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服人的经典篇章——《陈寔晓喻梁上君子》赏析
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上有一种类型题,分数虽少,只有区区的5分,但在中考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决定中考语文成败的关键,这种题型就是课外文言文试题。此种题型的考查目的是通过课内积累在课外的呈现,来考查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选篇的原则是注重选择叙事性相对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有一定内涵意义的浅易文言文。这样的选择标准,让编题者在选择篇章的时候可谓是煞费苦心。而出自范晔所编写的《后汉书》中的《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一文是完全符合中考课外文言文选题原则的。
这篇文章的内容写的是陈寔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一位偷盗之人改过自新的故事,文章很短,但人物形象塑造鲜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受到思想教育。
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他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处事原则。当与人发生矛盾,或在处事时面临抉择时,人往往好从自己的角度来决定自己如何做。但这个决定有时是错误的,错误的决定和举止就需要改正,而从犯错者内部自己纠正是很难的,这就需要借助于外人来纠正,来说服他纠错。而使人纠错我们不能采取强硬的手段,强硬的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治本,只能让犯错者内心里知道自己的错误,让犯错者心悦诚服才是。《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中的陈寔可谓是劝人高手,他能够让犯错者从内心里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产生一种内疚感、惭愧感,从而主动地改正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原因就在于他能做到以理服人,采取多种形式的讲道理,让人承认错误,改正错误。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一文中,陈寔是如何劝人的: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诚如题目所说,“陈寔晓喻梁上君子”这个题目中“晓”一词的意思是“知道,懂得”,“谕”的意思是“告诉,使人知道”,二者的意思是相近的,意思就是“使人知道、懂得怎样做”。“梁上君子”指的是到他家偷窃的盗贼。那么,文中是如何来记述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一事的呢?现在,我们来看一看。
文章在开篇并没有直接写陈寔与梁上君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而是对陈寔的情况进行了一下交代。在此处,我们可以看出陈寔是一位处事公允的评判者的形象。而文中引用的乡闾之人说的一句话“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更可见陈寔语言的力量,达到了让人宁可受到刑罚的惩罚,也不愿被陈寔指出自己的短处,这,其实是乡闾之人对陈寔最大的肯定。文章为什么先写陈寔为乡人评判对错呢?这是为后文事情的展开做铺垫的。这种写法,采用了古时写作辞赋常用的铺陈手法,并且是递进式的铺陈手法,因为陈寔是一位处事公正,善于用道理服人的人,才有后来的晓谕梁上君子。
在前文铺陈的基础上,文章转入正题,开始写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一事。而文章在写盗贼偷盗时,又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时岁荒民俭”,当年年成不好,老百姓没有收成,这就为盗贼的偷盗找到了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仍是为后文的陈寔晓喻梁上君子做铺垫。
于是,文章开始转入陈寔晓喻梁上君子一事。而文章为了突出陈寔的形象,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来晓谕梁上君子。
一、假借教育子孙来晓谕梁上君子。当陈寔发现梁上有盗贼的时候,他并没有直接揭发盗贼,而是把子孙叫过来,正色地训诫他们。告诉他们:人要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才形成了坏的恶习。明在训子,暗在训盗贼。盗贼听到这番话后,自感惭愧,所以从梁上跳下,跪拜认罪。
二、以尊重之心来晓谕梁上君子。做盗贼者都有着一种自卑的心理,文中的盗贼之所以为盗贼,是因为环境所逼,自制力差,身上恶的一面打败了善的一面,从而走上了偷盗的道路。陈寔称盗贼为“梁上君子”,这是对盗贼多么大的尊重啊!何人可称为“君子”?君子乃是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高的人。陈寔称盗贼为君子,盗贼能不因之感动吗?因感动而惭愧,因惭愧而自责,因自责而跳下房梁认罪,陈寔的这种规劝是多仁慈,多入情入理的规劝啊!
三、以宽容之心来晓谕梁上君子。盗贼认错后,陈寔为了让盗贼真正地认识到错误,并没有采取教训的口吻去训斥梁上君子,在拥有宽容之心的人的眼中是没有坏人的,“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以貌取人是人性普遍存在的心理,陈寔从这个常人判断人的坏恶的标准出发,承认梁上君子不是个坏人,只要克制自己,他就会改正错误。并且,还换位思考,认为他的偷盗是因为贫困所致,最后,还赠送二匹绢给盗贼,这是多么典型的以德报怨的例子啊!
至此,盗贼彻底地被陈寔的爱心所感化,被陈寔的宽容之心所感动。最终,陈寔以他的德行感动了全县的人,以他的理教化了全县的人。
而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教育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对待犯错误的人,我们在教育的时候不能采取简答粗暴的形式,而要分析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抓住本质,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