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障碍,百病之源
微循环——人体第二心脏
人体是一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各种器官都是“血肉相连”。任何一个器官,任何一个部位都遍布着许许多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最细的仅2微米,最粗的也不过100微米。
据估算,人体内大概有100亿根毛细血管,表面积可达500-700平方米,约为一个足球场。身体内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功能细胞距离毛细血管的距离超出20-30微米。
它们的血管壁均很薄,大约是一张纸的百分之一厚度。把这种细动脉、细静脉之间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其总长度可绕地球直径的两周半,有九万公里,这样血液从心脏输出后要经过漫长的路途才能达到组织细胞。因此,仅靠心脏的收缩能力是不可能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很远的组织细胞中去的。
那么血液从心脏输出后靠什么力量才能输送到那么遥远的场所呢?那就是靠微血管自身的自律性活动才能将血液灌注进细胞;同时因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它有自己的规律,这样微血管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变成了“第二心脏”。因此微循环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微循环为什么被称为“第二心脏”
实际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了“第二心脏”。因为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和物质交换的,它直接给细胞供血、供氧、供给能量及有关营养物质,同时还把对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废物如肌酸、乳酸、二氧化碳等带出。
微循环具有自我调节的重用作用
调节分为稳定调节和应变调节。
稳定调节是为了保证全身或主要器官的循环血量和血流量的相对恒定,并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应变性调节是为了适应组织器官的需要,来调节血液的灌流量。调节是为了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适应全身或重要器官临时变化的需要。
为了保证生命活动,必需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和保证全身或重要器官临时变动所需要,只有及时适当地改变心血管系统的一般循环功能并相应地改变全身及部分器官的微循环状态才能满足上述需要。
微循环调节的意义就在于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保证临时循环变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维持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稳定,保证代谢临时变化的需要,这些调节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持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以微循环就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人体的内环境,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保证,人体的任何器官,任何部位(其中包括心脏在内)都必须要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微循环,否则就会出现相应器官的病变。
微循环造成人的衰老、疾病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血流量与人体组织、器官代谢水平相适应,使人体内部各器官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好象块块“秧田的水渠”堵塞,禾苗得不到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新陈代谢不正常而出现疾病和衰老等。
例如当心肌需求障碍时,人体可以出现心慌、胸闷、早搏、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等;
当脑循环发生障碍可出现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痛头晕、甚至面瘫、中风、痴呆等;当肝微循环障碍时会出现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当肾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腰痛、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当皮肤微循环发生障碍时会出现淤斑、老年斑以及手足麻木、身体上有蚁走感,全身不适等异常感觉;
全身微循环出现衰退时也就是人体衰老的开始。人们说微循环通不中风,微循环好心肌梗塞少,微循环流畅健康长寿。
通常微循环是非常通畅的,但由于血脂高、血粘度高、红细胞聚集、心脑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微循环血流中会出现白色的微小血栓,它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一旦因为血管变细、扭曲变形而堵塞血管(特别是中老年人),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轻则头昏、失眠、眩晕、嘴唇麻木、心慌、胸闷。
如果出现大面积的脑部或心脏堵塞则会造成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心肌梗塞等。因此应通过微循环的检查及早发现血栓,积极抗栓溶栓,疏通微循环,防患于未然。
预防疾病,应注重微循环的好坏
目前,发现微循环的主要手段是用微循环显微检查仪,而一般的如CT,磁共振,X光,B超等都不能发现,因此临床微循环比宏观检查具有较早发现较早诊断的作用。
同时,亚健康人群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主要表现在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灌流不足,血管模糊不清,血流缓慢。通过微循环的检测也可以迅速发现目前身体所处的状况,及时及早的进行改善微循环,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改善亚健康状况。
如果微循环功能障碍或血流灌流量减少时,就不能满足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需要,是机体产生疾病和早衰、早逝的直接原因,它根据血流循环的整体性和体表内脏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身体各个部位的疾病。
中医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前苏联一位著名医学家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不管你意识到没意识到,你所治疗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微循环有关,微循环状况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
微循环的研究方向
微循环是当前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微循环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微循环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管壁和体液的相互关系。
2、 研究各脏器(组织)微循环的特点,以及和脏器特殊功能代谢的关系。
3、 研究各种疾病发生时微循环的改变及其在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针、选择救治措施中的重要意义。
4、 微循环改变是许多病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变化,临床微循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的防、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5、 尤其对现在普遍流行的心脑血管疾病,通过微循环的检测,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6、 证明各种改善微循环的产品的特殊疗效。
远红外线促进微循环
1.远红外线具有渗透力。虽然远红外线仅能穿透皮肤0.1毫米,但远红外线能通过细胞间的传导作用渗透至皮下深层组织3-5厘米,一点不影响远红外线对人体生物学效应的发挥。
2.远红外线具有温热效应。8—15微米的远红外线,当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体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基本相一致时,能量就被生物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温度升高,产生的温热效应,又使毛细血管扩张,微循环增强,在单位时间内给人体带来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让细胞健康、充满活力。
温热效应,对人体而言就是一种,它是通过“热”这种物理性刺激使人体表层、渗透到深层组织升温,而加强血液循环。
3.远红外线具有共振效应,使生物体的分子处于较高振动状态,
这样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小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