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的临床医案##

一.痛泻要方治痛泻

例一 职员薛某,年近四旬。1972年3月间患泄泻。一日三、四次,便下稀溏,腹鸣之声隔衣可闻。且不可进食荤腥,稍涉油腻,则便泄次数立增。某医院断为慢性肠炎,服药未效。余见其面色苍白带青,脉象弦细。初以为脾虚,予健脾之剂数帖亦未好转。后改由他医给予脾。肾双补汤药,连服一月病证依旧。仍来余处索方,余仔细推敲,反复揣摩。见患者情志反常,多郁易怒。且询知便泄之前,腹中胀急绞痛,刻不容缓;便泄之时,一倾而出,气屎俱下;泄后腹痛全失。过~、二小时,腹又渐痛,痛又渐重,重极则复泻。由此悟及本病为精神性大肠功能紊乱所致,中医所渭肝旺犯脾之候。即投痛泻要方:

炒白芍18g 焦白术6g 陈皮9g 防风4.5g 

嘱服三剂,并暂戒荤腥房帏。服二帖后,病情大减,自以为久泻之后,需补营养,大吃油腻荤物,竟亦未见增病。服毕又予三帖,仍嘱淡食以调之,清心以守之。从此安然矣。

例二 某局党委徐副书记,初受其职即重任独肩,辛苦劳碌自不待言。渐觉腹中气胀作呜,时或疼痛急迫,痛辄欲便,得便则痛缓胀减,移时复作如初。是故大便日行五、六次,然皆成形,并不稀溏。曾在某区中心医院诊断为肠炎,服抗生素二十余日,病不少减。于1973年5月5日来诊。脉细软而弦,略偏于浮,指下澄清不浊,舌质淡红带嫩,苔薄净。审证合脉,显系木盛犯土,脾受肝制之象。肝为将军之官,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谋虑太过,不仅心脾受损.抑且肝气必滞,肝血必伤。血虚不能濡养其体,气滞不能条畅其志,则其用必亢。犯胃乘脾,势所宜然。因疏痛泻要方:

炒白芍15g 焦白术9g 陈皮12g 防风4.5g 

服二帖,诸证如失。

按:痛泻要方乃刘草窗治肝脾不和、肝旺犯脾而致泄泻之名方。余临证中每遇此证,即用此方,投剂辄应。然所见症状及术芍用量,诸书不一,与余临证所见亦不全同。欲明此二者,先须识得本方治病之机理。江西中医学院张海峰顾问分析本方极为透彻:“本方配伍的重点是抑木,本方主治腹痛泄泻,痛则欲便,便则痛减,肠鸣脉弦,一派肝气横逆、乘克脾土的症状,脾土受害是明显的,但不一定是虚象”。

据此认识,方中诸药之用量,应以抑木止痛之白芍为君,制肝解痉,使骄者挫,横者平。以疏调脾胃滞气之陈皮为臣,白术、防风佐之;若兼风气内盛,郁滞不散者,则以防风为臣,白术、陈皮佐之;如脾虚之象显著者,则臣以白术

《成方切用》引吴鹤皋(景岳同)方用白术三两,白芍二两,陈皮两半,防风一两。白术重于自芍,似与肝旺犯脾、木强而中土受制之机理不合。当属土虚为甚、木旺次之者所宜。虽同是土虚与木旺,而病之因果不同,而用药之分量亦随之不同,是谓随机应变者也。

《汤头歌诀》用白芍四两,白术三两,陈皮两半,防风一两。适用于木气强盛而兼脾虚之证候。

本方证候特点首在于痛与泻。初起腹中绵绵作痛,肠鸣回转,愈痛愈剧。痛甚则泻,泻下极爽,有时气屎俱下,一倾而出。泻后腹痛显减,移时复作如前,痛甚再泻。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日数次,多则十余次。此因肝气郁而不伸故痛,郁甚则痛甚,郁极从大肠夺路而出故便泄。泄则肝气暂疏,故腹痛顿挫而暂缓。此其一。

