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右衽”气节

秉持“右衽”气节

作者:王英军

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与之相反,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称为左衽。所以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得沦为异族的奴隶,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另外,左衽也被用来指死者,在陪葬的壁画和绘画先人的画像中,使用左衽,以示阴阳有别。

右衽并非汉字文化圈独有,一些非汉字文化圈的民族,例如藏人、蒙古人、不丹人,在历史上以至流传至今的传统服装亦有交领右衽。例如现任不丹国王穿著传统服饰会见公众照片中见到其服装为交领右衽。而如今流传之成吉思汗及以后各元代皇帝画像,其衣著打扮为传统服饰,但皆为交领右衽。而在西亚蒙古人建立的伊儿汗国,丞相拉施德主编的《史集》中的插图,就显著反映了当时蒙古人交领右衽的现象。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异族统治时期,比如元朝和清朝,他们都实行了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把全国人分成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不同阶层的人,其政治、法律地位也各不相同。这种制度来源于金朝,是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民族分化策略,目的是为了巩固蒙古族的统治地位。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则强令投降的汉人效法满族人的发式和衣着风俗, 在入关前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 就明令公布“凡汉人官民男女, 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 男人不许穿大领大袖, 戴绒帽, 务要束腰; 女人不许梳头、缠脚”。顺治元年五月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 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各官痛改故明陋习, 共砥忠廉。”清朝实行剃发易服政策的目的是, 以剃发易服作为判断是否归顺清朝统治的硬性标准。多尔衮在顺治元年五月讲到剃发令时说: “予前因归顺之民, 无所分别, 故令其薙发以别顺逆”。显而易见,在我国民族矛盾激烈碰撞的条件下,秉持“右衽”,就成了汉人民族气节的象征。那种高压的民族政策,理所当然的会激起汉民族强烈的反抗,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也涌现了一大批民族义士。

比如元朝的关学代表人物杨恭懿,他长期专注地从事弘扬孔、孟之道的讲学、著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他先后被太学属馆、中书省诏晋,他因秉持右衽、年事已高、不便赴任推辞,归还故乡。晚年,杨恭懿仍然以儒汉文化传承的使命意识,悉心教导儿子杨寅继承家学,讲习儒家理学,弘扬关学精神,被后世誉为“西士山斗,学者宗之”。

比如民国元勋、著名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1904年春,因所作讥讽清王朝的《半哭半笑楼诗钞》被人告发,清廷谕令捉拿,亡命上海,就读于震旦学院。1905年为报刊撰文署名"右任"。"右任"是"右衽"谐音。古代周边少数民族服装为左衽,前襟向左掩,孔子称为"被发左衽";而中原汉族为右衽。他取此名,就生动体现了立志反清救国之决心。

由此可见,秉持“右衽”气节,其实质就是一种对威武不屈、反抗压迫精神的认同、坚守和弘扬,具有恒久的魅力。我相信,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这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一定能焕发出磅礴的生命力量。因此,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中华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书香雅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