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气证的辨证施治

一、水气的概念

此处水气非指有形之水肿病。古人对水气的概念,认识也颇不一致,有人认为水气是水之寒气,如成无已注水气上冲时说:“水寒相搏,肺寒气逆”;也有人认为水气即是水饮,如钱天来注:“水气,水饮之属也。”我们认为上述两种不同的见解,似乎各自说对一半,因水与寒、水与饮,往往协同发病,水指其形,寒指其气,饮则指其邪,二者相因,故不能加以分割。所以,水气的概念,应该既有水饮,又有寒气,这样去理解似乎比较恰当。

二、水气上冲证概述

水气上冲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比较重视,在治疗方面也有所发展。此证源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即现代的《伤寒论》及《金匮》。仲景提出以苓桂剂为主方的相应治疗,为后世治疗水气上冲证创立了证治基础。但原文中的苓桂方证,加减化裁,分列于不同的篇章,缺乏系统归纳和有机联系,使人难以掌握全面,而无法引用。为此,进行条文方证综合归纳,务使水气上冲证体系与系列方证特点集中体现在医者面前,以利于临床上正确应用。

三、水气上冲证的证机

水气上冲证的证机是和心、脾、肾的阳气虚衰有关,而心阳虚衰,又为本证发病的关键。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上居于胸,能行阳令而制阴于下,若心阳不足,坐镇无权,不能降伏下阴,则使寒水上泛,而发为水气上冲证。同时,脾气之虚,不能制水于下,水无所制,也易上冲而为患。另外,肾主水而有主宰水气的作用,如肾阳不足,气化无权,不能主水于下,则亦可导致水气上冲证。由此可见,水气上冲,实与心、脾、肾三脏阳气之虚有关,其中尤以心阳虚不能降伏下阴而为前题。

四、水气上冲证的诊断

(一)综述诊断:对于水气上冲证的辨认与诊断,典型的则可出现明显的气由下往上冲动的感觉,不典型的,虽不见明显的气往上冲之感,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等见证也十分明确,故也不难诊断为水气上冲证。

水气上冲的起点有二:一是由“心下”气往上冲,多因心脾阳虚所致;一是由“脐下”气往上冲,多因心肾阳虚所致。

由心下水气上冲证:由于水寒之气先犯心下的胃脘部位,则胃中胀满;若再往上冲于胸,因胸为心之城廓,阳气之所会,今被水寒所抑,则自觉胸憋闷;胸又为心肺所居之地,水寒之气犯胸,则心肺必蒙其害,若肺气受阻,则咳嗽、短气;若心阳被凌,则心悸不安;若水气再往上冲于咽喉,则气结成痹,尤如“梅核气”状,自觉有物梗塞咽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若水气继续往上冲,必冒蔽清阳之气,则证见头目眩晕,动则为甚。头面部的五官皆属清窍,籍赖清阳之气的温养,则耳聪目明,鼻闻香臭,口舌知滋味。今浊阴之气冒蔽清阳,清阳之气不能温养清窍,则往往出现耳聋、目障、鼻塞、口失滋味等证。因此 水气上冲证每有眼、耳、鼻、喉、口等五官方面证的出现,务须注意。

由脐下水气上冲证:由于心肾阳虚,以致水寒之气得逞,遂发为水气上冲之证。此证因水与气搏,其先驱症状必见脐下悸动,而小便不利。如不及时治疗,则气从脐下上冲咽喉,来势突然,其行迅速,凡气所过之处,或胀、或满、或悸、或窒塞,皆历历有征,古人称之为“奔豚气”。犹以冲至咽喉,每每使人憋闷、窒息、出冷汗,而有如面临死亡的一种恐怖感出现,然少顷则气衰下行,其证也随之而减。

除上述两种水气上冲的特点以外,还可以从色诊、脉诊进行诊断:

1、望诊:

水为阴邪,上凌于心,心之华在面。今心阳不振,阴邪搏阳,荣卫凝涩,心血不荣,故其人面带虚浮,其色见黧黑,名曰“水色”,其甚者,或在额、颊、鼻柱、唇口、下颏等处,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叫“水斑”。心开窍于舌,心阳不足,则舌质必然淡嫩;火冷津凝,水不化津,故舌苔水滑欲滴。

