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花果寺行记

9月25日下午的棉湖之行,第三站大概算是经解放路而顺路看看花果寺吧。

第一次去花果寺,是2011年正月十五的事情,那次是跟着乡里的英歌队来看看棉湖几十个庙的老爷在雨中出游巡境,然后花果寺门口是英歌队坐车来的坐车走的地点,解决困难时候,就跟着进去寺里转转看看,因见寺前一尊四面佛石雕,而留有深刻印象,至今未忘。这次,是第二次来花果寺,一别真有九年了。

资料上介绍,花果寺坐北向南,面普宁铁山而建,总建筑面积约2千平方米,分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地藏阁、功德堂、客厅、斋堂等。分前后两殿,中间是天井。寺创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之前,乾隆丁卯岁(1747)重修,时举人陈来凤所题写门额花果寺三字。民国时,为普宁县第6区署所占用。1950年后,解放后,作过工人供销社、供销合作社和小学……。1990年5月24日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起行修葺扩建。

90年代扩建时候,挖到花果寺门匾,以及四面佛石墩,现被传为镇寺之宝,摆在大门口。关于花果寺之创始,未见志书记述,然本地有说法称:未有棉湖,先有花果寺。而按寺内念祖坛牌位中所述,本寺开山祖师见闻和尚。

花果寺有各种传奇,传说清中叶的花果寺来了一位武功高强的洪和尚,收有众多徒弟,其中杨姓高徒受艺后去苏州打擂,将台主打翻在地,声名远播,此人死后,葬在如今棉湖大桥头鸿江地域,其墓俗称擂台坟,解放后没了。而花果寺最传奇的地方,是其大殿右边有两根各几千斤重的石柱,柱脚悬空。可惜,这次居然看到了这古建筑奇观,却没动下相机按下快门拍几张。关于未有棉湖先有花果寺的说法,从90年代出土的四面佛,应该可以挖到写什么根据,但我就没这个闲工夫了。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