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疼痛动物模型应用
内脏疼痛是由腹腔、胸腔和盆腔内脏引起的复杂的感觉,因内部器官和组织受损激活疼痛受体而感到疼痛,且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生命体征变化和情绪表现等症状。内脏疼痛的急性和慢性状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急性疼痛通常是由周围痛觉感受器激活后引起的,是一种提醒个体避免有害刺激的适应性感觉功能。但是,某些急性疼痛可发展成慢性疼痛状态,在局部急性损伤消除或治愈后后仍持续存在。内脏疼痛在临床中常见,有关内脏疼痛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机理仍然不明,其治疗面临很大挑战。因此,研制各种原因所致的内脏疼痛动物模型,阐明内脏疼痛的机制,对内脏疼痛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8月,尼泊尔农林大学的Manoj K. Shah教授团队在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Possible implications of animal models for the assessment of visceral pain”的综述文章。这篇关于内脏疼痛研究的综述概述了炎症、压力、遗传和重复刺激等内脏疼痛动物模型的病理机制及在内脏疼痛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有害刺激物(炎症因子和机械刺激剂)可通过特定的受体或离子通道,激活伤害感受器,引起末梢或中枢致敏,甚至疼痛。动物模型在了解内脏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动物模型中,很难进行疼痛程度的定量研究。目前,动物模型疼痛行为分析、面部表情识别、疼痛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电生理技术等的联合使用使疼痛的测量更加准确和便捷。内脏疼痛模型种类很多,其中,炎症和牵引模型应用广泛。牵引模型能引起强烈的疼痛刺激和自主反应,因此可能是研究内脏疼痛机制和探索各种麻醉药和镇痛药治疗内脏疼痛和痛觉过敏疗效最合适的动物模型。
内脏疼痛和痛觉过敏的基本机制
综上,内脏疼痛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尽管很难精确测量内脏疼痛,但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很多动物模型和疼痛评估方法,以增进我们对内脏疼痛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虽然还没有能够完全模仿内脏疼痛的动物模型,但一些内脏疼痛动物模型在内脏疼痛治疗研究中仍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