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款与钤印决定作品的成败,下手需谨慎!
明、清以来,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往往由正文、署款(也称款识)和印章三部分构成。正文是主体,署款、印章对它起着烘托、映衬的作用。从章法的角度看,三者虽有主从之别,作用与特点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如果对署款和印章处理不当,就会破坏整个幅面的平衡与协调;如果处理得当,就不仅能补救正文布局的某些不足,还能像绿叶之于红花,相得益彰。
款识的内容,有书家的姓名别号,书写的时间地点,注明所写内容的出处等,除此以外,还可以就其所书内容加以议论或说明。如果是赠人之作,还要先写上受书人的名号、作者对受书人的称呼以及“教正”“雅鉴”一类的谦辞。这是上款。作者的姓氏名号等为下款。上下款俱全者谓之双款,仅有下款者谓之单款。
▲
赵孟頫《黄庭经》局部
款识的位置、字号的大小、字数的多少以及书体的选择等,都有讲究。幅式的不同,款识的位置也有所不同,但一般多跟在正文的后边:可与正文同行,也可以另起行次,不过上下多不与正文等齐。比如条幅,如果正文末行字少,还馀有半行左右的空白,款识即可以写在这里,可以写成一行,也可以写成两行,由款识的字多少而定。但款识的上端要与正文拉开一定的距离,下端也不能与正文齐脚。如果正文末行已经写满,或只剩下很小的空白,那么款识可另起行,但与正文末行的间隔要略小于正文的行距。匾额正文是横书,款识却要竖写,位置是在末字的旁边,可以写一行、两行以至数行,一般也不与正文的字等高。楹联如有双款,上款要写在上联,而且多在右侧的上方(不与正文齐头),下款写在下联左侧中间或中间偏下处(绝不能与正文齐脚)。如果款识文字较长,上下联的两侧都可以写,如清蒲华书联,但两行款字与正文的距离一定要相等。不论什么幅式的款识,其字号一般都比正文小(个别为了补白也有与正文同大的)。到底小多少,却没有一定的比例。款识字数的多少,一般要以正文所馀空白来定。有时空白多,为了能“填满”它,可以把所书内容的出处、书写的时间、书家的籍贯与姓氏别号、书斋名等都写上。若空白少时,则仅具书家姓名即可。至于款识字书体的选择,须依正文的书体而定。比如正文是楷书,款识一般也用楷书,也可以用行书;正文是行、草,款识也用行、草;正文是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或隶书,款识字体不宜再与正文相同,当换以楷书或行草。总之,款识字以较为活泼的书体为宜。
下面再谈谈钤印的问题。
书法作品中的印章,除了对书家起凭证作用之外,从艺术的角度看,它像天平上的砝码,可以调整幅面的轻重;它又像名砚上的“眼”,以鲜红的颜色对白纸黑字起点缀作用。书法作品一般使用三种印章,即名号印、起首印(迎头章)和压角印(闲章)。名号印钤在下款的下边或左侧,可以是一方,也可以是两方(印文往往是一阴一阳);起首印钤在右上角正文起首处的旁边,要略低于正文;压脚印一般钤在右下角较高一点的地方,但与名号印不宜在一条水平线上。压角印用得比较少,通常只用名号印和起首印。使用印章要慎重,不可随便。
首先,印章的大小要与正文和款识字的太小合宜,不可将很大的字配以很小的印章,反之亦然;其次,钤印的位置和钤多少方印要看是否真能起到补缺、平衡的作用。有时下款处的印章钤一方已不嫌少,而有时钤上三五方也不嫌多。初学时,作品写就之后,最好先挂起来看看,看印章应钤在什么地方,钤几方印才合适,不可马虎从事。另外,印章本身也有它的艺术风格,选择时要注意它与书法作品的书体和风格是否和谐,甚至连印泥的色泽和印痕的轻重也应考虑到。正由于钤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初学时,字幅写好之后不要急于钤印,最好是事先反复加以端详审视,考虑周全,然后再谨镇钤印。
署款和钤印是书法艺术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决定作品的成败,也是衡量书家艺术素养的标准之一,千万不可小视。
▲
赵之谦篆书横幅
以上谈了有关章法的几个问题。章法的讲究还很多,这里仅举其要而已。学习书法,一定要认识到章法是构成书法艺术的要素之一,光写好单个的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写好单个字的基础上学好布局谋篇。在下笔之前,对整个幅面(包括印章)要有个总体构思,做到全局在胸,意在笔先;下笔之后,还须瞻前顾后,随时纠偏,首尾照应,切不可盲目地信手写去,任笔为之。作文,是造句容易,连句成章、成篇难;学书,是写好单个字容易,连缀单字成行成幅难。学习章法也要多看,多摹仿名家名作,反复实践。如要章法得当,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