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泊潭之汨罗交响曲:杜甫的诗歌地标:磊石山
磊石山|蛟室围青草 龙堆拥白沙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这是杜甫写在磊石山和汨罗渊附近的《过洞庭》一诗。为何这么肯定呢?
《湘阴县图志》记杜甫《过洞庭》一诗曾被人刻写在小石头上,宋时被人从洞庭湖中打捞上来,放在了磊石山洞庭庙里。
《渔隐丛话》载王直方《诗话》云:“蛟室围青草⋯⋯”此老杜过洞庭湖诗也。李希声云:“得之江心一小石刻”,潘子真《诗语》,亦载元丰(1078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年号)中有人得石刻于洞庭湖中,不载姓氏,以示黄山谷,山谷曰:“此杜子美作也。”今蜀本已收入《方舆胜览》,载江心小石刻。
石刻是否真在洞庭庙里并不重要,只要认真分析一下此诗所写的具体内容才能分明。
蛟室写的是龙室,磊石山南有一洞,相传为龙窝,就是神龙出没的地方。据《磊石山记》和《永乐大典》古罗志记载,磊石山旧名万岁山,磊石山汉前建有龙神庙万岁寺,因此也将磊石山称为龙寿山、青龙山,汉代建有磊石庙、唐代改磊石庙为洞庭庙,宋至元代恢复了万岁寺,则将洞庭庙移建到周家垅金沙洲,明代磊石复建洞庭庙,清代重修。查历史,此洞庭庙竟然是洞庭湖有史可查的第一座洞庭庙。
磊石山历史上一直是公认的青草湖、洞庭湖、重湖的中心地标;洞庭庙在磊石山上,只是强化着这种认同。因此洞庭庙历代封号为“中流砥柱”“洞庭湖神”等等;《拾遗记》直接把磊石山称为洞庭山,云此为“洞庭山浮于水上”,屈原在此沉江,楚人在此立庙,汉未犹存。而此山洞正是《柳毅传》中“湘水之滨”“洞庭之阴(南)”的入龙宫之地。
《湘阴县图志》记此地多龙窝,相传是龙神出没之地;磊石山西边水域常常看到漩涡转动,说明此地水底多地下河岩洞,洞庭因此而名。
宋元之间,磊石山的洞庭庙改建为万岁寺中仍设有洞庭君神相,其洞庭庙迁移到河泊潭左边的金沙洲上。明代磊石山上再重建了洞庭庙,清代也有过重建。
此诗中的青草是青草山,说明蛟室围住了青草山;《水经注》疑磊石山是青草山。龙堆指的凤凰山(汨罗山、玉笥山),《长沙府志》记湘阴“凤凰台在龙山”,说明此龙堆是依龙山而来;南边是沉沙港,北边是白塘湖旧称白沙湖,东边(周家垅)是《湘阴图志》所标金沙洲,宋、元洞庭庙在此;故张孝祥在此写金沙堆洞庭“君庙”,也在此祭故渊之屈原庙。
明代巴陵胥文相 《君山记》称:“金沙堆在洞庭湖中,与鹿角对,一名龙堆,延袤数里。杜甫诗'龙堆隐白沙’,即此。”磊石山、凤凰山都与鹿角对,他的判断是对的。《方舆揽胜》记:巴陵“ 曹公洲在府城南四十里。┈┈又金沙洲,亦在洞庭湖中,一名龙堆,延袤数里, 亦名金沙堆。”没写地距,“又”说明是向南数,说明作者也不是很清楚在什么具体地方。
过洞庭后就是青草湖,青草湖的地标是磊石山。
磊石山海拔90.8米,而凤凰山海拔26—-56.7米,并不是高山。洪水来临时凤凰山一大半32米以下的山体全在大水之中,杜甫称之为龙堆也是情理之中。
白沙是旧时青草湖的一大景观,营田《水经注》中记载有白沙戍,杜甫在此写诗《宿白沙戍》;此地与沉沙港接,此处湘水西冲,汨水东冲,修水、平江多黄金矿产,金沙和洪水而下,所以此地才有沉沙和金沙之称;旧时凤凰山南就能看到茫茫一片白沙,凤凰山南北都拥白沙,是实际地理的概说。而“底处上仙槎”之“槎”可称树枝也可称石岐,而磊石山是洞庭湖中唯一一座石山,历来有修道者在此。所以可从龙堆的“底”到磊石的“仙山”上去。
宋白玉蟾《洞庭庙》诗云:“惟有金沙堆下水,东西南北任风吹。”郑良臣《磊石》云:“轩辕奏乐洞庭滨,乐罢齐呼万岁声。”乐章《龙寿山万岁寺》云:“楚客惊停棹,湘妃惨湿鬟。化成群木杪,砥柱众流间。”方信孺《题万岁寺》云:“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范成大《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云:“金沙堆前风未平,赤沙湖边波不惊。⋯⋯汨罗水饱动荆渚,岳麓雨来昏洞庭。”张孝祥《金沙堆》云:“旁船守风四十日,我行昨夜到磊石。⋯秋光净洗八百里,亭午投君庙前泊。”(此庙指的是洞庭君庙)《金沙堆庙有曰忠洁侯者屈大夫也感之赋诗》:“那知屈大夫,亦作主水神。”(此庙指的是汨罗庙。)张栻《过洞庭》云:“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清陈沆《磊石》云:“将军旧垒浮云变(岳侯擒杨幺于此),胜国神钟破壁悬(上有明建文二年钟)。凭吊兴衰无限恨,苍茫晚寺起寒烟。”《洞庭庙》云:“ 寺门开对洞庭湖,疏牖四辟风来徐。我欲借取洞庭水,一半作雨苏禾枯。”⋯⋯金沙洲洞庭庙民国时水毁,磊石洞庭庙直到1958年才拆除。
所以杜甫《宿青草湖》:“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也是写在磊石山。
唐代在此有磊石戍,说明他《过洞庭》到磊石时大约已经下午四、五点之后了,到汨罗庙已是傍晚,祭拜了屈原汨罗庙后,再回到磊石山驿站住宿了一晚,第二天赶往黄陵庙,写下《湘夫人祠》(又名黄陵庙),再《宿白沙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