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哪儿说哪儿---抓艺术史的下一页

闲来无事,把前几年收藏的韩璐小品发网上玩。“精彩画廊”蒋彩玲跟帖说:“建仓好时机,韩璐花鸟长期前景看好,像兄那样收藏艺术史的下一页,不失为一种精明的选择”。我立即回帖:“谢谢夸奖。不过韩璐已经很火了,好像建仓晚了耶”!

今天又专门读这帖子,读出几点想法,看大家是否认可。先说收藏的切入点。彩玲妹妹谈到“收藏精明”问题,也就是说,收藏“切入点”的选择,是大有学问的。作为藏家,从哪里着手?大概应有两种考虑。

其一,抓当下。譬如彩玲妹妹着力抓的陈振濂刘彦湖尉晓榕等,都是当今红星,按她的认识,应该算是“艺术史的这一页”了!彩玲的做法很稳妥,几乎没风险,搞收藏就该这么办。抓当下的难点,是财力,财力不足很为难;

其二,抓未来。就像我抓韩璐,就是着眼将来,朝“艺术史的下一页”下手!不说韩璐算不算“未来”,单说这种认知,算是一种选择。几年前我抓石开朱新建韩璐等,也是在“抓未来”。现在我正抓陈震生何国门等,感觉就是在抓“艺术史的下一页”。抓未来,就是抓趋势,象买股票,有“赌”的成分,需要眼力,更需要胆气!

关于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考量,彩玲提出要站在“艺术史”的高度,这观点很有力度,问题是怎么操作。首先,藏家的眼光得有历史的高度。得钻研,得探讨,得比对,最终练就一双甄别高低优劣的“火眼金睛”,这很难,但必须练;

其次,艺术及艺术家得有超凡的思想和作品,或者说,艺术家不能“匠”了,得有“思想”,干得出,还得说得出,以古为师,又超古越古,惟其如此,艺术史上才有独一无二的“这一页”,真正的收藏,得有这种追求!

其三,收藏的快乐,是有一个“玩”的心态,在“玩”的时候,又时刻要求自己“不瞎玩”,尽量“玩出水平”,这是藏家的基本素质。

涉及“建仓”问题,彩玲以为我抓韩璐是“建仓的好时机”,这种“时机”的把握,正是在“历史眼光”指导下展开的。无论如何建仓,都得对艺术及艺术家有准确定位,无论咋说这都是极为重要的!

2012-3-9 23:45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书法之极矣

想哪儿说哪儿---这幅画的看点

想哪儿说哪儿---妙趣横生的“调侃”

想哪儿说哪儿---真想结结实实睡一觉

想哪儿说哪儿---简的道理

想哪儿说哪儿---没法儿不喜欢老五

想哪儿说哪儿---关于《红楼梦》的记忆

想哪儿说哪儿---画里得有“会心处”

想哪儿说哪儿---醉说“跟风”

想哪儿说哪儿---还有三件,捂了!

想哪儿说哪儿---慎开最后那一“枪”

想哪儿说哪儿---醉了,不知说的啥

想哪儿说哪儿---尽可能丰满心性

想哪儿说哪儿---多几个视角

想哪儿说哪儿---拍来一件郎绍君

想哪儿说哪儿---想到且该说的事儿

想哪儿说哪儿---今天打了新冠疫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