2、脉诊:

水气上冲为阴证,仲景指其脉为“沉紧”,阴病见阴脉似无可议,然验之临床,水气上冲之证,脉来常见沉弦,或只弦,只沉,弦脉主饮,沉脉主水,两脉皆为阴,故可反映水寒之邪为病。病重者,则心阳浇漓,自顾不暇,其脉则出现“结”,或沉伏无力,亦不可不知。

(二)分述诊断:

1、气上冲胸:心阳上虚,水气上冲,其证有二:典型者,患者自觉心下有股气向心胸或咽喉上冲;不典型者,不见明显的气上冲,但从下往上依次出现的或胀、或满、或悸等见证十分明显,故也不难辨认为是水气上冲病证。

2、胸满:水气上冲,胸阳受敌,阴霾用事,则见胸满。此证以夜间为甚,气候温和则轻,冷冽则加重。往往伴见气短,咽喉不利,如有物梗,呼吸受阻等证。

3、心悸:心悸的出现有二:一是在气上冲胸咽时,则心悸随之出现;另一种是自觉左侧颈部之血管发生酸胀与疼痛时,则立即出现心悸之证。心悸每发作于晨起,夜卧、饱食之后,呈阵发性,轻者可以自止。

4、短气:心阳虚衰,膻中之气不充,又被水寒凝滞,则出现“短气”之证。如身体不动,或行路缓慢一般则不会出现短气。如登楼爬高,少顷则觉气短发憋,呼吸紧促而常伴咽喉有痰使人痛苦万分。严重者则可令人周身出汗、小便失禁,失气频频,心脏悸动如出。

以上所述水气上冲之证,如见一、两证,而色脉相应时,便可诊为水气上冲,不必诸证悉俱。

五、水气上冲证的治法

治则:补阳降冲,利水消阴。(一)方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朮、甘草(炙)(二)方义:

1、茯苓作用有:(1)甘淡利水;(2)养心安神;(3)行肺之治节;(4)补脾厚土。所以,茯苓一味而有消阴利水,养心定悸、补脾以固堤坝之全权作用,而为本方之主药。

2、桂枝在本方作用有:

(1)通阳以消阴;(2)下气以降冲;(3)补心阳以制水寒,而与茯苓配合相得益彰,亦为本方之主药。假如本方有桂枝而无茯苓,则不能渗利水邪以伐阴气;如果只有茯苓而无桂枝,则不能上补心阳之虚,下不能通阳以行津液。由此可见苓,桂二药相须相成,协作有方而缺一不可。

3、至于本方中的白朮补脾协助茯苓以远化水湿;炙甘草则助桂枝上扶心阳,中保脾胃之气,以缓水势泛滥。

以上药虽仅四味,但配伍精当,大有千军万马之声势,临床疗效惊人,实为《伤寒杂病论》水剂代表之方,而与火剂三黄泻心汤遥相呼应。

六、苓桂剂其它加减方

(一)苓桂杏甘汤

苓桂杏甘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杏仁而成。此方治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而见小便困难,面目浮肿以及喘咳等证。

(二)苓桂味甘汤

苓桂味甘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五味子而成。此方一是治疗肾气素虚之人,因误服小青龙汤发动肾气,引发肾气不摄,气从少腹上冲于胸,甚或为上厥巅疾,头目眩冒,面赤如醉,心悸、脉结、少气而喘等证。二是治老年人下虚,不主摄纳,饮从下泛,气阻升降而为喘咳之变。此方为甘温化饮,酸温纳气为治。

(三)苓桂姜甘汤

苓桂姜甘汤,原名茯苓甘草汤。为便于记忆,故易名于苓桂剂群方之内。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生姜而成。其治疗水潴留于胃,迫使气与饮搏,而证见心下悸动不安。若胃中水饮上逆,则可出现“水吐”;若胃中水饮下流于肠,则可出现“水泻”;若胃中水饮阻遏清阳不达四肢,则见手足厥冷,名叫“水厥”。

