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虽然精锐净丧,但为何直至明朝覆灭都无法恢复过来?
随着19年《大明风华》火爆银屏,大明土木堡之变也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熟知。公元1449年,大明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一个年仅22岁的小皇帝在初步掌握国家大权后就急不可耐的率领着全国的精锐力量,想要效仿他的祖辈们凭借着强大的功绩来证明自己,向整个统治阶级和全国臣民宣布,他,朱祁镇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这个从小就登基称帝,张在深宫中,活在妇人堆里的小皇帝显然有点过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严重低估了敌人,再加上明朝盛产的奸佞太监辅佐,20多万明朝最精锐的中央军被区区3万多的瓦剌骑兵打的丢盔弃甲,随军出行的名臣武将死伤殆尽,就连小皇帝本人都被抓住做了俘虏。
要不是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横空出世,率领残军力挽狂澜,恐怕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北宋被迫南迁的局面将会再次出现。
土木堡之变让整个明朝从军事进攻转为军事防御,直至明朝覆灭前都无法扭转这种颓势。
但看到此处的各位看官大爷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大明从1368年立国开始至1449年土木堡战败已经过去了68年,从朱元璋远征漠,蓝玉彻底打垮北元于捕鱼儿海到朱棣1424年亲自率军北伐,蒙古诸部已经被打的抬不起头,就算明朝精锐中央军全军覆灭,可凭借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仁宣之治积累的成果难道不能短时间内恢复过来吗?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明朝土木堡之变的伤痕还真的就无法彻底恢复!
其一,土木堡之变损失的不仅仅的精锐的士兵,更多而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和几乎整个武将系统。
俗话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明英宗在率军远征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明朝集中在北京的精锐军队,他还带走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都督梁成、王贵,护卫将军樊忠,大将薛绶、吴克忠,兵部车驾司郎中齐汪,郎中冯学明,员外郎王健,员外郎程思温,员外郎程式,员外郎逯端,兵部职方司主事俞鉴等中央高级军官和预备军官,武将势力几乎被一扫而空。
武将不同于文臣,除了在乱世崛起的天才将领外,更多的则是依靠世代言传身教总结出来的经验,或者在战场上由老一辈的将领手把手的教授,通过讲述战争的细节、分析当前局势来进行进一步引导。尤其是身份高的武将本身就是一堵能够为其他后辈挡风遮雨的墙,让更多的年轻武将在朝堂之上能够存活下来。然而一场大败,朱棣时期硕果仅存的而且依然在朝堂上说话有分量的张辅和朱勇战死,武将的中坚力量陈赢、井源、陈怀、李珍等尽皆战死,就连后辈中能够提拔重用的好苗子齐汪、冯学明、俞鉴等都无一存活。正因为如此,在随后大明朝廷的改制中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武将集团也从此一蹶不振。
其二、文官集团的彻底掌权。虽说文官集团也和武将集团一样在土木堡之变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内阁几乎被一扫而空,就连钦天监这样的机构都没能幸免,但不幸中的大幸是于谦还在北京,这个在随后主导了北京守卫战的头号功臣就是文官。由于英宗将大部分武将全部带走,等到瓦剌打到北京时几乎整座城池已无将可守,在危急时刻,于谦对留守北京的三大营进行了改变,将原本的三大营改为十团营,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统领全国的军队。
随后的过程电视剧《大明风华》演的更加详细,虽然有些出入但大体还是比较真实的。接着就是英宗还朝,二帝并列,朱祁镇绝地反击,于谦被杀。
在感慨于谦一代名臣却冤死的同时,文官集团们并没有对已经到手的权利放弃的习惯,北京十团营从此由文官集团接手,更为可怕的是大明朝的军事枢纽也有原来的五军都督府转到了兵部,文官强压武将的局面正式形成。文官集团也成了土木堡之变后的利益最大获得者。要不是土木堡之变内阁同样被一扫而空,就凭文官集团在其后的所作所为,说是他们主导的土木堡之变都有人信。
其三,大明内部的腐化程度也在与日俱增。优越的生活最容易滋生腐败,艰苦的环境让边关的将士们对朝廷的不满更加剧烈。只守不攻,赏罚不明,边关将领对军饷层层克扣,朱元璋时期制定的军户制已经名存实亡。贪官贪墨,横征暴敛,仁宣之治留下来的班底也损失殆尽。在这种情形下想要短时间恢复几十万的精锐部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时间一长则又要面对更多更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就犹如大明朝的暗疮一样根深蒂固。终有一天会成为压垮这头骆驼的一根稻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