其二,此病之起因,每与精神情志关系密切,故患者发病前,往往具有精神情志变动过程。

其三,痛与泻虽甚虽久,而患者每每胃纳不减,体力不衰。自有别于中土虚弱之慢性腹泻

2.【医案】朱某,男,青年职工。每在五更天未明时,必腹痛,痛而即泻,泻后痛渐减,一会儿又痛又泻。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病程4个多月。服过四神丸、健脾药、固涩药,一概无效。予为其处痛泻要方:白术15g,白芍15g,防风9g,陈皮9g,生姜2片。睡前服下。服第1剂,腹泻推迟到次日11时,大便比以前稍干,泻时仍腹痛。又服第2剂,腹泻推迟到下午5时左右,腹泻量少,痛大减,大便已成形后因其吃西红柿过量,又泻在五更,又与前方加木瓜、吴茱萸痊愈

【按语】腹痛腹泻之证,成因颇多,病情复杂,治法亦多。本方所治之痛泻,是因脾虚肝旺,肝木乘脾,脾运失常所致。即如《医方考》所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治宜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法。

【方源】《李克绍学术经验辑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木瓜:名称性温,味酸。归肝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平肝舒筋、化湿和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用量6~9克,煎汤内服,用治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肿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用木瓜片5片/次,3次/日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木瓜冲剂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木瓜胶代血浆治出血性休克,又可治风湿性关节炎、脚癣等。

  

  【使用禁忌】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湿热偏盛,小便淋闭者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脚气湿热:木瓜、薏苡仁各15克,白术茯苓各9克,黄柏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脐下绞痛:木瓜一二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碎之)。以水二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孟洗方》)

  ③治风湿麻木:木瓜泡酒服,每次一小盅,日服二次。(《天津中草药》)

  ④治泻不止:米豆子60克,木瓜、干姜甘草各30克。为细末,每服6克,米饮调,不以时。(《鸡峰普济方》木瓜汤)  )

3.过敏性结肠炎 患者,男,43岁,腹痛腹泻反复发作2年余,每因情绪变化而引发,近来亦常饮酒或食鸡蛋诱发,每发病前先腹痛而后泄泻,泻下粘液为主,泻后痛减,西医诊为“过敏性结肠炎”,曾用庆大、痢特灵及抗过敏药治疗无效,改服中药,就诊时症见:痛泻次数频繁,1日5~8次,形体消瘦,神情倦怠,胃纳不佳,脉弦细,苔薄微腻。投白芍、山药、败酱草、蒲公英、炒薏仁各20g,白术,党参、炙甘草各15g,防风12g,陈皮、砂仁各10g,水煎服6剂后,腹痛腹泄次数明显减少,胃纳转佳,二诊继服上方6剂,近1年来未再复发。

按:本案发病与精神因素,饮食过敏关系密切,肝气横逆乘侮脾土是本病机关键,本当“抑肝扶脾”治之,然庆大、黄连为苦寒之品,非但无此效应,相反更损脾土,致使痛泻发作频繁,启用痛泻要方,重用白术、白芍并配以党参、山药、砂仁、苡仁、败酱草等乃集抑肝扶脾,清肠化湿为一体,标本兼治而获速效。

⑵过敏性腹部紫癜 患者,女,51岁,因吃海鲜致胃脘不适,渐则腹痛频作,痛后泻泄,开始泻下粘液,后挟鲜血,并见皮肤风团与紫癜,治以抗过敏、抗炎药物庆大霉素,扑尔敏、维生素C等,无明显缓解,因腹泻频作难输液,改服中药。依据其腹痛阵作,痛时欲便,脉弦缓等主症选痛泻要方加味,方如下:防风、赤白芍各15g,苍术、白术、藿香、甘草各10g,连翘12g,连服3剂,腹痛、腹泻愈,全身风团减轻,再以前方加炒荆芥、党参各15g,继5剂病痊愈。

按:本案为劳累过度饮食诱发,脾气虚为本,肝木乘之,病机与痛泻方相吻合,故用本方抑肝扶脾,治本为主,并针对暑湿,加银翘、葛根、苍术、黄柏等清解暑湿之品,体现证因互参,标本兼治。