(四)苓桂枣甘汤

苓桂枣甘汤证,是心阳上虚,寒水下动,待发未发,先见“脐下悸”、“欲作奔豚”。也就是水气之邪从脐下上冲的一种。于苓桂术甘汤方减白术加大枣,并增添茯苓的剂量,用甘澜水煮药,服之则愈。此方治“奔豚”已发亦同样有效。

(五)苓桂杏苡汤

苓桂杏苡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甘草加杏仁、苡米而成。本方治水邪上逆,兼挟湿浊,水湿相因而为病。多见咳嗽多痰,头重如裹,胸满似塞,小便不利,周身酸楚,不欲饮食等证。

(六)苓桂芥甘汤

水为阴邪,性本就下。若发为上冲,亦有因于肝气激扬使然。故于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白芥子,治疗水气上冲,而又有肝气作暧、头晕目胀,以夜晚为甚、脉沉弦等证,本方能疏肝下气,开阴凝之邪。

(七)苓桂茜红汤

苓桂茜红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甘草,加茜草、红花而成。此方常用于某些冠心病患者。他们既有水气上冲的症候,复有心前区疼痛控背及手指发麻等气血瘀阻的证候。此方用苓桂通阳化饮,红花、茜草活血脉而行瘀滞。如遇患者血压偏高者,可加牛膝,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八)苓桂龙牡汤

苓桂龙牡汤,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龙骨、牡蛎而成。此方治疗水气上冲,兼见心中惊悸、睡卧不安、头晕耳噪、夜不成寐等证。

七、水气证的分型辨治

(一)水痫

小便不利,头目眩晕,继之则晕厥倒地,口吐白沫;人事不省,发为癫痫,移时方苏。其脉沉弦,舌苔水滑。

【证候分析】小便不利,头目眩晕,为水寒上冒清阳。清阳为水寒之邪所遏,所以头目眩晕,而发为癫痫也。此证非风非痰,又非蓄血。辨证关键在于小便不利一证。

【治法】利小便以消阴,通阳气以化饮。   【方药】五苓散(白朮、泽泻、猪苓,茯苓,桂枝)

【方义】泽泻、猪苓、茯苓利小便以消阴;桂枝通阳以下气;白术健脾以制水泛。俾水利阳通,气化得行,则头目之阴霾自散,而癫痫则愈。

如果此证若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头眩心悸,或筋惕肉等阳虚水泛之证时,则改用驱寒镇水,扶阳抑阴的真武汤治疗。

【方药】附子、白朮、茯苓,生姜,白芍。

【方义】附子补阳,生姜散寒,茯苓,白朮利水消阴,芍药利小便兼护血阴。

(二)水眩

《金匮要略方论》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支饮为四饮之一。它好象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邻于心下,偏结不散,故名曰“支饮”。若支饮之邪上犯头目,则出现冒眩的症状。冒,指头如物冒,昏冒而神不清爽;眩,指目眩而见黑花撩扰。除此之外,支饮本身也有独立的证候,据《金匮》记载: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乃是支饮的证候。但令人遗憾的是“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的支饮主证,在临床上不一定同“苦冒眩”之证同时出现,这就给辨证支饮的水眩证带来了困难。根据临床观察,这种眩冒的脉象或弦、或沉、或者沉弦并见。这是因为弦脉主饮,沉脉主水,而与水饮病机相吻合。至于他的色诊,或见黧黑,或呈青暗,或成色黄而灰,因人而异,不能一致。例如单纯水饮,则见黧黑之色,因黑为水色;若支饮内挟肝气,则色青而黯,因青为肝色,而黯则为饮;若黄灰不泽,则反映了水饮挟脾湿内困阳气,因脾之色黄,故知挟湿。

舌诊对支饮的临床意义也比较重要,一般认为水饮病舌色必淡,因有寒气;苔多水滑,因津液不化;如果水湿合邪,则又出现白腻之苔,而且厚。

【治法】利水消阴,通阳降浊。

【方药】苓桂朮甘汤加泽泻即可奏效;如果内挟痰浊,则脉弦而滑,于苓桂朮甘汤中再加半夏、橘红、生姜,竹茄等药化痰。

如果冒眩特甚,令人眼不能睁,身不敢动,视其舌则是特别肥大而异于寻常,舌质宽大,占满口腔,舌苔呈白滑,或水滑,脉或弦,或沉弦。此乃心脾气虚,水饮上渍,浸膈渍胃所致。此是辨心下有支饮的铁证。

