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德”在孔子思想中的不同面向

解读丨“德”在孔子思想中的不同面向

2018-09-07 09:19:40·大道知行

孔子思想中的“德”作为一种道德劝化,面向不同的群体提出了不同的诉求:针对统治阶层侧重于以身作则、宽和待下,针对平民百姓则突出孝悌忠义、安分守己,而针对君子则偏重于理想人格的道德自觉。

“德”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在面向不同的对象时,孔子言“德”具有不同的内容。统治阶层、平民百姓与君子对于“德”的具体诉求各自有别。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对于统治阶层的要求较之平民百姓或君子人格有所不同,更加侧重于统治者的以身作则、宽和待下。《论语,颜渊》记载了季康子与孔子的对话:“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出于弘道明德的使命感,孔子对统治阶层循循善诱,期待他们以德为政,宽和待民,选贤任能,从而确保天下的长久康宁。孔子一生为官的日子不长,更多的时候只是以“士”的身份对统治阶层进行道德仁义的宣教,针对统治者提出“为政以德”的规劝正是这种“施于有政”的途径之一。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对百姓的教化要建立在“庶矣”、“富之”的基础之上,主张对待平民百姓之时应遵循“先利后义”的原则。同时,这一方向的“德”很重视“孝德”的培养,而“孝”的延伸便是“忠”,孔子所说的“孝慈则忠”便是指民众倘能做到“父慈子孝”自然会产生对统治者的“忠德”。针对统治者的“德”更重视上位者的宽和,而针对平民百姓的“德”则更关注下位者的忠孝。

面向平民百姓的“德教”一方面有赖于统治者在自身具备“德”的基础上对老百姓予以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儒者也可以直接对平民开展道德教化。孔子本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有教无类”思路,对诸多平民出身的弟子们予以“德”的教育,而又涉及针对“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德性”塑造。

孔子之“德”的第三个角度便是针对“君子”所提出的道德规约。《论语,颜渊》记载了子张与孔子之间的问答:“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日:“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面向君子的“德”根本上就是一种道德自觉,相对而言,面向为政者与百姓的“德”更多的是依靠他律。孔子本人为君子道德自律树立了典范,《论语·述而》记载:“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的学说既是一门“治人”之学,又是一门“成人”之学,所要成就的“人”一役来说就是“君子”,在更高的层次上更是“圣人”;但从“理想人格”角度考虑,“圣人”与“君子”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实,在孔子的思想中“成人”之学可涵括“治人”之学,“治人”是“成人”的一个部分或者说一种表现。孔子对“君子”提出关于道德自觉的言论,以塑造一种理想人格,让儒者们的“成人”学问具有一个根本的方向。

孔子思想中的“德”作为一种道德劝化,面向不同的群体提出了不同的诉求:针对统治阶层侧重于以身作则、宽和待下,针对平民百姓则突出孝悌忠义、安分守己,而针对君子则偏重于理想人格的道德自觉。不同的群体在社会上担任不同的角色,对社会的运转起到各异的功能,因此,不同的社会群体需要各自有别的道德规劝。

“德”的不同面向之间还存在内在关联。如果作为有德者的君子亦有位,那么君子的“德”自然地就会转化为统治者的“德”;然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有德者未必有位,在无位的情 况下,君子虽不能直接参与政事,但可间接参与政事,即对政治施加道德化的影响,也就是“施 于有政”。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种“安人”的道德实践不限于有位之时, 君子也能通过“施于有政”的方式施展自己的道德抱负。

孔子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提出各自有别的道德诉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有教无类” 同时又“因材施教”的表现。“德”在孔子思想中虽然具有多种面向及不同的诉求,但其根本宗 旨是一致的,都是孔子匡时济世这一宏伟抱负的具体呈现。孔子期待着将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纳入 “德”的规范体系中,倘能人人修德,个个为善,则“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可期而至矣。

◎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叶树勋,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