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年时间跑完一个全程马拉松

李宗盛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鸡皮疙瘩一身。每个人有自己的经历,对这句话也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跑步的人,尤其是马拉松跑者,在35k之后的每一步,都是对这句话火辣辣的枯竭了的最恬不知耻的诠释。

——不解释,只要跑过35k之后的人,都能懂。

所以,当回到酒店,体重计显示自己这一刻的灵魂比凌晨六点离开酒店前往马拉松起点时少了整整3公斤时,我就知道,每一滴汗都需要一个结果。

虽然我知道,自己离一个马拉松跑者的及格线——5小时内完赛,还差了一堂数学课的时间,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挺牛逼。

这有什么呢?

马拉松不就是一场自己和自己较劲、自己对自己说你疯啦别再跑啦再跑可能就出事啦、自己又和自己说别废话傻逼赶紧的、自己最后对自己说你丫真是挺牛逼的……的比赛吗?

对不?

所有的跑者,无论你是5h、4h还是已经到了极限的破三(业余跑者可以破三就是最顶级水平了)。

不怕你笑话,我长跑是要追溯到2007年,真的是长跑哟,那一年我刚开始长跑锻炼3个月就参加了北京马拉松的半程项目并用了2小时30分钟完赛,对于一个刚从大胖子缩水成小胖子的跑者来说,还算不错了。

这一晃就是13年,我一直把全程马拉松完赛做为自己的目标,一直。

13年啊,我眼看着马拉松在中国从一项冷门小众的运动变成了大众健身运动后来又变成中产阶级的广场舞……

13年前,北京马拉松的报名费好像只有40块(或者更少,记忆模糊了),在为期一个月的报名时间内随时都能报名成功,2008年那年,记得我错过了报名时间,结果主办方说只要买一双赞助商阿迪达斯的指定款马拉松跑步鞋(大概800块钱),就能直通马拉松。

现在想想这都有些不可思议,就像北京二环的房价曾经只有4千块钱一样的不可思议。

时间的维度总是像魔术圈一样充满着不真实的感觉。

本文发自ID:无犀之谈

这几年,像北马、上马这种级别的国内马拉松赛事,报名难度丝毫不比世界六大满贯容易一点,都是要抽签的,而且中签率越来越低,就像北京的汽车牌照摇号一样。

北马的报名费也涨到了200元,但依然一号难求。

话题扯的有些远,但这也是回忆的一部分,毕竟,我这样一个学生时代超级厌恶跑步的人,现在也跑了一个全程马拉松,这个全程马拉松,用了13年的时间。

我喜欢很多体育运动,但最爱的就是长跑。原因很简单,一,这是一项不需要其他人共同完成的运动,羽毛球要找个对手,足球篮球要组一支队,

二,这是一项场地条件非常随意的项目,游泳要有泳池,至少得有一条不是很臭的河沟,其他球类项目更不要讲了。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站在人类捡屎的角度上,跑步不是一项运动,而是一项生存技能。毕竟,人类在前文明时代,在以捡屎为生的时代中,每次捡屎之后,为了摆脱其他大型猛兽的猎杀,都要迅速跑步离开现场。

如果不会跑步,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而为人,如果不会跑步,或者不尝试着去热爱跑步,其实是挺危险的,比如吧,万一某一天你醒来,突然发现世界回复到前文明时代,天物未开,文字消亡,身后洪水猛兽,眼前獠牙血眼……

跑吧!

可我跑不动啊!

卒。

13年的跑步生涯中,其实就是一部伤病与饕餮觥筹交错的历史。

每次准备上量时(就是增加跑步距离或提升跑步速度),就会突然有些伤病发生,特别蹊跷。

开始时我不注意拉伸和保护,后来很注意了,但依然没有逃开这魔咒。

每次伤病开始后,我就会沮丧地被饕餮附体,然后体重反弹到一个指数级别。

然后再次在某个寂静的夜晚仰望星空抚摸膝盖……

跑吧。

如此往复,魔咒也在循环。

本文发自ID:无犀之谈

大概今年3月,我又一次启动了长跑恢复计划,因为被13年的伤病吓怕了,所以每次距离或速度的一点点的提升我都是在噤若寒蝉如履薄冰中进行的,期间依然有些状况发生。

在这次丽江马拉松开始前一个月,我决定模拟一次马拉松,就是通过App软件测距测速,在家附近的公园内跑一个42.195公里。

结果,当我跑完半程后,竟然发现自己已经力竭了,再怎么补给也跑不动了,而且隐隐感觉膝盖有些状况。

那魔咒似乎成了个阴影。

我再不敢跑下去了,这样下去,我特么又要被饕餮附体了!

那天我特别沮丧,问一个跑过很多全程马拉松的朋友:怎么样,才能坚持跑完全马啊?

他非常平静地说:没什么新鲜的,必须去参加真正的比赛,到时你就直到怎么坚持跑下来了。

但我还是不太相信他说的话,我的极限似乎就在半马了,此前最长的跑步纪录就是24公里,再没有更长的。

42.195公里……

直到我来到丽江的时候,心里都在打鼓。直到比赛开始前我来到起点时,心里还在打鼓。

本文发自ID:无犀之谈

直到我跑完半程时,我还是心虚的,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能量基本上已经耗完了。

尽管沿途的补给点非常多,补给食物和饮料非常丰盛,但我还是发现自己就快跑不动了。

大概,从半程(21.09公里)到35公里这段路途上,我是一直在怀疑与恐慌中跑下去的,我基本上耗光了身体最后的能量,我感觉自己真的快不行了,可能到了35公里时就要放弃了吧?

大概,不对,是很清晰的,从35公里开始,很神奇的事发生了,我发现自己竟然又可以奔跑了,灵魂似乎已经不再被包裹于这条皮囊之内,而是在阳光下看着自己奔跑。

从35公里之后的每一步,都是火辣辣的,身体上每一寸肌肉都会被牵动到,并且互相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的呻吟。

然后,我竟然把最后的7.195公里跑完了。

请相信我,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最后这7公里的路,在跑上奔跑的,不是我自己,而是13年中遭受了各种挫败的我的集合,他们集合在了这一条皮囊上,然后告诉这个皮囊,你丫必须替我们报仇,替我们这些年夭折的马拉松梦想报仇,你要完赛。

所有的汗,13年来所有的汗,在这一天,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结果

村上春树在谈到马拉松完赛时说过,尽管参加了那么多次马拉松,但每一次的最后一程都是在依靠意志在坚持,并且在完赛后,都只有同样一种感觉:啊,终于结束了!而并不会像励志大片里表现的那种只有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才会有的心理状态。

13年了,我从一个小伙子变成了大叔,从一个单身青年变成了为人父者,头发也从多变少,我几乎已经不相信自己还可以实现马拉松梦想。

村上还说,不论到了多大年龄,只要人还活着,对自己就会有新的发现。

我知道,这才是马拉松的意义。

还是要强调一下,只有跑过35k之后那段路的人,才会懂。

因为,那最后的一程,我根本不是一个人在奔跑,我是在和过往每一天死去的梦想一起,复仇。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丽江马拉松最高海拔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