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宾画语录摘抄(上)
董欣宾(1939--2001)是位华年早逝的艺术大家,一位未完成的极具传奇色彩的水墨大师。他以其卓越的艺术贡献践行了他的人生苦旅,已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册,并将持久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青年。三十年前李小山曾经说过:董欣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末代状元,又是最后一块堡垒。此话曲直暂且不论,但凡倾心于中国水墨艺术追求的有志青年,从其画语录中,或许能找到开启心智的钥匙,并能穿堂入室。
董欣宾画语录摘抄(上)
中国绘画的根本观念是辩证意义上的平面观念,即从根本意义上坚持纸是平面,平面的不可逆转性,所以画面是经营位置。平面上,平行才永不相交。所以西方透视学终究不能参加中国这平面观画法的改造更新。
经营位置又称天地位置。此即从含义上将纸平面看成天地。经营位置既是于平面上的布置,又是将所需表现的视觉印象置于天地,平行于天地,所以是对天地的整体“模写”。
西方绘画讲构图,今世称构成。构图意识是将平面看成能再现空间的观念,即在其学科意识上认为平面是可逆转的。所以其构图是将时间与空间进行切割性之行为。在这一个空间里平行才自然相交,透视便合理地成为西画画法的组成部分。
要求持坚定平面不可逆性的中国平面体系性绘画有透视才有科学,等于要求平行线在平面上相交,这是既不科学的思维,也不懂得透视艺用价值的无知表现。
就是因为不同的平面观念,即平面可逆与不可逆,才展开了东西艺术哲学的体系性对峙,交流则是这种对峙意义上的相互排斥与吸收。
中国之美术学校均设有西画系。其历史背影是西方文化东渐,我们所表现的重视与接收也是一种文化精神,但就此而认为自己的文化劣于外文化,则我必将视此为文化的劣性表现。
经营位置,当然是一种平面意识的布置,其本质是绘画形象(包括点线、色强度、虚实诸绘画因素)在平面上的均衡、匀称。这种衡称要求,颇相似于宇宙物体的守称,所以比之于平面可逆而论,这里的平面观,得到的是非切割时空意义上的巨空间感受。
以西方油画素描为代表的绘画是对客体时空光色段分析理性逻辑,为此表现了时空的切割形相。这种分析理性到工业革命之后,为物理学所制控而成为科学性绘画。中国画则恰恰相反,他一直在辨象直觉心理逻辑规范之中。
说中国画不科学是抓住了中国画纯直觉艺术这一特性,若必以科学论之,那它完全成立于心理及思维学之间,我们可以以三远法为例。
中国画不认同视觉的局限,观察方法便是一个自由自在游行于察观世界之中,仰观、俯察、平视,在这种不同视觉中体验其美的曲型感受,所谓仰观生敬,俯察生壮,平视空阔辽远,这便是在大观察量前提下的典型心理确定。故中国绘画三远法便是这种不定点、不定时的审美心理经验的抽象,也可以说是大量观察的概率律化模式。
透视是定点观察的视觉局限的消极确立,照相机便是这一种局限的机械眼睛,中国绘画则有些象今天录像式的观察,并必将录的影像复合为一。
不同的艺术哲学便是在这样的不同实行中形成。即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视觉观念、艺术法则所决定。艺术模式的同变异化又为这种哲学发展所制控,今天西方之现代艺术亦不例外。
要将录像带式的观察大量复合为一,首先是构成的难度。所以要“九朽一罢”,所以要“苦心经营”。这种表现法则不可能是一个切割式的时空段的再现。它必将全部视觉经验置于一个图式,必然是大量综合式的抽样图示,所以画称图,包含图式,图示性中国画,即具有这综合图示性,所以不是风景,是胸中丘壑,即主化了境观,学称意境。他是再造方式而不是再现。所以将平面的置陈推到了平行世界的高度。这种在纸平面上置陈观得之美,求得画面的均称、守衡,要求艺术家情理共奋,美感率直释放都要进入一种极致状态,始谓创作,始成境界。
这种直觉理性创造图,包含增加美的透解引导的题跋、印章和醒目要点,增加平衡均包含其间,是对创造者美的潜能感观的挤兑,要求作者既有天赋,又有经验,更需以美的激奋达到极点,且又常常放逐“理性”。
标准只有一个,最佳经营,表现最佳之美感力度。所以我说:中国画的美是“最佳数布引起的最佳感受”。
这种最佳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理想,所以最佳是永无止境的,但于画面,又是存在一种客观画法标准。我提出的“九宫数对法”便是这一种画法标准的理性分析(见拙著《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或《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
中国绘画理论有咫尺论千里之说。不仅说了纸平面图当表示千里,更对画家提出的是全部美观的能透力见于咫尺之间,实在是要求毕陈一生之经验、天禀、教养矣!结果这种定点与不定点的观察方法产生的结果便不言而喻。定点是单一时空相的再现,不定点则是复合时空相的创造,前者是空间、时间的切平面,后者是平面上时间与空间的主客共化后的复合相。
散散点点的星星构成了巨大的守恒的星空平面,苦心经营的点点散散追求出巨空间的守称、守衡。
中国绘画艺术这种所谓“不科学”的优越毕陈于此。因其画面观是综合心理审美观,色不分冷暖,墨不是明暗,笔不从属造型,黑不是黑,点线而称为笔,型则是形。于机械科学因果论者观之,则真是不科学到了家,老文墨则不无自傲地称“墨戏”,真是不知科学为何物而洋洋自得欺人到了家的艺术心态。然而,我为其唱永恒的颂歌。
复杂在于水墨与笔均参与于这种最佳置陈追求,宣纸也成为帮凶,宣纸好不消极地运动水墨,激越心态,启动灵感、点线、墨层,更是不守一切客体羁束,在画家情感的脉动中放肆跳跃,毫无规格地变生形象,于是物景、物形、心理、情意、观念、经验,如若星奔运动,且美其名曰:解衣盘礴。
整个创造过程等于放肆地嘲笑科学,愚弄理性,放逐观念。所谓“作画求形似,见于儿童邻”,无法之法为上乘之法,恶墨万点,笔笔求所以,凿孔注胡须,画理便应有尽有,状似昏话却句句真理,艺术于中升华。
这里将主客体合二为一,将科学与激情一分为二。本质上不存在客体形象为依据的理性造型观念,但又不是主观随意铺展。中国绘画有其严肃的追求,学理与严格的本体理念逻辑和苛求于天才的艰难训练。我说:谁低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谁就是以跌落在跳高架下为荣的低能儿。
中国图画的审美标准论,我称鉴赏论。在古典艺术纲领《六法》中是气韵生动;创作论是:传移模写。绘画的生机是气,创作阶段归于写。气是写的内在动力,写是气的外化形态。无气无写,无写无韵,精神与画法所化合,就造气象,有雄浑博大、风流潇洒、清秀婉约、飘逸儒雅、富丽浓妍、荒诞怪癖。此气也亦写法,故称风格。
气写合一,浑然纵放而有韵律,随情而放,随意而收,情意自治若行云流水,升降界上,洋洋洒洒而成情海艺天,此谓图画之内真外象,意境自立。
所谓外象便是山川江河化成笔墨形迹中的动止形态,所谓内真便是写迹形意中的气度。气者,天地自然之正气,人心悲欢内的真气,天禀自然所赋之元气,图画词章,修养自成的儒雅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