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部缺菌怎么办?(总结篇)

往期精彩回顾

1、调水芽孢如何选择与使用搭配

2、酵素在水产上的运用
3、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4、花白鲢价格上涨,如何提高效益丰产增收?一线渔医为你详细解答!

5、实战派:天气骤变时,吐点口水都有可能会死鱼?原来是水温分层惹的祸!

6、说到杀虫安全问题,你头痛了吗?实战派肖建春带你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7、要杀锚头鳋,掌握好杀虫时机

8、投喂发酵料,成本低,效益好,花白鲢养殖“钱”景乐观

9、缺乏藻类可引起水色发黄,还会降低水花成活率

池塘底部缺菌怎么办?(总结篇)

要健康用鱼康

以前和一老客户谈到亚硝酸盐的问题,现在亚硝酸盐很高,可就是难以降下来,这是为何?这里来和大家分享下对于降亚硝酸盐的根本方法。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用过硫改底,底质差需不需要改呢?确实需要,在温度不高时用过硫是可取的,包括治疗鱼病时,急则治其标嘛,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把底质改善下总是好的。但如果长期使用过硫、二氧化氯或者三氯异氰脲酸片去改底,就不可取了,会有什么问题呢?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仁寿的何老板,年初的时候,温度不太高,当时饲料厂的技术员建议用过硫改底,但老板担心水体对流引发鱼病,同时也是为了把药效发挥得更好,每周处理,提早预防,就每周都去使用一次过硫改底。使用了之后,发现水质越来越差,亚硝酸盐比改底之前还高。

当另一饲料厂业务员走到他那里,说之前使用含量低了,用他们厂里的过硫,含量高一些,于是他又在这位业务员那里采购了含量更高的过硫。

用了几次之后,水质更糟,成了泥浆色的混浊水,亚硝酸盐的问题也没有降下来。

这位何老板打电话找到我时,我当时就建议把手里所有的化药制剂都停掉,先把菌类培养起来,再把藻类培养起来。当使用了两次的鱼康芽孢原粉、酵素、乳杆菌还有活藻素后,水色也终于有了改善,这时再来测亚硝酸盐,发现亚硝酸盐不高了,水质也正常,鱼吃料也好了。

其实产生这种错误认识和做法的根源在于对微生物没有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微生物,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群体。

一、微生物可以帮助消化食物

除了含有消化酶类的消化液,其实微生物也在帮助消化食物。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就测出,人体有10%的能量转化来自于微生物的作用。像人吃的食物海苔,人体并没有消化海苔的基因,但人却可以消化海苔,靠的是什么呢?就是通过人体内的微生物作用。而且人体血液中小分子物质,最多有36%的营养物质由微生物的分解提供。在科学家的试验中,只要随意减少实验中的小白鼠肠胃中的几种微生物,老鼠就容易出现抑郁、厌食、暴躁等症状,这说明微生物与动物已经结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二、肠道菌群发挥的巨大作用

在给鱼投喂的饲料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越是能量高、蛋白高的饲料,鱼越是容易出现大肚皮的现象,特别是在草鱼养殖中最为普遍。经过我们的观察与总结发现,只需要向草鱼肠道添加干酪乳杆菌,调节草鱼肠道中的菌群结构,就可调节草鱼的过量采食与吃食不佳的现象,使之回归正常。有的人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肠道的菌群怎么会控制到大脑的决策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菌肠脑轴”。

菌肠脑轴是在肠脑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的是肠道神经元与大脑神经元之间有相互联系的通路。肠道可以向大脑传递信息,反过来大脑也可以向肠道传递信息。后来科学家发现,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也可以通过这条通路给大脑发送信号,所以就称之为菌肠脑轴。

菌肠脑轴具体的运作过程是,细菌会产生各种激素。比如说,肠道微生物中大肠杆菌和芽孢杆菌,能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链球菌和肠球菌能产生五羟色胺;芽孢杆菌和乳杆菌能产生已酰胆碱和多巴胺。而产生的这些激素,会把信号发给大脑的不同区域,触发大脑神经细胞发出指令,然后肌肉把这个指令转化成行动。

