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拾趣17

千古绝对:上联“坐北朝南吃西瓜,籽放东边”,纪晓岚妙答下联

要说我国的风流才子皇帝,乾隆皇帝敢说第一恐怕无人称第二,毕竟一生下江南六次可不是哪个皇帝可以比的。乾隆皇帝喜欢汉族文化,尤其是一些诗词歌赋。自己没事的时候还爱自己写写诗。

据说乾隆一生总共写了四万多首诗。这可和全唐诗差不多了,不过被世人赞颂的没有一首。

而今天要说的对联并不是“烟锁池塘柳”而是另外一个对联。乾隆三十四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乾隆在皇宫中也是热的受不了。但是再热也要召集大臣议事呢,此时和珅和纪晓岚都奉旨进宫议事。事后,乾隆就请纪晓岚和和珅吃西瓜。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晓岚和和珅乾隆三人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时不时地还爱写写对联。其中乾隆皇帝就出了一个对联被誉为千古绝对,这个对联就是“烟锁池塘柳”。不过很多人说这是乾隆抄袭别人的。因为短短五个字里面却包含着五行,另外意境也是无人能及。

三人就这样吃着西瓜聊着天,此时乾隆说:“坐北朝南吃西瓜,籽放东边”这本是三人吃西瓜的写照,但是里面却蕴藏了“东西南北”,此联一出和珅就拍马屁说:“这是一个千古绝对,全天下也没有人能够对出来”。而乾隆也是非常高兴。

而纪晓岚却不说话,乾隆便问纪晓岚:“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下联吗?”纪晓岚说:“有一联不止能不能对上,自上往下看《左转》,书往右翻”。这个对联用的是“上下左右”可以说是绝对了!乾隆听到后重重赏赐了纪晓岚。

(0)

相关推荐

  • 乾隆说上联:“昨日黄花闺女”,民间女子对出下联,堪称千古绝对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使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的文治武功基础上,乾隆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历史上对乾隆的评价毁誉参半,虽然他功 ...

  • 千古绝对!上联:“仓空井空肚子空”,纪晓岚对的下联太经典了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我们要贴春联.春联就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传统,而春联最早 ...

  • 史上最短的三字对联,古今中外只有纪晓岚一人对出,成千古绝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无国能及.对联作为作为我国文化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并且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吟诗作对也成了古人每天的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展示自己才华最好的方式.因为对联最能考较 ...

  • 乾隆吃西瓜说出一上联,纪晓岚说天下“无人能对”,其实是不敢对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自幼聪明,五岁上学,过目成诵.他也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文学水平一点也不输汉人,所以经常写诗作赋,一生写下了4万多首诗,数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诗人. 有一年夏天,乾隆皇帝召见纪晓 ...

  • 对联拾趣20

    千古绝对!上联:"不管三七二十一",下联更经典,才子来对? 代容快讯关注2021-04-25 14:06大图模式 大图模式广告新疆甘肃赏醉美胡杨林老年旅游专列,保健医生全程陪同对联 ...

  • 对联拾趣21

    苏轼妹妹出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巧对下联,她听后又气又羞宋朝是文人的温房,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了不起的才子佳人,有男子.也有女子.比如说,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还有苏轼的妹妹苏小妹 ...

  • 对联拾趣22

    上联"火车失火,救火车赶来救火车",下联被一个大学生对出大图模式对联不仅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项有趣的文字游戏.对联不仅能为枯燥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它还能够全方位的锻炼一个人的 ...

  • 对联拾趣23

    历史上最"古怪"的对联,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能读懂的都是大师千百年来,对联内容的形式也多姿多彩,其中最典型的一种便运用多音字来作的对联.比如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的 ...

  • 对联拾趣18

    小时候看历史类书籍时,总是不太理解:那些才子们天天为对了对对子,搞得茶不思.饭不想的,到底是为什么? 后来长大了,自己尝试着对了一些对联后,才发现汉字果然是博大精深.一副副小小的对联里,藏着大大的智慧 ...

  • 「方圆居文化」对联拾趣:楹联对仗不是单纯的词性相对,讲究颇多

    楹联的对仗是一副对联好坏的关键所在,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要领,就能写出文化味很浓的高水平作品. 楹联的对仗是一副对联好坏的根本,上下联对仗是否工整.严谨.有意趣决定了对联的创作水平.文化内涵和意境情趣, ...

  • 对联拾趣16

    千古绝对上联"祖冲之圆周率三点一四",下联真是太有意思了 咱们中国的文化个人认为那是相当的有魅力,相信有很多的朋友们都和小编一个看法.那么长的时间里,咱们国家的文化也是发展的非常的 ...

  • 对联拾趣15

    寡妇上联"昨日今日明日,日复一日"木匠对下联,寡妇热泪盈眶! 对联是我国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联是一种古典的文学形式,它的形式要求并不高,自身又简单易学,所以大多数人都能 ...

  • 对联拾趣14

    无为扒聊韦水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用途广泛.比如过年时,我们贴的称之为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每一幅对联又都是平仄相对,字数相等,读起来朗朗上口,既值得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