⑶ 经行腹泻 患者,36岁,经行腹泻1年余。1年前因经行期间突发精神刺激而发下腹痛,痛时欲便,便下粘液,日数次,未经治疗。停经则痛泻俱除,以后每因经行则腹痛、腹泻、腹胀,近几个月来病情加重,除上述症外,见胸胁痞满,精神倦怠,时有呕恶,经量变少,经色暗夹有血块,就诊时查腹肌紧张,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正常,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而腻,初用防风12g,赤白芍15g,白术15g,陈皮10g,香附10g,炒枳壳12g,半夏10g,厚朴10g,炒当归10g,川芎10g,丹皮10g,红花10g,连服5剂,呕恶止,经色变红,血块减少;二诊原方加党参15g,炙甘草6g,大黄炭6g,服6剂,月经干痛泻止,随访未再发。

按:本案三皆为郁怒伤肝,木乘脾所致,病久则气滞血瘀,治痛泻药方为主,辅以香附、枳壳、当归、川芎理气,加党参、炙甘草、大黄炭共奏抑肝扶脾之功。

⑷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IBS)为消化道、精神状态与肠腔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综合征,累及小肠、大肠的运动,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或腹泻、腹胀,大便性状异常,粘液性腹泻、排便不尽感,通常由饮食而引起,更为典型的是在进餐期间或餐后立即出现。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运用痛泻要方治疗IB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韩志贞用痛泻要方加味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6例,结果治愈67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2% 。胥爱娣用痛泻要方汤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泄泻36例,患者分A组36例、B组33例。A组服用痛泻要方为基本方,不同症状用不同加减方,B组用逍遥丸,结果总有效率A组为94%,B组为66% [3] 。杨素霞用痛泻要方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8例,取得良好疗效 。朱雄雄用加味痛泻要方(防风、炒白术、陈皮、白芍、苏梗、乌药、制香附)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3例,发作期以汤药为主,缓解后以胶囊为主,结果:症状消失27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2% 。陈德珍等用痛泻要方加味(白术、陈皮、防风各10g,白芍12g,鱼腥草30g,乌梅6g)治疗结肠激综合征108例,大多数病人服药1~2周,腹泻次数减少,继续服2周,大便1~2次/日,基本成形,腹泻止,随访半年,69例大便1次/日,23例1~2次/日,17例2~3次/日,基本成形或软便。罗国庆用香连固肠汤合痛泻要方(川黄连6g,炒白术12g,炮干姜、广木香、防风、乌梅各10g,党参、赤芍、白芍各15g,秦皮、防风、陈皮、炙甘草各9g)加减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30例,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4.患者方某,女性,63岁,有肺结核病史,形体瘦弱,自述半年来经常腹泻,每日3~5次,且每次腹泻前有腹痛下坠感,便后症状减轻。饮食尚可,经常头晕乏力。舌边尖略红苔薄白,左脉弦右脉细

患者虽然纳可,但是饭后即腹胀,说明胃虽然能受纳但是脾虚不能运化。便前腹痛,便后痛减,考虑肝旺脾虚。故治疗必须疏肝解郁(敛肝柔肝)、健脾益气。以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处方如下:

焦白术15g,白芍15g,防风9g,炙甘草9g,党参20g,茯苓15g,山药15g,黄芪20g,当归9g,葛根15g。以上方药每日1剂,煎服2次。方中以痛泻要方泻肝补脾,加党参、山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止泻;患者头晕因气血不足,故加黄芪、当归,补益气血;加葛根升阳止泻。患者1周后复诊明显好转,每日大便1~2次,腹痛减轻,后以本方加减治疗半个月腹痛腹泻痊愈,停止中药汤剂后,以健脾丸和逍遥丸巩固一段时间,随访3个月未复发。

5. *腹泻一症临床很常见,尤其是慢性的,西医多谓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长期服用抗生素效果不理想,转治中医亦是疗效参半,所以有的医生就感到茫然,不知如何处理。下面借一例子说明。唐某,男,45岁,西安南郊东大人,2006年9月18日就诊。主述慢性腹泻多年,中西治疗多人,一直未有痊愈,甚为苦恼。刻诊:中等个子,面黄中带黑,舌红苔腻,脉弦滑有力,口苦不渴,饮食正常,就是每天3-4次大便,稀溏粘腻,臭味较大,偶有腹痛,粪便化验排除痢疾,肠镜捡查西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下焦湿热,郁滞肠道。

