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 :红房子 | 青山文艺
青山文艺
“武昌在前头,逡巡不肯去;为爱青山矶,且对青山住。”这是明代文坛领袖、“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对青山的印象。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山依旧在,成为了武汉市的青山区。青山有文脉,展示青山文艺作品,关注青山艺术家,“青山文艺”应运而生。
肖琳 笔名林箫云语,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喜爱音乐、朗诵,一枚热爱生活、永远有梦的小资文青,作品散见全国、省市地媒体,并被多家电台和网络平台选用,著有散文集《行走的风景》。也是武汉市小语协会会员,荷蜻蜓读书会创办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阅读推广及相关公益活动。
文红和建钢是我青梅竹马的伙伴,我们三家是世交,长江之畔的红钢城是我们的家乡,那片苏式红房子到处都留下了我们童年的足迹。
我们三家起先居住在五街坊,那里原先居住着武钢最早一批老干部,每天上学经过外招对面的红房子,总能看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晨练,建刚说他是位老红军,建刚的爸爸是抗美援朝复员转业军人,建刚立志参军,我相信他血液里的血是火红的;文红的父母都是翻译,外公是印尼华侨,她是特保儿,在那个年代是像大熊猫一样的稀有品种,于是她享受了诸多让我们羡慕的专利:比如喝罐装牛乳,穿黑色圆头皮鞋等。夏天里,我们三家和邻居们一起摆竹床阵,孩子们打木枪,数星星,吃西瓜,大人们聊天、摇扇子,下棋;春天里,因为红房子离青山公园很近,所以我们放学后经常相约一起玩,公园里的石象是我们最爱攀爬的地方,建刚负责采一些花环戴在我们头上,然后拉着我们穿过位于六街坊和五街坊的电影院回到我们居住的红房子;秋天的时候,大人偶尔带我们到公园后山的楠姆庙挖野菜,建刚就在一旁捡果子打弹弓;冬天的红钢城有些干冷,下雪的日子并不多见,此时看到红房子,不论里外都感觉很温暖。
小学毕业后,我们三家陆续搬到了八街坊和九街坊,彼此离得不远,那里的房子依然是红色的,楼层不高,方方正正围在一起,像个巨大的四合院,有东北民居的风格,感觉像走进迷宫一般。我有时担心遇见调皮的男孩躲在暗处用弹弓向我射击,因为它真得很像碉堡,若干年后我才知道从天空拍摄,这两个街坊的形状是个大大的双“喜”字,现在想到那时的我每天穿梭于其中,至少也沾上了这个城市的喜气,应该多么幸福,那胆小的担忧实在多余。彼时大家上了中学,有时相约一起回家,看到夕阳中的红房子仿佛红霞中的宫殿。
参加工作后,我们三家分别搬离了红房子。但是我没有想到遇上的初恋也住在红房子里,他跟随父母转业来到这座城市没有多久,就在红房子里成了”钢铁诗人”,我于是又来往于红房子。出嫁那一天我又正式回到了红房子,而且还是童年时代居住过的那片红房子,那里曾是我的出生地。多年后,我的孩子在写一篇建党七十周年的征文时,也巧合地写到了红房子,提及我们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了党员先锋楼和模范楼。
若干年后在红钢城邂逅过文红,她已经去了德国,可是她的孩子由父母带着,就住在青扬十街,可能也有红房子情结吧。而建刚结婚后曾在红房子的团结户里住过一段时间,现在成为政府机关的一位公务员,平日里他喜欢带着照相机在这个城市里捕捉一些难忘的印记。我们三个儿时的伙伴,绕来绕去都离不开红钢城这片热土,绕来绕去发现周围的人事都与红房子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绕来绕都发觉自己的人生与红房子有数不清的记忆,它承载了彼此的足迹与梦想。
红房子记录了十里钢城火红的历史,这个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建设武钢而兴建的苏式工人住宅区,有“活着的工业遗产之称”,它到处是红砖、红瓦、坡屋顶及苏式风格门框,透过窗楣看外面的风景就像一幅后工业时代生活画,在红房子里唱《红莓花儿开》极有怀旧的感觉。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红房子从辉煌和荣耀走向了衰老与沧桑,但它是青山老街坊的标本,老式的楼房总能唤醒人们最原始的归属感,就如同人的一生必定经历的各个阶段,即便风光不再依然对它感情深厚并念念不忘。如今,红房子已被武汉市列入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不论是保留修缮,还是原貌重建,都是青山绿水红钢城的宝贵财富,我多么盼望看到红房子风貌保护区若干年后的样子。
偶尔来到红钢城,最想看看红房子,它让我想起红房子里青梅竹马的玩伴,那里留下的不仅仅是我童年的记忆。
注:照片为作者在红房子拆迁待建的某个夏日存念,感谢中国摄影协会会员赵开凤老师友情拍摄。
诗歌 ✕散文✕摄影✕谈话✕音乐
《青山文艺》专栏,实时更新
点击标题可直接阅读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