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穿支和血管体的概念,以及背后的意义

皮穿支,英文字是perforator,有人用一个词是perforating cutaneous vessel。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后者明确加上一个cutaneous。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皮、皮肤。但是从解剖角度来看,perforating意思是“穿过、刺”,并不是刺过皮肤的角质层,而是筋膜facia。因此,皮穿支perforator准确的含义是the nutrition vascular of skin,which perforating the facia,穿过筋膜的皮肤营养血管。

但是皮神经也有穿出结构,所以,有时候外科医生也会说某某神经的皮支或者也用皮穿支。但在我的口语里,没有。别人这样用缩略语,我也没有办法。这就是汉语的特点。

大家注意,此处没有用“动脉artery,和静脉vein”因为这种营养血管都是静脉和动脉都是相互伴行的,分不开,也没有必要特别强调。所以,皮穿支意味着一组血管。

皮穿支血管是胚胎发育来的的,切除皮穿支之后人体再也不可能长出这种相互伴行的精细结构。

血管在分化的时候,皮穿支的血管要分为动脉和静脉,神经机制起了很大作用。因此,皮穿支与神经关系密切。但是神经是哪一种?交感,迷走,胆碱能,肽能,等等这些细节,现代科学研究的非常少。同样血管外都有脂肪,有纤维蛋白构成的外膜、间隙组织;组织间隙内有液体的流动等等。

从外科医生角度看,只要在皮穿支这一组血管的供血范围内,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切下来,放到身体的另外一个部位去。因此,澳大利亚的taylor教授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anatomy territory,含义为解剖学供区。这个供区内包括了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骨头。中国人一开始起名叫做“复合组织瓣”。瓣的意思就带血管。皮瓣的意思就是待血管的皮肤。复杂组织瓣就是多种组织共同构成的由一组伴行动静脉构成的结构。

Taylor起一个名字叫做angiosome,angio是血管、有血的意思,some的意思。中国人反应为血管体或者血管区。我感觉angiosome侧重于解剖。所以在这个词的基础上,发明了angioholisty,侧重于生理功能,holisty来源于holism,意思是整体、整体观的。

回到中医。当提到皮穿支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区域,一个以皮穿支穿出点、或者叫筋膜裂孔的含义。

所以说,这就像穴位的意思一样,有“穴”的位置。都是解剖学的含义。内在的机制,无论是血管、神经、组织液、还是脂肪,都是进一步生理学的内容。

所以,皮穿支,实际上是一个解剖位置,以这个为抓手或者出发点,可以引起多种生理机制,共同构成一种“一元论”的解释。

这可以构成一元论机制。如果我们站在“生命是什么”立场去梳理,就会发现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简单化”原则。什么是简单化原则?就是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有一个奥卡姆剃刀原则叫做“如无必要务增实体”,但简单化原则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总之,用皮穿支理解穴位,一方面非常简单、可以使用一个点来对应穴位这一个点。另一方面,从某一个角度看,所有的人体活动,都可以归结到血管的活动上,血管的舒张收缩变化就是血流的变化,就是微循环、微环境的变化;而所有的血管的变化,最终一定要影响到血管平滑肌的变化。

经常有人会提神经,念念不忘神经机制。从某一个角度看,所有的人体变化都可以认为引发了神经的某种变化。从这个最简化的机制看,神经机制是毫无问题的。

但是我还是不选择神经机制。因为一元化是为了理解方便,传播方便。但一元化要和复杂化相对应。一个事物,研究起来,要复杂才能揭示更多的奥秘,要有应用到临床的成果,才能推动走的更远。

那么神经机制和血管机制的研究,谁复杂哪?谁更有应用性?显然是血管。

神经分为运动、感觉纤维,还有交感、迷走纤维。神经只是一个电线,在体内没有明星的细胞性结构,所以特别难找。往往需要用荧光蛋白来定位定性神经接头。而血管则好找很多,毕竟就是一个管道而言,肉眼可以辨认到很小很细。所以神经的研究难度大,虽然很复杂,但是研究方法太难。因此,神经内容就简单。

从另外一个角度血管疾病特别多,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肿瘤的生长与血管等等,都是血管病,而且已经有丰富的药物。比如伟哥。但是神经方面就差一点。当然,也可能是我更熟悉血管的西医知识。可能在未来,神经机制会更多。

当然,组织液机制,脂肪机制,某种蛋白质的机制,细胞信号机制等等,很多。都可以研究。

以上这些都是对某种物质的研究。西医的范式,第一步找到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在医学上通常就是一个物质,而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血管、神经、脂肪都是医学研究的物质。第二步就是找到这个物质的活动情况,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这时候就涉及到很复杂的哲学认识问题了。

生物物质,都是多种物质纠缠的。比如血管平滑肌周围有神经、筋膜,有内皮,有脂肪。如果针刺,肯定都能够影响到这些物质。所以,如果追求物质的纯粹性,就是某某细胞、某某蛋白、某某基因。也就是说针灸的机制必然定位到某某蛋白、基因。这样一来,物质纯粹了,但是物质的类别太多了。假如一个军队打仗,攻某一个山头,一个连队组织进攻。那么,要说明这一次作战行动,一定说是某一个连队,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士兵,也不会描述某个士兵具体的跃进路线。

