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宋之问《度大庾岭》今韵
唐 宋之问《度大庾岭》今韵
一君木子
度大庾岭
唐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评析
《度大庾岭》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大庾岭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被贬边远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盼望有朝一日得以赦免回京的心情。全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音韵谐婉,属对精密,词藻华美,尤其突出的是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景致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赦免返京的前途充满信心。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注释
岭:指大庾岭,五岭之一,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因岭上多梅花,也称梅岭。
辞国:指离开京城。国:即国都,指长安。
轺(yáo):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
翥(zhù):鸟向上飞举状。
南翥鸟:前人有过三种解释:一说泛指南飞的鸟;一说指鹧鸪,《禽经》上有“鹧鸪南翥”的说法,而古人又认为鹧鸪的叫声是“行不得也哥哥”,自然引起行人的惆怅。又一说是大雁,根据是作者同时的诗作《题大庾岭北驿》有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又《唐会要》卷二八有“阳为君德,雁随阳者,臣归君之象也”的说法。
北枝花:指大庾岭北的梅花。《白氏六帖·梅部》称:“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霁:雨止天晴之意。
长沙:用西汉贾谊故事。谊年少多才,文帝欲擢拔为公卿。因老臣谗害,谊被授长沙王太傅(汉代长沙国,今湖南长沙市一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贾谊“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诗意本此。
韵译
我离开京城刚刚要度过大庾岭,
停下车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北飞方向的鸟儿,
望着北开的花枝眼泪不住流淌。
山间阴雨刚刚有了停止的意思,
江上云彩亦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朝一日的机会重回长安,
我不像贾谊因被贬而有感遗憾。
作者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其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宋之问他是唐朝前期的大诗人,对中国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宋之问和沈佺期合称“沈宋”,这俩人通过自己的创作,总结出了律诗的基本规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其诗作风格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代表作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被编入《宋之问集》。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宋之问被赐死。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诏事张易之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获罪,于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当他到达大庾岭时,眼望那苍茫山色,想到一岭之隔,咫尺天涯,顿时,他那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于是写了好几首诗。此诗是其中一首。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