*处方:龙胆泻肝汤合痛泻要方加减。

龙胆草l5g  车前子30g  木通12g  黄连15g  黄芩18g  当归50g  生地15g  泽泻30g  柴胡15g  生甘草10g  白芍50g防风10g  陈皮12g  玉片15g  木香10g  五剂  水煎服。并告曰:服后前两天可能泻得厉害,过后就会好了。

一周后复诊,病人一进门就说,你的药真灵,正向你说的,服完前两付拉得更厉害,一天五六次,后三天就不拉了,现在一天只便一次,有时两次。你真神了,我过去吃了长时间的补脾益肠丸和四神丸,越吃越重,好多老中医都是开了大量的补益涩肠药,说长期腹泻脾肾阳虚,必须进补,结果没有一点疗效。我说慢性腹泻不一定都是虚证,你以前药用反了,不对证,故无效。后又开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加乳香没药七剂,服完病愈。

按:慢性腹泻一证,临床上很常见,中医治疗一定要辨证,分清虚实寒热,切不可一咕脑都认为是虚是寒,大量温补固涩。实际上,还有很多是热是实,或者虚实挟杂。该案就是明例,湿热腹泻,其辨证要点为:舌红,脉实,大便稀臭粘腻。另外长期是温热收涩之药不效也是反证非虚寒肠脱。这一点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龙胆草: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用量2.5~4.5克,治疗目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咽喉肿痛、惊痫抽搐、湿热疮毒、湿疹、阴肿、阴痒、小便淋痛、食欲不振。龙胆有保肝、利胆、健胃、抗炎及免疫、抗甲亢、抗菌、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

  【药理研究】具有保肝、利胆、抗炎、抗过敏、镇静、降低体温、抗惊厥、镇痛作用、抗病原体、驱蛔虫、降血压、利尿、健胃、兴奋小肠、使骨骼肌松弛等作用。

  

  【使用禁忌】脾胃虚弱及阳虚无火者禁服。

  【配伍药方】①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龙胆、茵陈各12克,郁金黄柏各5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②治卒然尿血,茎中痛:龙胆一把,水煎服。(《本草汇言》)

  ③治小儿夜间通身多汗:龙胆不拘多少,或加防风,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幼科类萃》通神丸)

  ④治高血压:龙胆9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

       6.患者:贾某某

性别:

年龄:57岁

主诉:2019年8月19日初诊,患者腹泻10余年,每次食后作泻,泡沫样便,十余年来经中西医各种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痛苦万分,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就诊时头晕,下肢微肿,腹泻,胃脘部不适,乏力,纳食差,小便正常,眠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双弦滑,既往有胆囊摘除病史

中医诊断:腹泻(肝脾不和,肝气犯脾)

方剂:痛泻要方加减

处方:炒白术20g 白芍10g 防风10g 炙甘草10g

剂量:5付(颗粒剂)

煎服方法:水冲100ml,一日2次,早晚温服

效果:2019年8月24日复诊,服上药后腹泻明显好转,纳食稍好,乏力减轻,患者诉胸胁胀满不适,以拳头敲打后觉舒,眠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

方剂:痛泻要方合旋覆花汤加减

处方:炒白术20g 白芍10g 防风10g 旋覆花10g

茜草10g 厚朴10g 香附10g 法半夏10g

剂量:5付(颗粒剂)

煎服方法:水冲100ml,一日2次,早晚温服

2019年8月29日三诊,患者诉服上药后腹泻已基本消失,胸胁胀满不适较前明显好转,舌质淡苔薄白,脉右弦。

处方:二诊方加炒苍术10g以巩固治疗。

剂量:5付(颗粒剂)

煎服方法:水冲100ml,一日2次,早晚温服

病案小结:患者腹泻,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症,经中西医治疗10余年未愈,可谓疑难杂病,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脾不和,肝气犯脾。故一诊时方用痛泻要方,方中白术苦温,白芍酸寒,二者配伍土中泻木,共奏补脾柔肝之功;防风以胜湿,舒肝气,使肝气不犯脾,故患者服5剂后腹泻明显好转,复诊时诉胸胁胀满不适,以拳头敲打后觉舒。