比如人为什么肥胖。人类肠道中有许多微生物都是喜欢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当膳食纤维类食物吃的多,就很容易感到饱腹感,但实际上这只是肠道微生物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后,向人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反过来,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这些食物里适合微生物消耗营养的膳食纤维少,所以肠道微生物就向人体发送饥饿的信号,就很容易吃得停不下来,最后吃撑了,出现肥胖。

正是由于菌肠脑轴的存在,才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到,每一次决策的后面,不单是大脑的决策,其实还有微生物的影响。如何利用这一特点,让鱼的大脑做出决策,多吃饲料,但又要不过于贪吃就成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粗放的运用来说,就是前面所说的在饲料里添加干酪乳杆菌,其实就是菌肠脑轴在实际生产的运用。

菌肠脑轴说的是肠道菌群对大脑的影响,包括食欲、性欲等各种欲望,这个比较难理解的我们已经解决了,反过来情绪也会影响到肠道的菌群。

我在一则科学小报上曾看到过这样一则信息,那就是科学家做试验时,把猴子装在两个不同的笼子里,在其中一个笼子里装上一个电钮,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接通电流,只要猴子按住这个电钮,两只猴子就可免受电击,一旦到了时间猴子没有去按,就会遭受电击,试验一段时间后,大家猜测哪只猴子发病了?就是在笼子里装上电钮的猴子发病了,发生了严重的肠炎。这与美国科学家的人体微生物组试验完全吻合,此次前沿科学研究发现,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时,人体就会分泌传递生物信号的活性物质,如皮质酮、促肾上腺激素,这些物质在肠道可以促进大肠杆菌在肠道的繁殖,其影响力之大,甚至可以让微生物的数量升高1000倍以上。

被影响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细菌的毒素也跟着大幅增加。在日本水产专家发表的试验中,就有这样一个试验,把大鱼小鱼放到同一鱼缸中,大鱼在鱼缸的水中间大摇大摆的游动,小鱼一会游到这个角落,一会游到另一个角落,总在寻求一个安全的场所栖身。

我在带儿子去公园投喂观赏鱼时就发现,大鱼总是横在投料最多的区域张着大嘴巴等着吃料,而小鱼呢,则在外围游来游去,等着大鱼吃剩的抢到一两颗料就跑开后又再折返回来,偶尔有胆子大一点的,跑到中间也是抢吃了几口饲料赶紧跑开,反映出来吃料的小鱼内心充满恐惧。也正是这种恐惧,影响到了小鱼肠道内消化酶的分泌,才出现了同一养殖水域,大个体鱼不出,小个体鱼长得慢,当把大个体鱼一出,小个体鱼生长速度迅速提高。

鱼的肠道细菌与鱼的生长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当把这个范围扩大,就会发现鱼体就像人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鱼体微生物组;同样,当把关注的视角从肠道推导到鱼这个个体,再从单一的鱼个体推及鱼这个群体,再至鱼这个群体与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存在。

三、保留有益微生物

养殖环境中是微生物无处不在的,即使大剂量的使用消毒药,在养殖环境中,也是不可能做到绝对无菌的。这一点去参观下病毒试验室就能体会到,在那样严格消毒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的,所以才对试验室分成了许多等级。

对于养殖水体来说,无法做到绝对无菌,那少菌行不行呢?也不行。细菌过少也会出问题,这一点拿鱼来举例,大家还是难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我们不妨对比人来说。

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宫庭,当时的科学开始普及,科学家巴斯德开创了人们对细菌的认知,随着显微镜的发明,贵族的女子发现,原来手与物体接触会染上各种各样的细菌。为了保持手的干净,就经常使用含有杀菌制剂去洗手和手臂,但不曾想到的是,他们却给文明进步带来了副作用,许多人的手臂出现难看的斑点,以及一些皮肤类疾病。后来人们发现,人体的皮肤也是需要有微生物的,不然也会出现问题。

