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有女儿的

“我会有女儿的”,10年前我就有这种想法。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念,因为这10年我可以说没有为这个目标努力过。

因为很早的时候看很多外国电影,那些本来是平凡人的父母,为了保护自己女儿上天入地,勇斗歹徒,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我心里就留下了个种子:如果有了女儿,我会有软肋,更有了盔甲,我会更加优秀。

孩子被我当作激励自己前行的理由,所以应该先准备好自己,直到配得上女儿再说。

毕业后进入某行总行,过了3年封闭但稳定的生活,觉得索然无味,没什么发展空间,于是跳出来去了上海创业。

折腾了半年发现进展颇慢,没什么爆发增长的可能,再做下去也是无聊,背起包回了北京,又换了行业。

这些年就是忙忙碌碌工作,反复换城市,体验人生,偶尔谈恋爱,当然后面看起来不提倡频繁换城市,这算是个教训。

但是,“我会有女儿的”,我时不时激励自己,下一句是,“我一定要小心行事”。

因为清楚地认识到女孩会面对什么样的世界,所以总是在选择的时候要多想两步。

很多人说,“养女儿很操心啊,麻烦,也不想让她怀孕生育再受我受过的罪,所以想要儿子。”

怎么说呢,你当然可以喜欢男孩,想要儿子,但不要说女儿麻烦。

从事实上,养一个女孩麻烦吗?——非常麻烦

从她嗷嗷待哺,直到长大成人,你想要安全地让女儿长大,需要防范的人多达:

1 她的亲属
调查显示,儿童性侵,施暴者占比最大的是她的直系亲属,举例:父亲、爷爷、叔叔、哥哥等


先别急着喷我,去看海量的真实案子,太可怜了,那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尤其看看汤兰兰案


她的女性亲属也要防范,持男权思想的女性太多了,那些说着“女孩不用好好培养嫁个有钱人就行”、“男孩要去看看世界,女孩在爸妈身边”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男权女

她们在孩子小时候就如苍蝇般嗡嗡,污染她的成长环境,干扰她形成正确的三观,要带她远离这些

2 男同学
青春期的男孩子,如果其家长没有好好教育引导,爆发的荷尔蒙是非常可怕的,多少女生被同学轮奸甚至杀害,同样有大量真实的案子

可怕的是,这些施暴者由于未成年,受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庇护,量刑很轻,甚至不入刑

身为女孩的家长,如果孩子遭遇不幸,又不能把施暴者绳之以法,你对此如何感想?

3 她的老师、辅导员、导师、校长
这些人是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很容易借职务之便欺负她,甚至在小孩不能描述发生了什么的幼儿之时,如果家长没有充分关爱孩子,很容易疏忽

总有人说,要做好性教育,真是放屁,一个小孩,她就算清楚地知道这是性行为,她能抵抗吗?她有办法逃脱吗?

不去把施暴者加以重刑管教,指责孩子不懂事,这种人都坏到根上了

4 她的男同事、男领导
同样的,可能对她加以职务侵害,可能打压她的成长

5 她的男朋友、配偶
亲密关系中的男人,侵犯女性的概率远远高于陌生人,可怕的是,即便是打死了人,依然量刑很轻

推荐阅读:

为什么说婚姻这个结构,女人一进去就是输?

女人不具备力量就贸然婚育,一个比一个千疮百孔

自由不争取,别人不赋予

6 陌生人
无论是电梯里的、走在路上的、开车的、送餐的、总有一款可能伤害她,当然这不是对以上职业的侮辱,每一个都有真实案子

看见了吗?你想保她身体不被侵害,都要费尽心机至此,更不要谈男权社会在思想上对她的腐蚀和打压。

你想养出一个健康、乐观的女儿特别不容易。

这不仅需要你成天接送她、仔细检查她是否被害、天天给她灌输安全意识、高度警觉地筛查她身边的人。

更需要你有资源、有实力、有话语权、有影响力,这样才不至于遭遇伤害无能为力,无法带她脱离危险。

很多人一再提示女性:不要穿着暴露、不要夜里独行、不要招摇过市、不要去喝酒去浪、不要行为不检点、不要给男人戴绿帽,因为当你不够谨慎就总有一款死法适合你,他们把这个叫“我这都是为你好”。

为什么没人告诉男人:不要伤害他人、不要作奸犯科、不要狂躁暴虐、不要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为你会锒铛入狱遭受惩罚,你的家人会被人鄙视,你的孩子会被你牵连,你会从此丧失正常的人生,失去福利保障,所有人会知道,你是个犯罪分子。

为什么不?因为不会,就是这么不公平。

很多80后父母依旧说:“我们家是儿子,不吃亏”、“养儿子不费心”。

言下之意就是:我不会好好管教儿子,他自由奔放地过想过的日子,你女儿遇害了,不好意思,是你运气不好。

我们家长要对立至此?养女儿不容易的原因是什么?