治当用泽泻汤,急渗在上之水势,兼崇中州之土气,因土能制水,脾又能运化水湿。

金匮泽泻汤:泽泻30克、白朮15克。

(三)水寒作咳

咳嗽,痰色稀白,落地成水,或亮如蛋清,触舌而凉,因痰多作咳,故伴有短气不欲饮等证,其脉弦,舌苔白。

【证候分析】水寒之邪射肺,肺气失于宣降,津液不化,变为寒痰冷饮,使肺气受阻,逆而为咳。寒饮内伏,阳气不煦,故不欲饮。脉弦苔白,则知为“水咳”无疑。    【治法】温肺气,散水寒。

【方药】小青龙汤:桂枝,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炙甘草,芍药。   【方义】桂枝、麻黄、细辛以散寒饮之邪;干姜温肺行津,半夏涤痰化饮。方药过于辛散,又恐发露下焦阳根,故加五味子敛肺气以滋肾水;芍药滋荣血以防劫阴;炙甘草补中益气以和诸药。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邪支饮之证。然而应该指出,此方乃辛烈发散的峻剂,用之不当则有伐阴动阳之弊,往往会发生各种弊端,反而促使病情加重。

为此,必须掌握小青龙汤的辨证关键,应当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辨气色:小青龙证,为水寒射肺,心下内伏寒饮。寒饮为阴邪,必伤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则荣卫之行涩,不能上华于面,故患者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我们称之为“水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互相对称,我们称为“水环”;或在患者的头额、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如同妇女妊娠蝶斑),我们则称之谓“水斑”。

以上的水色,水斑等表现,对于诊断水寒病证的意义重大。

2、辨脉:小青龙证为寒饮之邪,故其脉为弦。弦主饮病;抑或脉浮紧,则为表寒里饮俱在之征;如寒饮内伏,浸循日久,其脉则沉,沉主水病。必须注意的是凡尺脉迟,或尺脉微,抑或两寸濡弱无力,是为心肾先虚,“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样,就不要滥用小青龙汤而发虚人之汗。

3、辨舌:小青龙证为水饮凝滞不化,肺寒津凝,故舌苔多见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伤以后,则呈现舌质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裁,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       4、辨痰涎:小青龙汤治肺寒金冷,津凝气阻之证,所以,咳嗽必然多痰,咯痰较爽,因系寒性水饮,故其痰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然亦有咳出之痰,明亮晶莹,形同鸡蛋清状,痰冷如凉粉,触舌觉凉而为辨也。

5、辨咳喘:小青龙证在咳喘方面,有三种情况,临证之时务须分清。

⑴咳重而喘轻:《伤寒论》第41条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指出咳嗽为重,而气喘反轻;

⑵喘重而咳轻:《金匮痰饮咳嗽病篇》说:“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是指喘息为重,而咳嗽为轻;

⑶咳喘皆重:《痰饮咳嗽病篇》说:“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是说咳与喘同时俱重的病候。

尽管本方证的咳喘有重有轻,在不同阶段与时期各有所侧重,但治疗的方法皆以小青龙汤温寒蠲饮则一。

6、辨兼证:小青龙证为水饮之证,除咳喘外,由于水邪变动不居,而有许多兼证出现:如水寒上犯、阳气受阻,则兼“噎”;水寒中阻,胃气不和,则兼呕;水寒滞下,膀胱气化不利,则兼“少腹满而小便不利”;若外寒不解,太阳气郁,则兼“发热”头痛等证。          根据以上六个辨证环节,是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客观标准。

如果我们把仲景说的“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精神而用于小青龙汤,也是可以参考的。