《金匮要略》:“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中医认为所谓肝着(着),系肝脏气血瘀滞,着而不行,故加旋覆花汤疏肝通络,下气散结行瘀。患者服后腹泻基本消失,胸胁胀满不适较前明显好转。由此说明中医治病不拘泥于西医病名,要注重用中医思维诊断治疗,通常可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本文所载医案均源于刘现军主任临床应用经验,谢绝侵权使用。欢迎各位师友积极提供总结医案,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

痛泄要方

痛泄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历来都认为本方出自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经考证,元代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卷二·泄泻门》中所载药味与痛泄要方完全一致,并标明“治痛泄”(未列方名)。明清时期大力推广使用本方,组方多因脾虚肝旺。正如吴鹤白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泄。这就简要说明了本方的立方意旨。故治宜泻肝补脾之法。药选白术15g、白芍15g、陈皮6g、防风15g。四药协调,有疏肝理脾、宣畅气机、柔肝止痛、健脾止泻之功,是治疗痛泄的要方。近广用于临床,并且疗效显著。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

治疗慢性胃炎

以痛泄要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胃脘痛,有满意效果。兼气滞明显者,加醋延胡索、醋香附、郁金等,加强理气止痛之功;兼湿热盛者,加丹参、石菖蒲、白花蛇舌草、车前子,加强清利湿热之效;中寒甚者,加制附子、干姜、高良姜、细辛等,加强温里散寒止痛之功能。

治疗崩漏

证属肝郁脾虚型者用本方加减治疗,收效良好。

病案举例:王某,女,25.岁。月经来潮半月未净,平素白带多,质稀无臭味,伴少腹不适,似痛非痛,坠胀喜按,神疲乏力,头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左弦右缓。此证属肝脾功能失调,脾虚统摄无权,肝木乘而侮之。叶天土指出:“冲任隶属于阳明,阳明久虚,脉不固摄,有开无合。”《临证指南医案·崩漏门》分析本病病机:脾虚失统而致崩漏。故用痛泄要方加味:炒自芍6g,白术10g,陈皮、防风各5g,木瓜12g,制香附9g,黄芪15g,牡砺18g,墓头回15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崩漏症痊愈。服药5剂,诸症皆除。本方健脾土、抑肝木力强,令肝藏血,脾统血,则崩漏自愈。

治疗腰痛

痛泄要方加减治疗腰痛,收效良好。

病案举例:高某,男,50岁,干部。患糖尿病多年,服多种降血糖之中西药,收效甚微。后用控制饮食之法,尿糖尚能控制。近半年腰酸痛,日益加剧,以致转侧不便,时而头晕。舌质暗,舌边有齿痕,苔薄,脉弦涩。患者素有消渴,又见腰痛,新旧交作,必伤七情,肝郁失达,脾为肝木所乘,脾困不养肌肉而腰肌酸痛。治以抑肝木,挟脾土,调气血。方用痛泄要方加续断、牛膝、木瓜、丹参。水煎服,每口1剂。服药8剂后,腰痛消失。腰痛与肾有关,用痛泄要方何理之有?乃本例患者病多年而情志不悦,肝郁不疏,则脾肾机能失常,脾虚失职,不养肌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以痛泄要方加味,泻肝木,扶脾土,调气血,则诸症皆除而愈。

痛泻药方由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组成,功效泻肝补脾,为肝旺脾虚所致腹泻而设。笔者细玩方药组成,每感寓意无穷。药味虽简,配伍精当,其加减可广泛运用于杂病之中。兹举二例,以求正于同道。

例二:腰痛

金某,男,58岁。

患糖尿病多年,叠服降血糖之中西药物,收效甚微,后采取控制饮食,并以豆类为主食,尿糖尚能控制。近半年起,腰肌酸痛,日益加剧,以至于转侧不便,为之苦不堪言。苔薄,舌边齿痕,脉弦涩

揆度脉证,谛审良久,证诸庞杂,素有消渴,已非快事;又现腰痛,忧心忡忡,新旧交作,必伤七情,肝郁失达,脾为肝木所乘,脾困不为肌肉,而腰肌酸痛作矣,故拟抑肝木、扶脾土、调气血。

处方:杭白芍、宣木瓜各15g,炒白术、川断肉各9g,青防风、新会皮各6g,怀牛膝12g,紫丹参18g。每日1剂.

