,滴加架桥剂,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待药物结聚完全后,过滤,流通空气中干燥制得微丸。

(3)水中分散法

该法是利用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或蜡质材料在高温下呈液体的特征,把它们作为药物载体分散在热水中,乳化形成O/W型乳剂,冷却后,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醇或蜡质材料凝固形成固体微丸。本法较适合水不溶性或难溶性药物微丸的制备,药物常以微晶或分子状态分散在载体中。

影响微丸成型的因素

小丸的成型和成型后小丸的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归纳为处方及成型工艺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种因素之间常常又存在交互的影响。

1
处方因素

(1)药物性质

不同药物由于粉粒性质如结晶形状、流动性、粘结能力等的不同,往往不同药物用同一处方或制丸工艺时,成丸效果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对产生一定塑性湿料所需的用水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小丸的成形,可溶性药物会溶解在粘合剂溶液中,增加液相体积,而使系统过湿。

(2)辅料的影响

组成小丸的辅料种类、数量和性质不同会极大地影响小丸的成型及小丸的质量。制备小丸最常用的辅料为稀释剂和粘合剂。常用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与药物细粉混合,借助水的作用使细粉粘结成粒,有人认为微晶纤维素是一种成球促进剂。它的作用就像一种“分子海绵”,能保留水分。

2
工艺因素

(1)造丸方法

造丸的方法不同,同一药物所制成的小丸性质常有不同表现。例如用挤压一滚圆法制备的小丸在制备过程中除受物料内粘合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外加机械挤压力的作用,所成小丸孔隙率低、密度大,较用包衣锅滚动制成的小丸难崩解,释药慢;即使用同一造丸方法,但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仍可产生不同圆整度和粒度分布的小丸。

(2)工艺条件

制备小丸时操作条件的不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丸的成形和质量。用挤压-滚圆法成丸时,挤出筛孔的大小(孔径与长度之比)、挤出速率、挤出温度、滚圆速率、时间和滚圆机负荷,以及干燥方法等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小丸的质量。

微丸的质量评价

1
小丸粒度的大小

小丸的大小可用各种参数:粒度分布、平均直径、几何平均径、平均粒径和平均粒长等来表达。小丸粒子大小的分析,目前应用最多和最简单的方法是筛析法。例如取100~200g小丸在摇摆振荡器中用直径为20cm的筛筛分一定时间,收集通过一系列筛目(例如10、16、20、40、60和80目等)小丸的重量即可绘制小丸的粒度分布图,并可了解到此批小丸主要分布在哪个粒度范围。

2
小丸的元整度

小丸的圆整度是小丸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反映了小丸成形或成球的好坏,小丸的圆整度会直接影响膜在丸面的沉积和形成,故可影响到膜控小丸的包衣质量,进而影响膜控小丸的释药特性。大小和形状均一、表面平滑、圆整的小丸是制备膜控小丸最理想的条件。

3
堆密度

取100g小丸缓缓通过一玻璃漏斗倾倒至一量筒内,测出小丸的松容积即可计算出小丸的堆密度。

4
强度或硬度

可采用作用原理类似于片剂硬度仪的仪器测定。

5
释放

小丸中药物的释放是小丸的重要特性,小丸的组成、荷药量、硬度等都与药物自小丸的释放有关。

(0)

相关推荐

  • 0Cr4NiMoV(LJ)

    0Cr4NiMoV(LJ)钢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见表1.表1  0Cr4NiMoV(LJ)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SiMnCrMoVNiPS≤0.08≤0.20≤0.303.60~4.200.20 ...

  • 3D打印金属粉末的制备方法

    金属3D打印零件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金属原材料的性能,金属增材制造的原料主要有粉末和丝材两种,其中,以粉末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激光金属沉积和选区激光熔化等快速成形制造工艺普遍采用金属粉体材料 ...

  • 一种祛斑美容丸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祛斑美容丸的制备方法.pdf

  • 一种超微粉中药减肥的外用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超微粉中药减肥的外用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药料制成皂角刺13-17重量份.醋三棱10-14重量份.醋莪术10-14重量份.大黄10-14重量份.川芎8-12重量份.蒲黄6- ...

  • 一种热痹丸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热痹丸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痹丸的制备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64388A ...

  • 宝石抛光用浇铸成型微粉金刚石砂轮及其制备方法

    超硬天地 2016-04-11 摘要: 一种宝石抛光用浇铸成型微粉金刚石砂轮,包括砂轮基体.磨料和结合剂组成的磨料层,磨料层中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微粉金刚石18~28份.碳化硅微粉18.6~22份.不 ...

  • 一种南方鲇饲用多段控释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南方鲇饲用多段控释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南方鲇饲用多段控释的益生菌微生态制剂复合饲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南 ...

  • 冠醚壳聚糖多孔微球(DB-18-crown-6-CTS微球)的制备方法

    脱乙酰甲壳素(CTS)微球3 g,用体积比为25:3的CHC]和吡啶浸泡24 h,然后加人4,4'.二溴二苯并18-冠6适量,于60C下反应24 h,冷却,减压抽滤,依次用蒸馏水.乙醇洗涤,在60 C ...

  • 脲醛树脂(PUF)微胶囊两种制备方法的比较(一文综述)

    图1展示了 两步法制得的脲醛树脂( PUF )微胶囊的 SEM 照片. 可以看到, 两步法制得的微胶囊球形不够规整, 表面粗糙, 平滑度低,从图2( c , d )可看出 两种方法制得的微胶囊的壁厚, ...

  • 链霉亲和素(SA)修饰聚苯乙烯微球(PS)的制备方法

    通过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5微米的聚苯乙烯微球,然后对聚苯乙烯微球表面进行羧基化,羧基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与链霉亲和素交联从而获得.本发明采用分散聚合法成功制备出单分散PS微球,粒径为25微米并且分 ...

  • 仙草痛风方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仙草痛风方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草痛风方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