现代医学普遍鼓励孕妇自然分娩,为什么这么鼓励呢,难道剖腹产有什么弊端吗?如果对微生物了解足够,就知道这里面还真有差异。

婴儿在出生时,可以通过孕妇的产道首先接触到妈妈产道里的微生物,然后定植到其体内,这样可以增加婴儿体内的微生物数量,让微生物帮助人类构件所具备的生存优势,通过产道传递给下一代,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正是缘于这个原因,顺产的婴儿人体免疫力相对更高,体内微生物数量相对更多。

这里可以说两个案例,方便大家进一步理解。

比如人体内要是没有微生物,人还能活下去吗?不能,因为此时人就已经没有免疫力了。人类历史上的“泡泡男孩”,就是天生体内缺乏微生物,由于体内没有免疫力,所以只能生活在特殊无菌装置里,吃的用的都得消毒,最后在12岁时死于手术感染。

另一个案例,就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能帮助人类维持体温恒定,如人体肠道中所产生的热量,可达每天1400千卡,这个热量可供快走40千米,这就增加了人类的生存优势。既然微生物能为人体提供热量,那么人体内微生物数量会不会影响到人体的体温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许多人的正常体温不是37摄氏度,就是因为环境越来越干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减少了肠道中的微生物。随着人体内微生物数量的减少,所以体温出现下降,英国曾有2017年做过3万人的检测,发现平均体温是36.6摄氏度。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需要被消灭,那些和机体共同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微生物不但不能清楚,反而需要保护。

推及鱼类,鱼的体表需不需要有益的微生物呢?确切地说,非常需要,如果鱼生存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鱼的生存质量立马就会受到影响。

或许拿鱼的体表来说,显得不好验证,那再次回到鱼的肠道来看。就拿鱼的食欲来说,鱼想吃料与不想吃饲料,难道单纯的仅受鱼的意识支配吗?我们已经从前文的菌肠脑轴中有了一定的答案。当我们在鱼的饲料里添加一定量的干酪乳杆菌,如50斤的浮料,只需一包饲料添加100毫升,每间隔十来天,添加三五天,就会发现鱼的肠壁在增厚,鱼的采食量在增加,而这个对饲料的增加的量,显然来自于微生物的作用与需求。同时还有调节鱼类能量过剩的好处。

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只要鱼是正常的,预防还是不宜去反复的使用消毒杀菌剂,反而应该多补菌,如芽孢、酵素、乳植菌,维持水体中菌类的数量与种类。

四、如何控制机体内的细菌在适宜范围

细菌除了影响寄主,其实还面临着环境中各种各样微生物的竞争。比如人体内存在枯芽孢杆菌,那环境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很难在人体内定植,自然就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再如有的细菌产酸,有的细菌产生过氧化氢,细菌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抑制的作用。例如人的口腔微生态里,牙菌斑上的变异链球菌,它会产生乳酸抑制其他细菌的繁殖。牙菌斑上的另一种血链球菌,则最怕酸。为了生存,血链球菌会产生抑制变异链球菌的过氧化氢。另一种牙菌斑的寡发酵鲢球菌,它却不怕变异链球菌的乳酸,还能将乳酸转化成过氧化氢,抑制变异链球菌。

人体内的细菌,最终的浓度,其实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再如人体内的大肠杆菌,是人体内必须的一种共生微生物,但如果太多,又会患肠炎。人们发现,大肠杆菌繁殖需要铁离子,所以就通过铁离子来控制大肠杆菌的数量。人体内的拟杆菌,可以分解多糖,是一种对人体有益菌,但这种菌的数量过多,又会抑制人体中其他菌的生存,所以人体也会启动反馈机制,抑制其生长。

