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苏相群:古城广场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9】
河南邓州 苏相群
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楼映入眼帘,好似天上宫阙。古城门横跨新华中路,使南北变通途。向南北延伸的十里小长城,让游客看到了万里长城的缩影。拱形的楼门下是川流不息的人流,叫人不得不想起李煜的词:“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景象,犹如阆苑奇葩。抬望眼,小小古长城上,碧瓦飞薨的亭台楼阁,熊蹲虎踞、高如云端,飞檐翘角把悠悠白云切割得支离破碎。独上古楼,一览众物小,衣袂临风的游客,这时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一片天地也好像属于自己了,是个自由的人。你可以异想突发,独倚高楼望北京,看那阅兵时雄纠纠气昂昂的整齐步伐。你也可以扶摇直上,欲乘风归去,上九天摸日月。你也可万里神州一日游。你也可以俯首望着这滚滚红尘,看几人清闲几人忙。也可醉卧高楼酣睡,一万年不算太久。待醒来,会一念突兀,感到时代的进步和伟大,耳畔萦绕着1949年10月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洪亮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万岁”的豪言壮语,让中华儿女感到多么自豪,多么气派。当此际,自己也满怀豪情,不再渺小,成了新时期当家做主的骄傲人。那些雕梁画栋、砖雕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笔笔精致,炉火纯青的工艺叫人纵怀神思,追慕遥远世纪能工巧匠的智慧和结晶。唐朝诗人崔颢曾作《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年那些贪着异想天开欲成仙得道的慕仙之人,曾一路奔驰汗流浃背探访着五岳泰山、东渡瀛洲、蓬莱三仙的“大人君子、奇人异士”们冒着酷暑严寒也没寻得昔人的踪迹。其不知,在邓州的民间传说着一个神话故事。自从仙人离开黄鹤楼后,驾鹤东游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最后隐居在这邓州的古城楼,引长虹为天梯,以八仙为酒友,在此逍遥上千年。当年邓国的三岁玩童常拍着手,蹦蹦跳跳唱着儿歌:“莫道出,上回说出泄仙机,仙人两月没回来,只意会,不言传。”慢步走过青灰色的古城门,东行五而十步,便到了古城广场的北大门,隔一条马路与市政府不遥相对。小丘突兀处矗立着一座半圆不方的淡红色岩石,似一座云母屏。岩石上刻着张志和的书法:“古城广场”四字篆刻。从远处看,笔法上还有点飘若浮云,宛若娇龙的风骨,近看,笔力也太弱了,没有一点刚健刻励的遒劲,与古城楼的气势更不相称。迎石级而上,向里望进去,相当深远。八只白玉无暇的蟠龙玉柱,高耸挺拔、气势雄伟,看上去有点共支苍穹的样子。记得去年的五月,正是诸多花儿开得最红最艳的佳期。婉言不掉酒朋诗侣在电话中的声声相邀,盛意难却,便独自驾车,星夜兼程,从千里之遥处上高速路匆匆归来,全力以赴聚友赏花的如梦佳期。辞洛阳至邓州七百许里的归途中,千朵万朵,如霞似火,奇山异水,自以为天下独绝。而在邓州的古城广场,才真正领略到天下的独绝:左右两边的数株丁香花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幽香清远,发乎自然,紫色的小花点缀在绿色的树叶里,如碧天里的星星。月季花儿略微有点儿肥,艳红的石榴花却正当时。两边是一团团,一簇簇,千朵万朵,姹紫嫣红直漫向广场两边的花海,微风过处,形成一道五颜六色花的凝痕。那花色、花香是“如四万八千仙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的氤氲酿造。花没有鸟,如同人没有眼睛,缺少春光明媚;鸟没有花,如同人没有衣裳,缺少绚丽多彩。于是鸟和花便成了前生注定的缘:如影相随,姿态万千。好鸟相鸣,啁啾成韵。百灵鸟在花丛中,歌声多委婉。花喜鹊歇落于垂柳之上,小黄雀醉卧花丛,似有今日醉醒何处?百花丛,春风暖阳。待再向前不久,处处垂柳,柳垂迎人,杂花生树之间,一双双玉色蝴蝶,扇动着薄如蝉翼的彩翅穿花渡柳,欲将飞护城河去。花鸟们也不知什么时候把自己的小巢筑建于花树桠杈之中。而游动在花圃外的赏花人是人头攒动。人动花静,花动人静,人和花相互扮演着参照物的角色,形成的人墙如十里长城,只是这是流动的城,发出欢笑赞美的城。让名花欣赏爱好者大饱眼福。