——是养儿子太容易,是男性的性别红利太大了,以至于挤压了女性正常的权利空间

女性的权利是什么呢?

不是女士优先、不是男人必须买车买房、不是高昂的彩礼钱、不是“我是女的你要处处让着我”,不是这些歪门邪道,而是人的基本权利。

是女胎能够自然地出生而非被堕掉,是女童能够接受完整的教育而非把教育资源让给兄弟自己出去打工赚钱,是女学生和男学生用一样的录取分数线录取,是女职工和男职工只要能力差不多他们的选择机会也差不多,是妇女在婚姻中也能安安全全,她的劳务也能衡量经济价值并在离婚时给予分配

尽管很多坏女人表示现在女性地位已经很高了,你还打打杀杀的干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做个美美的小女人,非要和男人斗什么斗,温柔才是女人最大的力量。

如ayawawa坚持声称“女人才有性别红利”、“生育价值换养育价值”,“女儿不需要财富,女儿本身就是财富”……

这话我听一次恶心一次,但她有300万信徒,每天的功课就是夸她美,说她对,表示自己在她的指导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她癫狂到把这个话题引向了令人悲痛的慰安妇。网友骂声一片,她的拥趸们还在声称是你们误会了,她不是那个意思。

她的言论如下图:

我首先要澄清几点,她说的不是事实

1 数据表明,战后统计,男女被害的比例是接近的,不存在某个性别容易活下来

2 对于慰安妇,活下来的是逃出去的或者被救出的,绝大部分被日军直接杀害了

3 即便逃出来,她们也遭受了一生病痛和心理创伤,现在幸存者已经寥寥无几了

4 如果想要了解这段历史,建议阅读《血痛》、观影《二十二》和《三十二》、关注公众号“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千万不要听她胡说

再回过头来说,战争是什么?

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掠夺和压迫,参战者多数是男人,当然很多时候女性参与的比例也是很高的。

他们战死了光荣,战胜了有战利品:权力金钱性,古往今来莫过于此。但是这些战利品,和参战的女性分享了吗?看一下在高位的男女比例,很好理解吧。

一个人要恶毒到什么程度才能拿沉痛的历史做调侃,才能把那么多先辈们为女性争取的教育就业权利践踏在脚底?

“只要你发挥好自己的女性优势,各种好处就会源源不断”,这话听起来,是不是也太直白了?这是在鼓励什么?

我很喜欢的公号KnowYourself更了一篇文章,标题《我无法责怪选择了Ayawawa的女孩,只希望她们明白她们也受到了伤害》,阐述了ayawawa的自我物化理论是如何让女性更痛苦的,写的很好,我冒昧地把链接放进了“原文链接”,大家记得点开去看。

我跟娃姐没有任何的私人恩怨,我不认识她,她眼中我也是小透明,但她的一些粉丝知道我,称我为抹布女、树墩子,很嘲笑地表示:“汗珠子摔八瓣地努力,也没见努力出个啥来,还不如我对男人勾勾手”。

我对此表示认同,个人接受她们的嘲讽,但观念上依旧抨击到底,因为我会有女儿的。

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觉得:

我就是比男生笨,我读书读不过男人,这很正常;

我不希望她少女的时候跟我说:

我干嘛要好好考学?我找个好男人不比你过的日子好?

我害怕她读书的时候跟我说:

妈我怀孕了,我要生下来,母凭子贵,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我焦虑她婚姻不如意时认命:

一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才留不住他,妈是我脾气差吗?

我担忧她遭遇困难时和我说:

妈,这就是女人的命,我们命苦,怨不得人,你不能怪他。

想到这些我都气得要死,尽管我女儿还在很遥远的未来,甚至可能根本不会有。

但无论如何,我不想让她变成这样,也不想让世界变成这样。我希望看到一个个站着的女性,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当然可能带着血泪和勋章。

而不是一群娇花跪作一团,谄媚献宝,作践自己以求得主人庇护和青睐。

所以我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呼吁男女平等,就是幼稚地觉得:如果我能在一个年轻女性三观还没定型之前给她植入男女平等的观念,她的未来会更好,我的也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