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地 | 希热山,那神奇的泉
希热山,那神奇的泉
作者/青草地
初识希热神泉,是从一瓶清凉爽口的矿泉水开始的。今天,我们巴师59班师生43人相约一起来到神泉水源地,乌拉特中旗希热山。
希热在蒙语中是“桌子”之意,据说是因火山口的形状而得名。山中建有一座希热庙。之前,听过一些关于神泉和希热庙的传说,因此,当书有“神泉山庄”的列列彩旗在草原上迎风招展的时候,也便感受到了一种肃穆与神圣。
我们站在希热山前了,四周,和缓的山岭披着一层薄薄的绿,连绵远去。西望,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如一朵朵圣洁的雪莲花静静地依偎在山的怀抱。东北方向,一座凉亭高踞山头,如一只雄鹰凌空展翅,俯瞰众生。
正东,景区门前,一道彩色经藩被清风翻诵,仿佛有济世梵音从那古老的时光里隐隐传来。沐浴着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气息,我们迈进了希热山。恰值天雨飘飘,古朴庄严的希热山更显神秘。青草蒙蒙,各种耐旱的灰绿色灌木,高高低低,浓浓淡淡,镶嵌在山头、沟底、路边。这塞外山区的绿,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绿得那么苍劲,深沉,绝不浅艳招摇。
一座白塔出现在眼前,修建寺庙时,为了守护神泉,在山洞东西两侧各建成一座9米高的白塔,东面的叫时轮塔,塔顶设有月亮,为阴塔,西面的叫亚满达格白塔,塔顶设有太阳,为阳塔。希热山阴阳两全,在时光的轮回里福佑着草原上的生命。
沿着山沟前行,一路都是沙石碎块儿,看不到一滴水。渐渐的,绿色变得浓密起来,也鲜亮起来,甚至看到了高大苍翠的乔木,一圈彩色经藩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神泉所在。可惜,我们没能看到流出洞口的三眼神泉,只看到一个用山石垒砌成的巨大的圆形封闭泉池,就像一把神圣的保护伞,顶部是一圈红漆栅栏,经藩在这栅栏之上随风而动。
正自遗憾,忽然在泉池顶部看到了神泉取水处,我满怀虔诚地接了一杯,敬过天地神灵,细细品味,果然清冽爽口,沁人心脾。在这干旱少雨的山区,竟然有这样的清泉从岩洞中喷涌而出,长流不息,怎不令人称奇?涓涓清泉为牧民们治好了多种疑难痼症,“神泉”之誉不翼而飞。几百年来,慕名前来取水治病者数不胜数。
不竭的神泉让希热山灵动了起来,山泉相依,岁月常新,青春永颜。
神泉右侧是一条石砌小路,小路尽头,就是临崖而建的希热庙。寺庙简洁而又古朴,佛殿门前、殿檐上各自悬着一道写满经文并绘有图案的彩色经藩。檐下,一幅匾额分别用蒙、藏、汉三种文字书有“康造寺”几个金光大字,透过这幅匾额,时间回到了三百多年前……
希热山,祥云缭绕,清泉汩汩,泉水澄净甘甜,一位途经此地的喇嘛师父被这秀山圣水所吸引,便留下潜心修炼,坐禅七年后,声名远播,他就是第一代活佛呼勒庆贵禅师。后来,禅师被慕名请到北京为康熙亲戚超度亡灵,法事做得极好,康熙要赏赐他,他却分文不取,只身回到了乌拉特草原。康熙便下拨白银修建了寺庙,时称“康造寺”,后来改名“希热庙”。这是巴彦淖尔地区首座喇嘛庙,兴盛时期,有僧人300多名,香客西至拉萨,东至乌兰浩特,北至乌兰巴托,是东方著名二十一佛门圣地之一……
寺庙里,传出天籁般的诵经声,时而钟磬齐鸣,声声荡涤着魂灵。天边,云浪翻叠,洞底,清水潺潺,这一刻,人与自然如此地亲近,相依相恋。门前,身穿大红僧衣的师父出出进进,好多香客或坐或站。听李秀梅说,平时并没有这么多人,今日,许是有佛事活动。
悄然走过佛门古刹,默默注目,聆听,礼敬,浴着佛音仙乐,心生一泓澄澈之灵泉,濯洗纷扰人生,生命瞬间晶莹。
山路边,大大小小的玛尼石堆默然伫立,为这方土地上的人民禳灾赐福。
一尘映世界,一瞬含永远。回首,梵音袅袅,香雾弥漫,这古山,古寺,古泉,把美丽、善良与吉祥的祝福,送给辽阔无边的乌拉特草原,世世代代,生机无限!
作者青草地,原名孙立梅。籍贯山东省,工作于内蒙古。偶有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微刊。不求轰轰烈烈,只愿时光流过,青青草地氤氲一抹淡淡的青葱绿。个人公众号《春野青青》。微信号;S15104781872

欢迎走进春野青青,感恩时光让我们在这里相逢,让我们一起去采撷生命路上的点滴感动,抒一曲红尘情,谱成精致、洒脱、多彩盈润的人生!
图文编辑:青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