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三国(1):三足鼎立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时势而生,随时势而灭,教育亦如此。
远溯夏商之时,官学亦已萌生,斯时,教语言,传天文,授历法……育人建成规模。然所学之人,皆为世家子弟,庶民之子,登教堂之门,难于上青天。
后至春秋,孔圣生于尼山之上,性喜读书,勤学好问,博闻强识,韦编三绝,文名渐盛。其人破官学陋习,首倡私学,弟子三千,不问出处,贤者有七十二人。
随之,官学、私学并存华夏,奄忽便已二千余年。至十九世纪末,现代教育传至华夏,教育之变,可谓地覆天翻。官学与私学之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皆不同于往昔。何哉?盖因现代教育,乃因工业化而生。为应工业化之所需,工科生,理科现,又辅以人文学科,来解思想之惑。
后,西学渐进,科目愈多,专业愈细。众生济济一堂,同学于一室,良莠不齐,高下尽现。每临考后,揭榜之时,意气风发,沾沾自喜者有之;精神不振,黯然销魂者有之。
已丑年,国初建,民平等。无论贵贱,人人可学,随后,公学渐兴,私学渐废,达三十年之久。
戊午中兴,私学又现,然规模尚小,难与官学匹敌。官学一枝独秀,优势明显,授学子无数,育英才良多。
然,官学可问鼎教育之巅,笑傲群雄乎?非也!非也!
吾曾言,天下之事,兴与衰,皆随时而变矣!
私学不堪长居官学之下,卧薪尝胆,隐隐发力。研教育之规律,取彼之优长,后,又引西学之精髓,因地制宜,化为己用,自创育人之秘籍,授生学习之锦囊。悄然间,由坊间传至雅堂,美名渐扬,渐成与官学争锋之势。
然,官学底蕴深厚,其势非一日可撼也。其自知私学虎视眈眈,己亦图变。教学之法多方尝试,授课之书多次改变,新颖之举,时时有之,亦让人不舍。
官私相争,日益激烈,然教育之奇,奇在难测。不知何时起,网学异军突起,如山雨骤至。于此信息时代,因其独有之特点,令官学与私学不敢轻视之。
庚子春,新冠至,官私学门亦闭。当是时,网学以其优势,伺机而动,随势而起,遍地开花,解生无学之忧之时,亦在坊间名声渐起。
官学与私学闻之,亦学其形,纷纷于网络之钉钉者,腾讯者,QQ者……授课,传道,解惑。然因仓促,其技尚未达娴熟之能。
愚以为,官学底蕴深厚,人数众多,如同三国之魏国;私学因地制宜,灵秀多变,如三国之吴国;网学形式新颖,善揣人心,如三国之蜀国。
时至今日,教育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官学、私学、网学,皆有其优,亦有其弊,然三者并存,学者各取其优,亦为幸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天下之事不可一成不变,教育亦不可一成不变,最终官学、私学、网学谁会笑傲群雄,一统教育,容愚下回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