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有一方草原,却依旧迷恋脱缰的野马?
许多人所谓的痴情,并不是真地有多爱对方,而是在拼命地感动自己,想要证明自己拥有掌控一切的能力。
文/温佛佳
以前听一位情感类畅销书作家分享经验,她说,她的痛苦,是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没有那些痛苦,断然不会有有她如今的自己。
所谓成长,就是敢于革新自己,勇于剔骨涅槃。那些大小的苦痛,成了生命之舟的反照镜、助推器,提醒我们择其善路、避其弯道,鞭策我们破浪乘风、一往无前。
存在即意义。
要说痛苦的正面意义,莫过于此。
可,并非所有人,都能视痛苦经历为宝藏资源,从中汲取养分、获得成长。
痛苦的形式有万万千千种,但大体看,可分为身体之苦与心灵之痛。
对我们造成绵延不断威胁的、最是让我们欲罢不能的,却往往又是那无痛有痛、无形有形的“心疾”。
“心疾”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样,恋爱之苦最是伤人。
在我的认知里,所有让人上瘾的东西,除了甜,似乎都带着某种程度的痛。这看似是悖论,却实在是很普遍的存在。
比如说酒精,比如说罂粟,再比如说不伦之爱。
为什么有些男性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
为什么有些女性宁愿忍受忽视、凌辱,却一直依恋着那些无法给她们爱的男子。
虽然家中却没有一片肥沃的草原,你是否也曾爱上或正爱着一匹野马,明知无望,可依旧紧拽手中那勒人的缰绳,不舍、不敢、也不愿离开?
你深受折磨,却依旧沉迷其中。
你是否问过自己,这种痛楚的发生是否必然?是否可避免?
我是女性,因此本文也只聚焦在女性角度来谈,那其实对男性而言,道理也是一样。
正如那位女性作家所言,痛苦是一种资源,深层次的痛苦,让我们得以照见自己。
经历过或经历着的苦痛也让我明镜似地洞悉了自我幽微的内在世界。
每个人对痛苦的感知力不尽相同,在我这里,对痛苦的觉察,向来比快乐来得敏锐。
20岁到30岁这十年,我也渐渐认清并慢慢接受了这一点。
坦诚地说,我自己,也耳闻目睹过身边许许多多女孩,明知浇不绿、喂不肥一亩幼嫩甘美的草原,却愣是无可救药爱过或爱着一匹随时脱缰的野马,陷入一段有虐待倾向的两性关系中,苦痛不堪、无从解脱。
答案在哪里呢?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派反对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一味从原生家庭入手去寻找各种“心疾”背后的原因,认为这无异于“隔靴搔痒”,对解决个体当下的问题,实际并无多大意义。
我虽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忠实追随者,但对精神分析学派追根溯源的问题探索方式,却也并不排斥。
成年后的恋爱模式与原生家庭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原生家庭里,父亲与母亲的互动模式,深刻影响着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婚恋模式。
如果一个女孩的父亲或家庭充满暴力,那么,她自己很大概率会爱上一匹施虐的野马,深陷一段痛苦磨人的亲密关系里去。
在这里的暴力,包括冷暴力,也包含热暴力,包括精神暴力,也包括身体暴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关于两性模式,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是混乱而困惑的。被爱究竟是何种模样?被关心被照顾又是什么?我们从父母的相处模式中,并没有明确获得这一讯息。
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勤劳肯干,辛辛苦苦一辈子,把我们四个孩子供养长大,在这一点上,我非常感激他们,他们也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品格。
但,现在往回看,他们的互动也让我产生了一个错误认知:被爱包含着承受暴力。
如果父母给予的情感包裹着暴力(冷热暴力),我们很可能就会认为,暴力是爱情中本该拥有的一部分,就算我们自己的婚恋关系里掺杂了暴力,我们也一点不会觉得惊讶;
另一种情况是,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往往会对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男性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暴力家庭长大的女孩,成大后很容易沦为两性关系中的“受虐者”;暴力家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往往又成为了两性关系中的“施虐者”,彼此互相吸引,共舞“施虐——受虐”这一爱情游戏。
于是,我们看到,有的女孩,尽管外人眼中的她们十分之优秀,但在亲密关系里,她们却总卑微到尘埃里,似乎总是遇人不淑,不断被“脱缰的野马”所伤。
对于恩爱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她们绝对不会容忍自己的恋爱关系中出现冷热暴力,一旦出现,她们会立刻选择离开。
而对于暴力家庭中长大的女孩,她们觉得暴力是稀松平常,她们甚至只对具有暴力倾向的男性才感冒。
为何呢?
“强迫性的重复”,是心理临床治疗时普遍存在,意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
换句话说,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
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当我看见这一切,对这类女孩子,深感疼惜。
因为,从她们身上,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虽然,“我知道”和“我做到”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看见(知道)毕竟是改变的第一步。
那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让我们先看到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