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白虎汤,解决多方问题,如何做到的
小编导读
“三十六计”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你是否想到过,中国古代这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和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思路竟然也会不谋而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跟随苏小白老师,探寻一下古代兵法和经方医学间的奇妙关联——
“围魏救赵”计之精髓,应该是一招出,而达到三个或多方面之利好。那么,在《伤寒论》中有没有开出一方,而诸病皆解的经文与方剂呢?当然有!这便是《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九条之所论述,我们且来看——
战国初期,赵与齐结盟后,赵国都城邯郸受到魏王攻击,赵遣使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田侯遂召集文武大臣进行商议。丞相邹忌反对出兵救赵。大臣段干纶则认为不救则对齐不利,因而主张救赵。但他同时指出,以当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如果立即出兵前赴邯郸,赵国既不会遭到损失,魏军也不会消耗实力,对于齐国的长远战略利益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他主张实施先派少量兵力南攻魏国襄陵的计策。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当然,若以此计在医道上的直接运用,则为《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有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也就是说,医生要想“救”肝之病,当去先行治脾,此为上等医生。如果一个医生见肝病而只知治肝,则不知传变,便不是好医生。见肝病,去治脾,这一医道思维,是比较典型的“围魏救赵”之意。然而,细思量,这“围魏救赵”计之精髓,应该是一招出,而达到三个或多方面之利好。后世评家,多评“围魏救赵”至少是达到了“一石三鸟”之效:一是南攻襄陵,牵制魏军,使其陷于两面作战之窘境;二是向赵表示援助姿态,信守盟约,维持联盟,坚定其抗魏决心;三是让魏赵两国继续攻伐,致赵遭创,削魏实力,从而为齐国战胜魏国和日后控制赵国创造有利的条件。
那么,作为医家,我们该如何遣方用药,而“一招既出,多方收益”呢?《伤寒论》中有这样的例子吗?有的,且来看《伤寒论》第二百一十九条,原文如下: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经文起笔就道,这是一个“三阳合病”,即太阳、阳明和少阳合病,具体症状“腹满,身重,难以转侧。”腹满,是阳明病之表现。因为阳明有病,热邪在里,壅滞气机,中焦气机不利则腹满。身重,是太阳病之表现。《伤寒论》太阳病篇第六条有云:“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太阳受邪,太阳经气不利,便会有身重之感。难于转侧,是少阳病之表现。因为少阳有邪,少阳经行身侧,身侧经脉不利,辗转不便也。综上,这个患者是“三阳合病”,太阳、少阳、阳明三经皆有热邪,致使气机不利之证,怎么破解?依兵家来讲,也就是怎样寻“一石”而击“三鸟”?
昔有段干纶分析其时战略局势,进言“南攻襄陵”,取得“一石三鸟”之效。且来看,仲景先师如何结合症状,辨证施治的。
“口不仁”,口中麻木,不识五味,此为何?《灵枢》有言“胃和则知五味也”,今五味不识,胃中不和也。又《医宗金鉴》有云:“胃之窍出于口,热邪上攻,故口不仁也。”因口为胃之窍,热邪上涌,口便麻木了。“面垢”者何?清代吴谦解为:“阳明主面,热邪蒸越,故面垢也。”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云:“阳明经脉行于面,阳明之热蒸于面,面部就会出现油的现象。”言不同,意一也。笔者认为,此处“垢”可作二解:其一为油垢,其二为干燥无光彩,皆是由胃热上蒸所致也。“谵语”者何?吴谦语:“热结于里则腹满;热盛于胃,故谵语也。”胃经别上通于心,胃有热邪,循经上扰于心,心主言的功能受损,必谵语。为何“遗尿”?吴谦曰:“热迫膀胱则遗尿;热蒸肌腠,故自汗也。”刘渡舟解为:“胃里有热,患者就会出现谵语神昏。热邪逼迫膀胱,患者神昏,小便不能控制,就会出现遗尿。”笔者认为,心主火,肾主水,火能摄水镇水,今心神受扰,心火“摇动”,尿自遗也。综上,得知胃热,也即里热极盛。太阳经有热,少阳经有热,阳明经有热,太阳主表,少阳半表半里,阳明主里,且里热最盛!
此时,若“发汗”治太阳经热“则谵语”;若“下之”是泻阳明之实,此时并无有形之实邪,下之既伤了阴,又伤阳,“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况且,阳明病“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介于此时此处之“时势”,若解表里之热邪,当须解阳明之盛热也!于是,仲景先师因势利导,运辛寒折热之大法,直接将中焦之盛热清除掉,治以白虎汤,通解表里之热——里热(阳明)既除,表热(太阳和少阳)也解,真正是“一石三鸟”也!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