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州书影】战争年代的医学教材是什么样的

         在学校里上课,最同情医学专业的孩子们,不仅要穿着白大褂往来穿梭,包里还要拎着巨大巨厚的教材,什么《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门类齐全 ,不一而足,每本都是大部头,读书就像啃砖头。但战争年代的医学教材是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的,那时候的教材又小又薄,五、六本加起来也不如现在的一本厚,下面的几本书,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使用的教材,历史可以为证。 

        中国医科大学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从雪山草地一路走来,延安时期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8年挺进东北,在东北建立了四所分校,其中冀热辽分校是中国医大的第四所分校,简称中国医大四分校。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曾在赤峰林西、喀喇沁旗、赤峰县一带短暂停留与休整,这几本教材就是当年中国医大冀察热辽分校学员使用过的教材,经历战火的洗礼,走过峥嵘的岁月,书的每一页都点染着历史的斑驳陈迹。这些书都是油印本,就是用蜡纸手工刻印,用油滚子一张张印出来的。每本书的开本约36开左右,比我们通常的32开本还小许多,最厚的六十几页,最薄的不过十几页,加在一起还不足二百页。因为是油印机印刷的,使用的又是含杂质较多的毛头纸,印刷质量较差,翻开书后会发现字很小又密密麻麻、模糊不清,仔细辨认才能勉强读下去,有的字因油墨洇漫,实在辨不清,就只能根据上下文猜测着读。
         如果把这些书排列在一起,你还会发现,六本书中有四本是外科学教材,不仅有《外科学》,而且有《战伤外科学》(上下册),《病理外科各论》等外科分科教材,另两本《绷带》和《皮肤病学》虽然没有外科学之名,但也与外科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教材是以“战伤外科”为核心的,这正是战争年代红医学校教科书的特点。在革命战争年代,缺医少药是最残酷的现实困难,战伤治疗是最迫切的医疗需要,从实际出发是教学最基本的原则。当时的中国医大冀热辽分校,学员们学习期限为一年左右,以短期培训为主,集中上课学习的时间约四个多月,边学习边收治伤员,还要边学习边战斗,与敌人周旋,不断行军转移,学习之艰苦、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员们通过培训学习,毕业时虽然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但因为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较多,也能掌握战场救护的基本技能。1949年3月,东北军区撤销中国医大第四分校建制,按热河省政府的要求,该校改编为热河省医学院,即现在承德医学院前身。
         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虽然学习的任务很繁重,教材又多又厚,但是我们有时间、有条件得到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这是战争年代求之不得的。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它是前辈们通过血与火的斗争换来的胜利成果。鉴往知今,学史明理,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弘扬红医精神,不负韶华,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