连进8剂,腰痛若失。

【按】“腰为肾府”,诚然腰痛与肾有关。然以痛泻要方治之,何理之有?乃因本例患者病历经年,情不自悦,肝郁不疏,则脾肾机能乖乱,脾虚失职,不为肌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  《素问,太阳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以生,故不用焉。”因此,以痛泻要方加味,泻肝木,扶脾土,调气血,使肝疏条达,脾运复职,气血流畅,则诸恙罢悉。

例一:崩漏

王某,女,25岁。

汛来初崩后漏,迄今半月未净,色艳、量中。平素带多,质清无秽。少腹不适,似痛非痛,胀坠喜按。头晕神倦,四肢无力,苔薄舌淡,脉左弦右缓

综观脉证,乃脾虚统摄无权,肝木乘而侮之,当以扶土抑木,以痛泻要方加味。

方药:炒白术10g,炒白芍6g,新会皮、青防风各5g,木瓜12g,制香附9g,黄芪、墓头回各15g,牡蛎18g。日服1剂。

3剂后漏证愈,唯带多,去香附、墓头回,加海螵蛸15g,白芷6g。5剂后诸恙除。

【按】肝脾二脏,一为藏血而主疏泄,一为统血而主运化。二者相互为用,关系密切,若失其常,就会发生各种病变,叶天士谓:“冲任隶于阳明,阳明久虚,脉不固摄,有开无合(《临证指南医案·崩漏门》)。”分析本例病机,脾虚失统而致崩漏,良久由肝木所累,故用痛泻要方加味,以强脾土而抑肝木,令肝藏血而脾统血,则崩中自愈。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方歌]痛泻要方二白,陈皮防风齐来,肠鸣腹痛泄泻,用之即可痛快。

[方剂组成]炒白术9克,炒芍药6克,炒陈皮4.5克,防风3克。

[功能主治]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用于脾虚肝郁之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痛减,舌苔薄白,脉左弦右缓者。

[方义陈述]本方中,白术为君药,味甘补土,性温燥湿。白芍为臣药,味酸敛肝,缓急止痛。陈皮、防风为佐药,一醒脾胃,一振脾阳。陈皮还有引经之能,兼为使药。组方立法于治本,重在补脾燥湿;扶之于对因,侧重于柔肝止痛。四药药性平和,组方巧妙,畅肝气而痛止,胜脾湿则泻止,共收调肝脾之功。

本方针对之泄泻,责于木乘脾土,脾运失常之故,为治疗痛泻之代表方。本方现代常用于对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神经性腹泻等的治疗。

治疗小儿泄泻

临床报道,痛泄要方治疗小儿泄泻65例,疗效满意。年龄都在5岁以下,其中单纯性腹泻25例,兼痢疾者1例,兼喘者11例,暑热挟滞者14例。一般服药2~3剂后即好转,最多不超过7剂。说明痛泄要方治小儿腹泻效果显著。

另外,痛泄要方治疗变应性肠炎及慢性肠炎亦有效。慢性肠炎,以腹痛、肠鸣,便下溏薄、挟带粘液或脓血,乏力困倦为主要表现,用本方加薏苡仁、山药、木香、椿皮;变应性肠炎,加徐长卿、蝉蜕等,皆可取效。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证明:痛泄要方有调节肠蠕动的功效。方中防风的兴奋作用较强,而陈皮的抑制作用显著,二药相配伍,则对平滑肌蠕动呈现抑制。说明痛泄要方能止泄泻、解腹痛是有道理的。防风有缓解毛果芸香碱所致肠管痉孪,恢复正常肠蠕动的功效。痛泄液有类似防风的作用,而去防风的痛泄液则主要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故认为防风在痛泄要方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加减防风对痛泄要方的作用有较明显的影响。

