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来访者

不可思议的来访者

文/申力

一阵沉闷的敲门声,惊醒了睡在床上的王小君,他迷迷糊糊地问:“谁呀?”

“是我,大爷,我是来看你的。”一个年青人的声音传进了房间。

王小君侧身面对房门,屋里即使有一点细微的声音,也会引起他的注意,他会入神地看着老鼠在屋里上窜下跳,打打闹闹,会竖起耳朵听屋外的人谈话,不过,最多的时间是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一生,想着自己老了,如同瘫痪病人躺在床打发余生,多么希望有人来陪他说说话,不管是谁,他都欢迎。

一个年轻人要来看他,是谁,是隔壁的小伙子,还是自己认识的人,不管是谁,只要有人来同我说会话,我就很高兴了,王小君这么一想,随口说道:“门没上锁,请进来吧。”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了,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带着满脸的笑容进了屋,他打量了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子,开口说道:“老人家,怎么只有你一人呀。”

王小君淡淡一笑:“孩子们在外地工作,很辛苦。先前请了个保姆,嫌我麻烦,走了。后来有人,据说是社区志愿者,隔三差五的帮忙买米,买菜,煮饭,推来轮椅带我出去走走,我心里真是怪不好意思的。”说完长叹一口气。

“老人家,不能这么说,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脱的,有这么好的志愿者帮助你,是你修来的福份,这才是社会大家庭应该有的温暖。”

“是啊,有他们的帮助,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是啊,蚂蚁都还想多活几天,何况是人……”

“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王小君打断了年轻人的话:“不过,一天到晚闷在这间屋里,躺在床上真是烦死人了。”

“不用烦,我就是来告诉你,有一种玩艺可以消除你的烦恼,还可以听戏,听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真的很神奇……”

“是啥子东西吗?”王小君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年轻人的话,眼神带着渴望看着年轻人。

年轻人看着王小君那种急切的眼神,很神秘地从挎包拿出一个烟盒大小的东西,在王小君眼前一晃,笑着说:“老人家,请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听就行了。”

王小君顺从地闭上了眼睛,一声:“我正在城楼观风景……”马连良的声音传入了耳朵。心里一阵激动,他平日里喜欢京戏,有事无事就会哼上几句,现在老了,早把京戏丢在了九霄云外,刚才,一听是京剧《空城计》的段子,高兴得差点翻下床,睁眼一瞧,是年轻人手里那个烟盒大小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由问道:“小伙子,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这东西好玩吗?”

“好玩。”

“这是收音机,最新出的高科技产品,只要你高兴,可听外面的新闻,还能听你喜欢的戏剧。”年轻人边说边拨弄着收音机的频道,对王小君说:“你听,这是新闻频道……这是在给你们老年人讲疾病防治的知识……你听,你听,这是田连元在讲评书……”

“还有田连元讲评书?”王小君眼睛放着光芒。

“不但有田连元讲评书,还有单田芳讲评书呢,可好听呢。”

“小伙子,这个东西是给我的?”

“是的,老人家。”年轻人微微一笑,看了王小君那期待的模样,又说:“不过,是这样的,给是要给你的。但是要钱买的。”

“要钱买的。”王小君一愣。

“是的,我是这个收音机厂的推销员,专门卖收音机的,价格不贵,二十五元一部,老人家,现在剩下只有三部了,你买了后,就是没人上门同你说话,它也可以解你的闷。你说,是不是呀。”

王小君听年轻人一席话,见他说得很肯切,为了不枉年轻人的一片苦心,艰难地从枕套内取出一叠钱,请年轻人数出二十五元,买下了这架收音机,说实话,他也希望有人来与他多聊会天,但千万不要在来推销什么东西的人了。

王小君的屋里有了声音了……

作者:申力,笔名申维希,先后在《作家》、《重庆工人作品选》、《重庆文艺》、《星星》诗刊》、《重庆诗歌年鉴》、《江津文艺》、《东方散文》、《中国旅游文学》、《现代诗歌》、《天府散文》、《文学顾事》、《文学时代》、《情感文学》、《东方诗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百篇,有《红月亮诗画艺术社》、《江南诗画艺术院》、《相约金话筒》、《笑傲文学》、《彩虹文台》、《南极光文学》、《诗韵墨语》、《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0)

相关推荐

  • 这首《老来难》,你一定要听完!

    年轻人多关心老人家 老人家多体谅年轻人 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 老了,就知道难了

  • 那些尘封的记忆

    那些尘封的记忆 文/ 张满华 libera 以前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每天听收音机也是我们的一种解闷方式.哪家有一个录音机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偶尔听听邓丽君的歌,也被冠以靡靡之音,只能偷偷的听,夜晚常常 ...

  • 【无线电史话】1940年,自行车上的一台四电子管收音机让这位年轻人好嗨哟!

    1940年,自行车上的一台四电子管收音机让这位年轻人好嗨哟! 这个年轻人耍酷骑自行车的理由很充分.那是因为车前篮子里装有一个四电子管收音机,能够接收本地广播电台并提供扬声器的音量. 由于其非定向特性, ...

  • 高中原 | 评“笑李飞叨”:视频与音频的盛宴

    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高中原 七十年代,我在老家读书,每天放学后,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听收音机,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那时听得最多的,就是梅兰芳的评书,像<杨家将>和<岳飞传>等, ...

  • 【三秦文学】李书忠​:【祖母的“戏瘾”】(散文)

    祖母的"戏瘾" 作者:李书忠 "岳飞出兵金兀术,马蹄声哒哒哒--如雷贯耳,他一个动作疾如闪电,快步流星--" "只听得吱溜溜溜--哐的一声,城门大开- ...

  • 那时候(二):收音机

    现在想听歌的时候,非常方便的打开手机就会实现,不像那时候,非得等收音机里播放才能听,由此,很自然地就想起那时候的收音机-- 父亲特别喜欢听单田芳讲的评书,每到中午吃饭时,父亲都会按时收听,我们不喜欢, ...

  • 新型啃老日趋增多,年轻人不以为然,老人家却痛苦不堪

    新型啃老方式正在蔓延,老人家苦不堪言,年轻人却不以为然.

  • 【随笔】70后的收音机时代

    70后的收音机时代 乾州碎娃 9月11日,单田芳老师去世消息发布的第一时间,我就想写一篇文章纪念这位艺术家,纪念这位为我开启文学殿堂大门的德高望重艺术家.但是,因为刚开学,学校工作琐碎而繁杂,不愿因个 ...

  • 滕跃堂‖收音机

    收音机 "嘀嘀嗒,嘀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弦律,对60后和70后来说太过亲切,那时的收音机让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着迷和依恋,很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收音机在 ...

  • 万安峰‖散文:遥远的收音机

    遥远的收音机 文/万安峰 三十多年前,电视机还是大多数家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但收音机却是家家必备的. 记得我五岁生日那天,父亲风尘仆仆从省城赶回来,连汗都来不及擦一下,就把手上的旅行包放在桌上,然 ...

  • 老人家,别把门关的那么紧

    对于热爱写作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时代,可以更便捷地通过网络途径发表自己的作品. 可是这又是很不幸的时代. 因为文学的认可拥有太强大的壁垒. 当有传统作家说,网络上几乎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