小青龙汤虽为外解表寒,内散水气,表里两解之方。然而对于内证的寒饮或咳或喘等证亦有疗效。由此言之,小青龙汤与大青龙汤虽皆有表里两解之功,但服大青龙汤未有不发汗者,而小青龙汤则有发汗与不发汗之异。这是因为寒饮之证,寒与饮凝,岁月一久,表证已去,小青龙汤对此内散寒邪,温化水饮,而不需达表为汗。

小青龙加石膏之方,见于《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是治疗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心下有水等证。人皆知大青龙汤中有石膏,而不知小青龙汤中亦有加石膏之法。而且,小青龙汤加石膏的治法,又和越婢加半夏汤有所不同。尤在泾注曰:“此亦外邪内饮相搏之证,而挟烦躁,则挟有热邪,麻桂药中必用石膏,如大青龙之例也。又此条见证,与上条颇同(指越婢加半夏汤),而心下寒饮,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故不用越婢加半夏,而用小青龙加石膏,温、寒并进,水热俱蠲,于法又为密矣。”据此,余认为凡小青龙证的寒饮内伐,日久若阳郁化热,而见烦躁,或见其它热象,如脉滑口渴,或舌红苔水,而又确属寒饮之证,此方具有寒热兼顾之能,燥而不伤之优。          总之,小青龙汤是一张名方,其药味峻厉而发散力最强,虽有五味子芍药之酸收,亦不可恃之而无恐。为此,提出辨证用方的六个环节,做为临床辨证论治的客观依据,以示临证之谨慎。

(四)水逆

其人小便不利,口中烦渴,喜饮水,水入则吐,吐后又渴,证名。水逆……其脉弦,舌质淡,苔水滑。

[证候分析]:此证为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短少,口中烦渴而欲饮。然饮入之水,旋又停蓄于下,仍不能上化为津液,以致水蓄于下而反上犯胃腑,胃失和降,所饮之水,必拒而不受,因此,水入则吐,称为“水逆”。此证饮水而渴不解,虽呕吐而水饮不除,为水证中之突出者。

【治法】通阳化津,降逆止呕

【方药】五苓散(见上)

【方义】见上。

(五)水渴

患者烦渴能饮,饮后又渴,证象“消渴”,惟小便不利,舌淡或胖,苔则水滑而不相同。

[证候分析]:水蓄膀胱,津液不化,故小便不利,而口渴欲饮。此证非热非燥,实因水聚津凝而不上承,所以称为“水渴”。观其脉舌反映,则辨为水蓄之证而无复可疑。

【治法】通阳化津,利水止渴。

【方药】五苓散(见上)

【方义】见上。           (六)水悸

水悸,有上、中、下三焦之分。

1、上焦悸:患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因而心悸不安。脉弦,或动而中止为结,舌质淡,苔水滑。

【证候分析】水气凌心,自下而上,始于胃而后及于心,一阳受窘,怯而作悸。其脉弦主水饮;或动而中止为结,乃是心阳虚而使心律失常。

【治法】温补心阳,利水降冲。

【方药】苓桂朮甘汤  【方义】见上。

2、中焦悸:心下当胃之上脘而悸动不安,以手推按,则水声漉漉,叫“振水音”,具有诊断意义。或见心下痞满等证,脉弦而苔白。

【证候分析】见上。  【治法】通阳利水,健胃散饮。

【方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生姜,炙甘草)

【方义】茯苓利水消饮,桂枝通阳下气,生姜健胃散饮,炙草和中扶虚。

3、下焦悸:小便不利、脐下作悸,或者气从脐下上奔于心胸,使人憋闷呼吸困难,精神紧张,而恐怖欲死。脉弦而舌苔水滑。

【证候分析】水蓄下焦,则小便不利;水与气相搏,则脐下作悸;若水气上冲,则水气冲胸;阴来搏阳,故心神恐怖,呼吸困难,而憋闷难堪。

【治法】利水降冲

【方药】苓桂枣甘汤:茯苓、桂枝,甘草(炙)、大枣,此方仲景嘱用甘澜水煮药。

【方义】此方即苓桂朮甘汤减白朮加大枣。原方剂量比苓桂朮甘汤为大。去白朮者,恐其壅塞以碍气机;加大枣者,恐茯苓渗利伤津而劫阴;况大枣又能补脾气,亦势在必用。用甘澜水煮药,在于不助水寒之邪。

