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想有自信,但就是感觉自己做不好啊|习得性无助“患者”的自白
你一定曾有过深深的无力感,就是那种对做某件事,实现某个目标,心里会产生一种“这真的很难”,“我真的做不到”之类的感受。
这些感受是那么牢固地扎根在你的心里,乃至于每当你遇到挑战,挫折时,它们都会冒出来,一次又一次地侵蚀着你的内心,把你的自信消磨殆尽。
类似于这种状态对应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字:“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这个词是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时提出的,而实验证明人类也具有这种心理。
具体来说,习得性无助是个体因反复的失败和挫折导致的一种对现实没有希望的消极心理状态。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史蒂文·梅尔(Steven Maier)曾用狗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将狗分为两组,并且都被放在一个不可逃脱的架子上,并随时有可能接受电击。
不过第一组狗可以通过按前面的踏板停止电击。第二组狗则不能停止,只能接受。
起初两组狗遭遇电击时都会拼命挣扎,想要逃离,可第二组狗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时,它们的挣扎程度慢慢下降了。
后来他们又将狗放在一个有隔板的箱子里,隔板的高度很低,当狗受到电击时,可以轻松跳过隔板来躲避电击。
而结果显示,第一组可终止电击的狗通过跳跃逃避电击的概率远高于第二组狗。
第二组狗不仅越过隔板的概率很低,其表现也更加的消极,更多都是待在原地,默默接受惩罚。
可能是因为它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并不会让即将到来的结果有什么改变,所以,干脆放弃抵抗。
不得不说,那些狗挺可怜的,不过我更想说的是:对于这种感受你是否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而关于习得性无助的成因有几种主要理论。
行为控制理论
该理论认为,习得性无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事件不可控制,所以导致了行为和消极结果之间无法产生关联。
也就是说,做什么都一样,结果依然悲剧,心情自然低落,也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
归因理论
后来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会在不可控事件中出现习得性无助,
所以,他们认为行为控制理论并不能全面,确切地解释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然后他们在不可控事件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过程中加入了“归因倾向”这一因素,提出了归因理论。
具体来说,归因理论有3个维度: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
|具体——普遍
内部——外部维度
一些人会把事情失败的原因归为内部事件或外部事件。
比如一次比赛失败,你认为是你自己的能力不够,这就是一种内部归因。
像这种类似于“自己不行”的内部归因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而如果你把原因归为:那天下大雨,地面湿滑,影响发挥,那这就是一次外部归因。这种就不容易产生无助感。
稳定——不稳定维度
对于不可控事件来说,它的稳定与否会很大程度影响习得性无助的持续时间。
比如一个30岁的男子将他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归结为:自己长得不高。
那么这种无助感就会持续很久,因为很明显:这都30了,多喝奶,肯定是没啥用了,多做中学生第七套广播体操里的跳跃运动估计也不行,那还能有啥办法,难道去医院断骨不成?
所以在这里,“身高”就是一项稳定的不可控事件。
不过如果他把原因归为:桃花运不足。那他的无助感可能就不会持续太久。
毕竟运气这件事,谁说得准呢?现在不好,说不定以后,甚至明天,甚至今天下午就突然变好了呢?
所以”桃花运“就是一个不稳定的不可控事件
具体——普遍维度
这个维度影响的就是你的无助感是否会扩散。
像有些人考试失败,可能归结为:前天晚上没睡好。
这个“前天晚上没睡好”就是一个具体情境,当我们归因为一个具体情境时,就不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而有些人却会认为:考不好很正常啊,我从来就没有考好过,只要考试,我就失败。
这样明显就是把所有考试这么一个普遍情境都纳入失败原因了。
所以有这种想法后,他或许还会觉得:不仅是考试,自己身边说得上话的人也没几个,老师也丝毫不会关注我,感觉自己学什么都比别人慢,我果然是一个失败者。
于是就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他就全盘否定了自己。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你对于失败的归因是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那么就更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对人的危害确实是蛮大的,所以下篇文章我就和你一起来探讨如何缓解这种状态。
作者:尚进
编辑:一碗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