五、结语

在整个生物漫长的进化中,这些微生物就随着动物共同进化,经过亿万年进化验证得到了共同生活的优势,我们人为地加以破坏了,无论是环境的微生物,还是鱼体内的微生物,都是得不偿失。

总的来说,不管是微生物与人体,还是微生物与鱼体,只要能提高寄主的生存优势,不管是为寄生提供能量,还是帮助寄主消化食物。只要对寄主有益,

所以面对许多喜欢反复用化学制剂去改底,如二氯、三氯、过硫,如果一个月用上两三次,其实对水体破坏是很大的,所以我推荐大家用生物制剂去改底,如成都鱼康的酵素、芽孢原粉和干酪乳杆菌,好用又便宜,使用还方便。

每晚八点我在抖音直播,直接搜索“成都鱼康养鱼经”即可观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前来交流。

(0)

相关推荐

  • 益生菌与健康:体味问题

    真正的健康和美丽不是来自药物,也不是来自那些昂贵的护肤品和化妆品,而是来自我们身体上的有益微生物.近些年来,肠道菌群的研究真是火得一塌糊涂,益生菌也因此成为了人类健康的新宠儿.确实,益生菌在人类健康的 ...

  • 科研 | Environ. Pollut.:海水鱼类(黄鳍鲷)肠道微生物群在汞生物转化中的作用

    编译:微科盟R.A,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无机汞(IHg)和有机汞(MeHg)均可通过甲基化或去甲基化相互转化,从而导致鱼类中Hg的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但 ...

  • ​缺菌不补菌,健康亮红灯;80水苏糖,健康绿灯亮。

    [作者:岳远卿] 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来自于肠道.健康的人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共存于肠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微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一种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人体胃 ...

  • 康洁®▷养殖池塘底部的氧债必须通过干塘、晒塘(池塘底部修复)偿还!

    ▼ 我国传统的池塘养殖产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池塘产量高的前提是载鱼量要大,意味着饲料投入量也要大.因此,在没有增氧机的年代,想提高饲料投入量必须提高剩余氧的量.那么,我们的先辈是如何做到的呢? 前面 ...

  • 益生菌·调理三高篇

    插入我的广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  例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 ...

  • 池塘底部淤泥太多,除了重挖还有什么办法处理?

    塘底的淤泥太多,除了重新挖还有啥办法能够处理? 底泥是池塘氧气消耗的大头,而且很容易就产生厌氧发酵,产生一些像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部分的寄生虫虫卵等有害微生物,也是藏在底泥里面,底泥太多了,确实会 ...

  • 池塘底部的管理(11)

    底部土壤的氧化 二.休耕期间 干燥 当池塘排干水使其底部暴露于空气中时,好氧过程对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提高.干塘的最佳时间长度取决于干燥条件和温度.潮湿季节期间的空塘很难被干燥,地下水位高或从邻近满水的 ...

  • 池塘底部的管理(10)

    底部土壤的氧化 一.养殖期间 底部搅动 如果土壤被搅动,带氧的水可以进入池塘土壤的上层.钻泥动物生活在土壤里面,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和其他动物搅动了底部土壤,通过增进带氧的水进入土壤团块促进增氧.这个 ...

  • 教你认清5种底部抄底形态(第一篇圆弧底部形态)

    国庆节小长假已经到来,首先祝所有朋友国庆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其次在这个假期我们的课程也不能放下,老师会在这个假期为大家讲解5种底部抄底形态,今天为大家讲解一下圆弧底部形态. 圆弧底. ...

  • 从故宫馆藏看清乾隆瓷器的款识及底部特征【彩瓷篇】

    乾隆时期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这时瓷器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工艺 ...

  • 抑郁症可通过粪菌移植传给缺菌大鼠

    食与心在过去几期详细介绍过异常菌群和菌-肠-脑轴功能失调在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中的关键作用.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可通过粪便菌群移植从人传给无菌小鼠,甚至继而遗传给小鼠后代.有朋友询问:其他心理疾病也能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