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68章译文/原文:为何说慈悲真勇?何为善战者不怒?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六十八章

慈悲真勇章一

第一段: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为,wéi,下同)

第二段:善用人者,为之下。

第三段: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第四段: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道德经第68章译文

精于统帅军队作战的元帅,

不会直接显示武力;

精于战斗的前线将军,

不会直接显示愤怒相;

精于战胜敌人的士兵,

不会直接与敌兵对阵。

以妙法用人者谦下恭敬,

不争的妙德方能呈现,

他能够使团队形成强大合力。

战争是残酷的,

死生存亡在此一举。

不仅需要善用有形的战力,

还要善用无形的战力。

慈悲为怀,

团队以德相合是无敌的战力。

能够善用无形战力的统帅,

才能够打败最强大的敌人,

使族人的家园和生命不受侵犯。

有道的统帅可以拯救族人,

在族人举办的祭天大典中,

他应该享有配享的尊位,

这是亘古以来无上的荣耀!

章名释:慈悲真勇章一。慈悲能够使族人合力抗击外敌,所以慈悲是无形的战力。共二章,此是第一章。

题解:此章是慈悲三宝章的继续,宣讲慈悲无敌的教法。主旨是统帅、将军、士兵不仅要精于使用有形战力,还要善用无形战力。俗世的统帅、将军、士兵只会使用有形战力,不会使用无形战力。慈悲是团结族人最强大的战力,可以发挥最强大的战斗意志。

“用人、用人之力”是关键,这不能用俗谛解,不是利用,而是指族人同仇敌忾的意志力产生的强大战力。族人同体大悲就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战力,下章的“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更清晰表达这一教法。

文本和注释分歧:

士:王弼注“卒之帅也”,士的地位很高,古代把修道者、统帅称为士。卒才是兵,今天士卒不分。

善用人:不是善于利用人,而是善于团结族人一致抗击入侵之敌,保护族人的家园和生命。这是论述族人与入侵之敌之间生死存亡的战争,不是说法者与敌方的战争。战争性质决定了不是利用族人,而是为族人的生存作战。

用人之力:有注释家从帛本删除“之力”,不确。这是指发挥团队(族人)集体意志力,一致抗敌。二句都是指发挥有形和无形二种战力,而不是只发挥有形战力。老子只认可除暴安良、降魔除妖、保卫家园的战争,所以用人的对象必须清楚。有人理解为利用人,不确。

配天:古代祭天,以有大功的祖先配享。《易经·豫卦》:“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天上打雷,地上震动,豫。先王就作乐修德,举行祭天大典,庄严的献给上帝,以已故祖考为配享,同时获得子孙的祭祀。

古之极也:自古以来的最高礼节,只有最珍贵、最有功绩的家园保卫者才能享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