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治病,莫错三伏
我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必是逆反了天地规律,而借天地之规律以治病,即是顺势。顺势治病,疗效必高!古贤讲“善战者,求之于势”,推之,善医者,亦求之于势。比如,今逢三伏天,天地之间阳气最旺,凡阻塞内盛,或阳虚之人,即可借天地阳旺之势以治病,或施艾灸,或用三伏贴,或用针刺,或服汤药,趁势而为,拨乱反正。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为阳气最盛之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地之气相交,天阳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之气相交最旺盛,为补充人体阳气的最好时机,是阳虚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通俗讲,就是利用自然界的阳气,激发体内的阳气,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调节人的身体,冬病夏治针对的主要是寒性疾病,就像鼻炎咽炎,还有就是咳喘也是比较多的,再就是消化系统的胃肠疾病,比方说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等,这些都属于虚寒性质的,一吃凉东西就肚子疼、拉肚子,类似这些虚寒性疾病夏季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三伏天阳光热烈、暑气蒸腾,大地像盖上了一层蒸笼布,火热的天气里,徐徐微风便是最好的礼遇!此时节人是腠理最为疏松不密的时期,也是排出体内寒凉之气的最佳时期,相反也是最容易受寒凉邪病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不把体内寒气逼出身体,到了秋季寒气化热,就会患肺病,伏天保养要喝热汤,热茶,把伏在身体里的寒邪之气排出,这样你才能秋不燥,冬不冷,使气血不受寒冷之气阻滞,夏养三伏排全身邪。曾有患者问:三伏天,是不是该补阳气了?听说要喝姜糖水,喝羊肉汤,那跟消暑饮品会冲突吗?——从中医来分析,这样做最好!越是三伏天,越要养阳,要吃温热的食物,而不是吃冰凉的。比如,三伏天施灸;吃荔枝、龙眼;喝点白酒或黄酒,吃些生姜等等,这些都是养阳的。消暑解热的饮品往往性寒凉,虽能暂时清暑,却不可久服,否则会伤及阳气。
三伏天离不开一个“潮”字:屋外如蒸笼,屋内的衣服、地板、墙壁摸着也是潮乎乎的,这些都属于中医所讲的湿邪。中医讲的六淫外邪,就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而夏季寒邪及湿邪极为多见!寒邪和湿邪是两种不同的邪气,有区别,也有相似点。因为寒邪和湿邪都属于阴邪,侵入人体可致病,但症状各异。寒气大可使人体冰凉、麻木、僵直、疼痛等,湿气大会造成沉麻、沉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沉”的症状。“孙郎中”提醒:在炎热多雨的夏季,一定要注意随身携带雨具,不要淋雨。开空调时最好用上除湿功能,保持室内空气达到适宜的湿度。
总之,三伏天要热养生:吃热的,喝热的,热水洗澡,热水泡脚,这便是以热除热。相反,若贪图凉快而吃喝洗澡都是冷的,最易伤损中阳,收敛卫气,便汗不得出,导致各种不适。况且,三伏天利用天热而适当出汗,可以透出体内的郁热,有利于健康。特别是那些平时畏寒肢冷,面色青白的人,可借三伏天时好好补一补阳气!此时养生,需考虑机体阳气的态势,既可借天地之力以排汗祛邪,又需及时温补中焦阳气。由此总结,三伏天既是祛邪的大好时机,又可扶正以养生,借助“天势”做五件事:一则针灸以扶阳通阳;二则运动出汗以排毒祛邪;三则辨证内服扶阳类中药以“冬病夏治”;四则刺络放血以祛瘀生新;五则根据患者需要选择贴敷“三伏贴”以驱寒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