(七)水痞

患者小便不利,口燥而渴,心下痞满,脉来弦而苔水滑。

【证候分析】心下痞之病机,多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本证心下痞,而小便不利,兼见口中燥渴,舌苔水滑等特点,故可诊断为“水痞”而非其它。

【治法】通阳利水,行气消痞。

【方药】五苓散加生姜、枳实。

【方义】用五苓散通阳利小便,以驱水邪之停;加枳实、生姜以消心下之痞气。按仲景原方为五苓散而不加它药。在临床加枳实、生姜甚效,录之以供参考。       (八)水泻

太便泻下如水,而小便反短少不利,肠鸣而腹不痛,口渴时欲饮水,饮后则泻,泻而复饮,为本证之特点。其舌苔水滑,而脉则弦细。    【证候分析】此证水湿内盛,脾不运输,以致清浊失判,而水走大肠。水谷不别,津液不化,清阳不升,故口渴欲饮,饮而又泻。

【治法】健脾渗湿,利水分清。

【方药】苍朮五苓散:即五苓散原方加一味苍朮,以增强利水燥湿之功效。       (九)水秘

据临床所见,大便秘结,数日一行,坚如羊屎。口中干燥,小便短少不利,下肢浮肿,自觉有气从心下上冲,则心悸头晕,胸满气短发作。舌质肥胖淡嫩,苔则水滑,脉弦而沉。

【证候分析】此证与“水泻”在病理上,乃是一个问题而有两种证候出现。“水秘”乃水停而不化津液,肠胃失于润濡,故大便秘结不通。今观其主证则是一派“水证”,所以命名为“水秘”,而与“水泻”相对应,因而体现了“两点论”的辩证思想。

【治法】通阳行津,气化津则大便出矣。

【方药】苓桂朮甘汤与真武汤两方,交替服用至十数剂后,则二便通畅,便秘等证迎刃而解。

夫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人多能识;至于利小便以治便秘之法,微斯人吾谁与归。

(十)水厥

证见心下悸动,扪之应手,或见心下痞满,手足厥冷,脉来弦,而舌苔水滑。   【证候分析】此证水寒在胃,与胃气相搏,则心下悸动。若水寒阻遏阳气不充于四肢,则见手足厥冷之证,而名曰“水厥”。

【治法】健胃散饮,通阳行气,

【方药】茯苓甘草汤,每获良效而不可轻视。

按此证挟有阳虚之机,待水去饮消之后,续以补阳之品实为上策。

(十一)水郁发热

《伤寒论》第28条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乃是仲景特为治疗“水郁发热”而设的。本病外证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的太阳经气郁而不宣之象,在内则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水郁气结之反映。从其内、外证综合分析,产生气结阳郁的根源,在于小便不利一证。因为小便不利,则水不行而气必结,气结则阳必郁,以上诸证便可发生。所以,在治疗时,如果抓不住“小便不利”的根本证候,妄用汗、下等法,必徒劳无功。然而本条之“翕翕发热”与小便不利,同第71条之“脉浮、发热、小便不利”,两证似同实异,不得混为一谈。第71条五苓散证是由于表邪不解所致,而本证之发热无汗,却不标出脉浮,是因水郁气结之故。          另外,在服药要求上也不相同:第71条药后要求:多饮暖水,汗出愈。治在解表;第28条的药后,则要求小便利则愈。治在去水。可见一为有表邪,一为无表邪,对比分析,则两条不同之处,已昭然若揭。至于本条之所以有头项强痛与翕翕发热,由于水气郁结以后,可使太阳经气因郁不利,这和外受风寒之邪的头痛发热则迥然有别。在《伤寒论》里证似表的问题,尚不止此处,如第131条的“结胸者,项亦强”,又如第152条的十枣汤证,也有头痛和絷絷汗出,其实为水邪结于胁下,阻碍了气机升降而使营卫运行不利。但是本证的表现,也确能使人容易发生解表与攻里的错误。仲景似乎早有预见,他在写法上,颇具匠心,他先把“服桂枝汤,或下之”至“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一段文字写在前头(难免使读者发生困惑不解),紧接又写出“小便不利者”正字真言,方将汗、下无效的原因和气郁阳抑的实质全盘托出。此时才使读者眼光豁然开朗,自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是仲景治疗“水郁发热”的主方。清人吴谦不契机理,轻率地主张去芍而不去桂。则就造成本方与五苓散证相混,破坏了仲景一方一义,而有节外生枝之弊。           本方宗旨,在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俾水气不郁,阳气通畅,则诸证自解。

