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跟经典名著学动作描写,让人物更加生动

名著中的人、事、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名著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方法,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模型。吸取名著中的写作技巧,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能充分地发挥名著的影响和作用。来吧,让我们跟着名著学写作!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进行的描写。作家老舍告诉我们一个描写秘诀: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立起来。所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作家莱辛说:“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

一、妙用动词刻画人物

妙用动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特征,更好地传递人物之间情感,更好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因此刻画人物形象时,可以在动词上下功夫,反复推敲、锤炼,将人物形象准确地描摹出来。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是不同的。写好人物c的动作,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鲜明个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的行为动作,抓住特征仔细描摹,使人物形象更具活力。

【例如】于是刘姥姥带了板儿进城,至宁荣街来。到了荣府大门前石狮子旁边,只见满门口的轿马。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一会,便问:“是哪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哪位太爷替我请他出来?”那些人听了,都不理她,半日,方说道:“你远远的那墙犄角儿等着,一会子,他们家里就有人出来。”内中有个年老的,说道:“何苦误她的事呢?”因向刘姥姥道:“周大爷往南边去了。他在后一带住着,他们奶奶儿倒在家呢。你打这边绕到后街门上找就是了。”(选至曹雪芹《红楼梦》)

选段中“挺胸叠肚”者高人一等,与刘姥姥“掸”“教”“溜”“蹭”等动作形成对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背景下,这一系列动作鲜明地揭示了刘姥姥的身份卑微低下。

二、捕捉动作细节

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细节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其行为动作来表现。一些“小动作”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心理以及习惯有时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小动作”就是人物的动作细节。在写作时,善于捕捉人物的动作细节,有助于更真实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文章中,它可以使人物的形象真实可感、栩栩如生,也可以使人物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老姑妈在厨房里又开始了士气高昂的孤军奋战。新月还没到家,她就买好了瘦牛肉,剔去筋头巴脑儿,用快刀剁得细细的,撒上葱末儿、姜末儿,拌好馅儿,搁在那儿“醒”着。这会儿,又忙着揉面,揪剂儿,擀皮儿。一手捏着面剂儿,一手搓擀面杖,那面剂儿就风车似的转,眨眼间案板上就摆满了银元似的一片。就又一手托皮儿,一手填馅儿,十指一捏,就是一只菱角似的饺子。(选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写老姑妈包饺子时,精选动词“剔”“剁”“撒”“拌”“搁”“揉”“揪”“擀”“捏”“搓”“托”“填”等翔实描写包饺子的全过程,不重复,也毫无堆砌之感。又用“拍”“拌”凸显凉拌黄瓜的动作,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三、修辞手法修饰动作

运用修辞修饰动作学生作文时,若在动作描写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就会使文章增添亮丽色彩:巧设比喻,形象生动;大胆夸张,灵气飞扬;多用排比,富有气势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生动,文采飞扬。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截取武松打虎的情景。“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描写了老虎的凶猛,衬托出武松的机智和勇武。(选至施耐庵《水浒传》)

编辑:心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