这个时候西医的范式就麻烦了。针刺一下之后,有了效果,难道要一个一个组织、一个一个细胞、一个一个蛋白去说吗?肯定不现实。所以,办法只能有一个,血管体angiosome。

但是angiosome只是一个解剖概念,而且与整个人体毫无关系,因此,只能用angioholisty这种倾向于生理的概念。

剩下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描述angioholisty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时候,就出来最终极的挑战了?我们是怎么看待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比如,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怎么看待哪?最有名的方法是经济理性人,即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的,靠衡量两个人之间的利益来交往,因此有了经济学。但这明显不属于真实生活。所以有人认为,人是感性的,又是一套心理学的说辞。等等诸如此类。

我想说的是,经济学、心理学都是对的,可以使用的理论知识。我创造的angioholisty也是对的,或许可以使用。那么也可以创造一个血管体理论,叫angioxxxx,也会是对的,也可能会使用在人类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中医的机制研究,也就是用西医的范式来研究中医,要记住三个原则:一元论、简单化、可应用。

(0)

相关推荐

  • 中风“救命恩人”找到了,家中常备,清理血管垃圾,血栓不扰

    根据<2017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中显示,2005~2016年脑出血与脑梗的出院人数呈增长态势. 中风已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 ...

  • 臀上皮神经损伤机制和治疗手法

    第四就是要理解手法,我们做手法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这手法是干嘛用的,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说手法是中医伤科的魂,它的魂之所在是什么?在于对结构的认识,对这个关系的理解,对定位的精准把握,对手法的选择.

  • 血管体angioholisty的提出

    为了提出这一个血管体angioholisty理论.前边铺垫了三篇文章,首先质疑了血液循环概念.要把这一个教科书的内容从大脑中清理出去,这真的比较困难.其次又回顾了古代医生是怎么看人体的.这些都在医学史 ...

  • 全新的思维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事物!记录和朋友的一次对话内容!

    先看一个全新的概念,angioholisty(血管体),这是我关注的一个知识渊博.喜欢思考的西医骨科医生的在自己公众号提出的新概念,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具体内容大家可以自己搜索.先看作者自己的解释: a ...

  • 世界观与血管体

    从中医看西医,感觉西医的知识非常散.乱,没有一个主轴,因为最后的机制要落实到某一个分子.细胞.组织上.从系统角度看,分子层次和细胞层次不是一个尺度的,分子由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来研究,属于微观层面:组织 ...

  • 干针,针灸,皮穿支针刺

    群里有人讨论干针.以前我可能还是局外人,现在开始提出皮穿支针法,那么肯定要参与干针.针灸之间曾经爆发过的论战了. 一 皮穿支针刺治疗方法来源与皮穿支与穴位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来源于中医,这一点是大是大 ...

  • 奇经八脉与皮穿支

    黄帝内经的概念很多,有一些概念只有只言片语.比如奇经八脉.从皮穿支角度理解奇经八脉和阿是穴以及"宁失其穴务失其经",很容易,但是要知道很多显微外科的解剖知识.因此得分为两部分,本文 ...

  • 皮穿支针法之二

    提出"皮穿支刺法"这个新概念,不是为了开山立派. 这事没有意义,而且特俗.现在已经有了头针脖子针脊柱针腹针踝针手足针,耳针颊针五行针全息针,火针艾灸针电针磁针等等,加上西方的干针, ...

  • 皮穿支针法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本文正式提出一种针灸的手法,叫皮穿支针法.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需要一个精准定位皮穿支的设备,第二,依据对皮穿支解剖的理解.显然这样会导致以前各种所说的针法,统统作废:可能越是名师 ...

  • 皮穿支(穴位)定位的演示

    这是一个朋友体验用超声寻找穴位录下来的. 因为这是显微外科医生的专业操作.很多朋友看不明白,我特此解释一下. 这一个仪器,是日本货,名字叫做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读者可能更熟悉的是b超,基本上在医院里是一 ...

  • 穴位皮穿支的研究框架

    穴位皮穿支内容是这个公共号的主要内容,剩下的就是吵架群的总结. 写了很多篇,很多人看文章之后感觉非常乱,看不懂.其实,乱,可以理解,因为我心里也没有这个想明白,我是通过写来梳理,这是我的责任.但是看不 ...

  • 皮穿支与穴位的研究历史

    我觉得以后会有很多人不断的说类似的话.因此,我觉得需要把这一个事情说清楚.以后在有人说类似的话,就直接翻出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三个前提: 1.        我是中国人.必须站支持中国.支持中国文化的 ...

  • 回到中医的思想源头-穴位皮穿支之五

    前几天读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文章<灵枢>乃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作.黄龙祥认为"黄帝内经不可能从天而降,作者的编撰思想也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在前人已经探索取得成功经验之上 ...

  • 关于穴位皮穿支的讨论(之四)

    上一篇文章是应吵架群里的人的要求写的,因为在吵架时聊到这个,发现他们不理解.于是我就想写长文,却发现怎么写也写不深刻,也没有啥深刻逻辑,只是很简单的推理一个"总量恒定"导出来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