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基础知识》后记(中)

转:散漫斋主的博客

  这当然也有所收获。只是:一,成本太高,时间长了,我和妻子那总共不足百元的月工资实在无力负担;二,太浪费时间,常常跑几天找不到一副对联,劳而无功。所以,此后我就改变了方法,主要从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只要有时间,我骑上自行车跑几十里路到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省社科院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等,几乎翻遍了河南各县(市)的地方志,又找了一些其他古籍。

  当时,我在白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忙于跑路、抄对联;晚上便埋头整理所得的资料,大约有十多年时间半夜前没睡过觉,反正依仗着年轻体壮,又有着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这几年几乎都是一个人“单干”。当时,我急切地想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相互交流、切磋;也迫切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到底有多少与我有着相同志趣的人;如果有可能,大家联络起来,组织起来,即使是“抄”,力量也大一些。

  常江先生在1983 年第1期的《八小时以外》杂志上,发表了《联海泛舟》一文。他后来说:“出乎意料,相继收到廿七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二百位联友来信。”我就是其中的一位。从此,我们相互联络,相互切磋。1983年5月4日,常江先生开始编辑、油印《楹联通讯》,第五期起,相继有湖北刘作忠、湖北张少华、广东刘振威、湖北李瑞华、内蒙侯广、湖南胡正山、河南李文郑、山西阎永业参与其事。经许多人的共同努力,1984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当时,有50余位代表出席,河南就我一人,荣幸地成为第一批会员。这是我第一次进首都。在成立会上,见到了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清代皇室溥杰先生等一批大家(学会聘请的顾问),开阔了眼界。会上,大家还研究了“中国名胜楹联丛书”的编纂工作。这是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后开展的第一项工作、第一项工程。

 我在原来搜集的资料的基础上,又向全省十几个地(市)、100多个县的文化、文物部门征集名胜楹联。在掌握了一定的资料后,我起草并三次修改、誊清了《河南名胜楹联》的书稿。但是,联系了几家出版社都没有结果。为了及时与大家交流,我只得找来钢板、铁笔和蜡纸,一字一字地刻,再一张一张地印,先后于1984年2月、5月完成了《河南名胜联录》一、二两个油印本。几番周折后,1986 年12月终于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河南名胜楹联》一书。这年,我31岁。

  数年的努力,有了结果(算是初步的成果吧),更使我受到鼓舞。此后,我对对联的痴迷有增无减,真可谓“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1年春节,河南电视台举办迎春征联活动。搞对联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被邀请为评委。——这是第一次在电视上“露脸儿”。

  至今,我已出版了对联、历史、应用文写作等著作30余种,其中对联著作有20 多种。有10余副对联作品在四川、陕西及河南各地镌刻、悬挂。先后在郑州有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持、主讲对联节目10余 次。自1991年起,已主持全国范围的征联活动近20次。2003年初,又受聘为郑州大学兼职教授,为河南唯一进入“211工程”的重点高校的学生讲授对联课,使对联在河南也登上了“大雅之堂”。

  有同事说:“你辛苦耕耘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0)

相关推荐

  • 联,因他而寿 ——著名对联学者、南昌大学教授龚联寿先生专访(上)

    ▲有一本期刊最中国--<对联> <对联>杂志2021年6期精彩篇目推荐 龚联寿坐在阳光下,捧着书认真地看着,他不时扶一扶老花镜,拿起笔在小纸条上写下重要的内容.家中凡目光所及之 ...

  • 人间联话(57) 邱源海 邹宗德邵阳名胜楹联的审美价值

    邹宗德邵阳名胜楹联的审美价值 邱源海 [概述]本文从美学角度审视邹宗德先生楹联的审美价值,由于本文所讨论的邹先生楹联作品限于邵阳名胜楹联,所以,在讨论过程中,始终把邵阳名胜作为第一审美对象,把邵阳名胜 ...

  • 【名家联作】从“河之东”到“海之南”【杨振生名胜标志联赏读】

    "为山河立传 叫时代壮威" 从"河之东"到"海之南" --全国知名联家杨振生名胜标志联赏读 文/周继荪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轰轰烈烈发 ...

  • 《对联基础知识》后记(上)

    转:散漫斋主的博客 <对联基础知识>后记(上)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我步出校门,走上讲台,开始了语文教学生涯,算来已有22个年头了. 和千千万万的青年人一样,我与我的一些同学也各自有着 ...

  • 《对联基础知识》后记(下)

    转:散漫斋主的博客 <对联基础知识>后记(下) 同时,我的本职工作也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我的课一直是受学生欢迎的:还先后被河南省财政厅授予"河南省财政系统优秀骨干教师" ...

  • 【诗词微塾】元曲基础知识(中)

    [满庭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满庭霜].[中吕]宫中一个常用曲调.与词调满庭芳相同,但词中多双叠,用韵也疏些,中间两个七字句要求上萨那下四句法.亦入[正宫].[仙吕].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 ...

  • 元曲基础知识(中)

    [满庭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满庭霜].[中吕]宫中一个常用曲调.与词调满庭芳相同,但词中多双叠,用韵也疏些,中间两个七字句要求上萨那下四句法.亦入[正宫].[仙吕].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 ...

  • 对联基础知识摭谈

    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素为 ...

  • 对联基础知识(16)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6)作者:散漫斋主 明.清对联之繁盛,当然有许多原因.我想,大抵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文学史的角度,从文学发展.演进的过程看.这一方面,我比较赞同台湾学者南怀瑾和吉林大学赵雨 ...

  • 对联基础知识(15)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5)作者:散漫斋主 我想,在没有掌握确切的.无可争议的资料的情况下,似乎并没有必要去认定哪一副对联是"第一副"什么联,哪一副又是"第一副&quo ...

  • 对联基础知识(14)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4)作者:散漫斋主 综上所述,基本上可以肯定:成熟的对联应该是产生于唐代.但这并不是说现在所发现的唐代的一些诗歌等作品(包括联句.题于门的诗歌等)中的对偶句都是对联.因为我们 ...

  • 对联基础知识(13)

    原文地址:对联基础知识(13)作者:散漫斋主 还有人把唐代人作诗时的联句作为"楹联"或"联语".如<中国楹联报>总251期孙皖樵先生的文章<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