药理研究证实:方中白术挥发油能缓解胃肠蠕动,白术能促进胃肠分泌,并有利尿作用;白芍对胃肠平滑肌的张力和运动亦有松弛和抑制作用。二药合用,既可减轻腹泻,又有解痉止痛之效。

防风解热作用明显,白芍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故有助于控制肠道感染。陈皮挥发油能增加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胃肠道积气,故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并消除腹部胀气。

总之,全方缓和肠管蠕动和解痉作用较为明显,并有抗菌和解热作用,故可用于急性腹泻。本方尚能促进消化和利尿,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消退水肿,故亦可用于慢性腹泻。

【注意事项】

若见大便次数增多,又有排便不净感觉,偶有血便,继而出现大便有粘液或脓血,甚至大便变扁而细者,可能有直肠癌,故应结合肠镜、X射线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确诊,以便选择手术、化疗或服药。

【按语】

痛泄要方以主治“痛泄”而得名。方中以白术、白芍为主,故又名“白术芍药散”。痛泄多见于肝旺脾虚之证,每因情绪影响或天气变化而发作。临床以泄泻腹痛,泻后痛暂减,反复发作,脉弦而缓为辨证要点。对腹痛泄泻,泻后痛仍不止者亦有一定疗效。若久泻者,脾气虚弱,清阳下陷,可加升麻以升清阳而增强止泻之功。

以本方加减用于各种腹泻、腹痛、胃痛、胸胁痛及胃肠神经症等,井有显著疗效。本方一能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泄;二能理脾胃,复升降。故凡肝郁脾虚证、脾胃失调证,选用痛泄要方加减,皆可获得满意效果。

来自: AB向往神鹰 > 《82.经典名方应用心得》

(0)

相关推荐

  • 治疗腹泻的方剂(一):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出自中医古籍<丹溪心法>,在后来的<景岳全书>中也有摘录,可见其疗效之佳.由陈皮.白术.白芍.防风四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脾虚肝旺之泄泻,有补脾柔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6期】

    今日练习 李某,男,26岁. 头痛两年,因中学读书引起.索有胃病,现已渐趋平静,仅偶尔烧心.吞酸,但时有心下停饮,心下振水声.平时整天头昏.晕沉,头脑不清楚,并时头痛,眉间沉紧,下午常有热胀上冲头面之 ...

  • 老中医刘茂才临床医案汇选二

    ▲刘茂才 1937年10月生,广东兴宁人,全国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等,是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 ...

  •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医案一则

    甲状腺结节是西医里的叫法,它是指生长于甲状腺内的肿块,又叫甲状腺肿物,可多发可单发.导致甲状腺结节产生的病因有很多,如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甲状腺结节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有良 ...

  • 慢性肾炎案的经方治疗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818期】

    今日练习 佟某,男性,63岁,1965年7月6日初诊. 因慢性肾炎住某医院,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无备要求服中药治疗. 近症:四肢及颜面浮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纳差,小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7期】

    今日练习 孙××,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处方:__.(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吴茱萸汤加苓归芎 ...

  • 【临床医案:桃红四物汤杂病应用医案】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由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桃仁.红花而成,因其有活血养血,化瘀止疼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杂病治疗中,应用灵活,效果突出.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5期】

    今日练习 仓某,男,30岁. 结婚即现阳痿.早泄,病已4年,经中西医诊治毫无起效.经查有慢性前列腺炎,近服桂附地黄丸未见疗效. 近症:阴茎勃起弱,举而不坚,且不持久而早泄,素动念见色流精,大便前后,每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4期】

    今日练习 王某,男,30岁. 患前列腺炎已半年余,已服中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现症:腰痛,时小腹痛,或睾丸坠胀痛,时尿道涩痛,大便时尿道口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尿频而量少,尿色红黄,口干思饮,舌苔白根腻, ...

  •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133期】

    今日练习 李某,女,30岁,工人. 因长期低烧来治疗,屡经西医检查未见何器质性病变,经服中药末效.症见口渴,出黄汗.恶风,虚极无力.下肢肿重,舌苔薄白,脉沉细,查黄疸指数正常,身体皮肤无黄染. 处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