紧邻花圃的一步之遥,是文化艺术的长廊,也有不少人。木雕楹柱之间,悬挂着木雕牌匾,漏窗、漏扇……缕缕透亮,木雕牌匾上篆刻的树木山水、人物走兽、花鸟鱼虫,款款动人、笔笔精致。与篆刻着的《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等篇浑然融为一体形成了完美构合,千古名篇个个词工句丽、书法精湛。字与画互相映衬,形成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在画中游的动静之美态,也算是邓州文化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围观最多的要数《岳阳楼记》了。北宋宰相范仲淹从邠州知州再贬邓州知州,来时不带迁谪恨,花洲书院也算是与他有萍水之恩。在任期间,曾作《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打开一部《岳阳楼记》也震惊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使我们的词人为之翘首,使诗人为之低首沉思。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也永远照映着中华民族的吟坛声苑,至今也是邓州人民的骄傲。在旁边围观的我情不能禁,满怀着壮怀逸兴,闹中取闹挤了进去,自不量力,放声朗诵着:“庆历四年春……。”这时诵声夹杂着阵阵的喝彩声一齐向我袭来。抬头寻喝彩声看去,一位70多岁的长者,从眼镜后面透出一双智慧慈祥的光,他向我挤了过来,向我伸了伸大拇指,连声叫:“好!小伙子,这声音叫我想起几十年前,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的读音。”我走向前和他作了个握手礼,并相互亲切拥抱。谈起来才知道他是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退休老教师,游名山大川是他余后富生的爱好。邂逅相逢,我们也很快成了忘年交。谈得投机,兴致也来了,他向我指了指西边的护城河:“大兄弟,不看看护城河的水,你是领略不到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静如水的妙处。”我们手挽着手,闲谈着向护城河岸走去。站岸上,竹林凌霄,微风过处,如鸣佩环。河岸草滩上歇落着点点白鹭。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绿株垂荫下的青铜像似犹抱琵琶半遮着面的琵琶女,不再漂泊浔阳江头,也不再弹奏苦含情,遣谁听的曲子,而是在此安居乐业,琵琶声声,正弹凑着走进新时代的歌曲。而另一尊似伯牙弹奏着高山流水,期盼着钟子期的到来。
看河上,小小石拱桥如弓一样横卧城河,桥上人如潮涌,桥下清流环绕。看河水,虽不是碧海汪洋,不看也好,去年的第一春,在海岸看海:海情涌动,巨浪排空,叫我惊心动魄,几回回梦里惊。 而这里却叫人领略到另一种碧水荡漾温柔情怀。城河的水:多、清、静、柔。多得似一江春水,年年岁岁流不尽。清得河底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静得如故乡寒冬的落雪,悄无声息。柔得如侍儿扶起的娇无力。但也有起风的时候,微风过处,水上皱起粼粼波纹。游船过处,被泛起的一流翠波白沬,形成绚丽的城河花,是唯恐走丢的孩子,紧紧依偎着船尾的周边。广场再里边另一人山人海处,我更欣喜地看到春季百花齐放的交流会在这里进行:新冠病毒预防科学知识正在这里讲解;工业产品交易会在这里举行;科技咨询在这里召开;民间工艺品正在这里展览;文学交流会正在这里畅谈;民间诗人画展和另一些艺术家的画展也正在这里展览;招商引资的合作成功会正在这里剪彩……那些经济、技术、文化、艺术……他们用最强音的颂歌,燃烧得最红的火的激情:谱写着邓州的新篇章。那也是他们在邓州的广场上弹奏着和平与繁荣经济建设的最新最美的音符。海纳百川,容则为大,邓州的古城广场,以其博大的胸怀,集诸雅之美,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喜游客,到此纵怀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