八、苓芍朮甘汤的探索与发现

《伤寒论》有苓桂朮甘汤,而没有苓芍朮甘汤,未知诸位读者意见如何?但我却认为如果没有苓芍朮甘汤而与苓桂朮甘汤相互对应,在治疗水证方面,只有通阳而无和阴,从仲景一贯体例来看,则是失于偏颇的。我们从桂枝汤中的桂枝和芍药配伍关系分析具有二分法的意义。因此在桂枝汤加减法中,既有去芍药,也有去桂枝;既有加桂枝,也有加芍药。这种桂、芍相互对应的规律,是符合疾病的客观要求。所以仅有苓桂朮甘汤,而缺少苓芍朮甘汤的存在,似乎违背了仲景一贯阴阳兼顾的用方特点。因此,我刻意求索,以冀对苓芍朮甘汤而有新的发现。一日对第28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的分析,发现其方药排列顺序是: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白朮、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方后注云:“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余谛思良久,触景生情,恍然大悟,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追求的苓芍朮甘汤,而正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啊!

或云:既是苓芍木甘汤,为何仲景另起方名耶?答曰:所以不称苓芍朮甘汤者,可能有两个原因:

1、仲景为了突出桂芍两药之对应,既有“去芍”,也有“去桂”。以见“胸满”和“心下满微痛”,两证有在上在下之分,病机不同,用药则异,并且强调了第28条的必须去桂不能去芍的原则;

2、仲景惟恐后人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上,抓住桂枝不放,纠缠不清,因此一锤定音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然而吴谦等人果不出仲景所料,仍然要留桂而去芍,圣人之见不以远乎?如果名为苓芍朮甘汤的话,则推波助澜更不知凡几矣。

学而思则生悟,今苓芍术甘汤之义已详,相互对应之事实已备,可见苓桂朮甘汤旨在通阳而治胸满心悸;苓芍朮甘汤旨在和阴利水而治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清人唐容川说:“此与五苓散互看自明。五苓散是太阳之气不外达,故用桂枝以宣太阳之气,气达则水自下行,而小便利矣。此方是太阳之水不下行,故去桂枝重加苓朮,以行太阳之水,水下行则气自外达,而头痛发热等证自解散。”我认为唐氏之言,对芍药作用犹欠发挥,殊不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如果再加一味附子便是真武汤模式。可见苓朮必须得芍药才能发挥去水气,利小便之作用。这就看出桂枝走表利于上,芍药走里利于下。上为阳,下为阴,正体现仲景桂、芍对应作用在水气病中而各显身手,以尽发汗利小便之能事也。

结语:   

        水,阴邪也,变化多端,浩浩莫御,故临床多见。本论集伤寒、金匮之大旨,取法于仲景,实参之以己意。如“水秘”、“水郁发热”等等。水之气寒,病则伤阳犯上,故有上冲之变:如上冒清阳而为痫,上凌于心而成悸;中犯胃气而成痞;下注肠道而为泻。故水之所至,则其气必寒,其阳必沮,则病症纷呈……。李翰卿说:“胸背腰痛,皆有因痰者。痰者,痰饮也,为水湿不能吸收所致,脉多带滑象。同时,痰饮在胃即呕,在上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肺则咳喘,在胸膈则满闷短气,郁于经络则麻木偏枯。若忽患腰背胸胁牵引痛,走而不守者,即可考虑痰。但痰与风要加以鉴别,从体质上、脉象上和患者每感痛处有寒凉重着的感觉等,稍加留意,不难辨认”。水证虽繁,结合辨证而言,其脉则弦,其舌则水,其面则黑,其小便则不利,如是而已,则亦何难之有!

一一一李书涛选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