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79年,西汉名臣周勃在家张灯结彩,举...
前179年,西汉名臣周勃在家张灯结彩,举办宴会,庆祝官升右丞相。正当气氛热烈之时,一个小官却突然嚎啕大哭起来,众人不解,忙问原因。小官抹抹眼泪道:“周丞相命不久矣,我只是提前哭个丧!”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在场之人无不怒斥小官荒谬无稽,但主人公周勃却在抚须沉思,他数十年练就的敏锐观察力告诉他,这个小官的话必定暗藏玄机!于是,周勃单独将小官带入后堂,亲切询问缘由。
小官开门见山道:“丞相最近可谓是风头无两,诛灭吕氏集团,拥立代王称帝,得到五千斤黄金的赏赐不说,又增加了万户的封邑,世人都羡慕您荣华富贵,但我觉得您离家破人亡不远矣!”
周勃没有生气,反而拱拱手,温和道:“愿闻其详!”小官不疾不徐地问道:“您的本职是太尉,但您立下那么多大功,却只升为右丞相,可知为何?”周勃一听此言,瞬间汗如雨下,面色大变。
小官的意思很明白,周勃的功劳太高,皇帝已经无可封赏。有这么句话:“功高震主者不畜”,意思是功劳太高威震君主的人都不会长久。周勃不是傻子,以前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但被小官一点拨,立马就看清了自己刀尖起舞的凶险!
周勃心有余悸,正要请教保身之策时,小官却早已消失无影踪。周勃独自思考良久,最终来到书桌前,洋洋洒洒写下千言告老还乡的奏折,和右丞相印一起上交给新皇——就是史称汉文帝的刘恒。
此时的刘恒,正如小官所料,对周勃的存在如芒在背,也正苦苦思索解决之道。而周勃的辞呈让他喜出望外,立马就下旨批准,生怕周勃反悔一般。周勃见刘恒如此痛快,也知道君臣确实有芥蒂,庆幸辞职及时。
就这样,周勃告老还乡,带着家人、财富来到绛县,每日抱抱孙子,养狗遛鸟,生活好不惬意。而刘恒这边也在抓紧时间搞中央集权,将分散的权力重新掌控于自己手上。
如果日子这么延续下去也不错,但仅仅一年后,朝廷就出现变故——丞相陈平病逝。此时当世威望最重者,只剩周勃一人,于是汉文帝刘恒下旨,请周勃出山担任丞相。
这本就是一篇意味不明的旨意,按理说周勃只需要推辞一番也就过去了,但周勃可能是在家赋闲太久还想发挥余热,亦或是自觉得朝廷十分需要他,竟直接领旨谢恩,第二天就高兴地走马上任了。
此时的周勃忘了,当初他是因何退下的。重新操持帝国权柄,会使之前的韬光养晦前功尽弃,让汉文帝刘恒意识到,周勃对权力的欲望还很强烈,还构成对皇权的威胁。
果然,周勃走马上任十个月时,刘恒就召见了周勃,阴阳怪气道:“我最近叫那些列侯回自己的封地,但他们都不听。丞相您位高权重,不如做个表率如何!”说完,刘恒就下旨免去周勃所有官职,赶回封地绛县。
周勃不是聋子,听得出来刘恒的猜忌,他顿时无比懊悔重新出山的行为,也开始惧怕刘恒借机清算他,所以为了保命,他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
当时,每年都有河东郡的都尉来绛县例行巡查,周勃被罢免后,已是惊弓之鸟,所以之后每次会见河东都尉,都全副武装严阵以待……这种异常举动很快引起朝廷的注意,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心虚的表现。
很快,一封诬陷周勃谋反的奏折到了刘恒的案头,刘恒没加核实,直接就把周勃这个三朝老臣抓进了监狱,并快速定下死罪并择期问斩。
周勃得到消息后痛哭流涕,直叹自己晚节不保,有死无生。这时,旁边响起一阵不屑的嗤笑,周勃转头看去,发现是狱卒。狱卒不屑笑道:“堂堂开国重臣,遇到这么点事就束手无策了?”周勃忙道:“你若是有办法救我出去,我就用千金相赠!”
狱卒大笑: “这还不简单!”说着就在书牍的背面写道:“以公主为证。”啥意思呢,就是让周勃去找自己的公主儿媳妇,再让她去求深宫中的薄太后。周勃一拍大腿,自己怎么把这层关系给忘了!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皇帝定然不会违逆母亲的想法,如果能说服薄太后,周勃必然能保住一命。得到狱卒点拨,周勃便立马去联络了公主,公主转头就进宫求薄太后。薄太后一听大惊,儿子要杀周勃,这还了得!
薄太后气冲冲找到刘恒,道:“当初我们孤儿寡母时,周勃都没有谋反,如此又怎么可能谋反呢?做人不可忘恩,快把周勃放了!”刘恒没想到周勃来这一手,无奈之下只能将周勃无罪释放回家……
周勃重见天日,痛哭流涕,匆匆写完一封谢恩奏折后,就快马加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长安城,并且从此在封地老实呆着,一直到公元前169年安然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