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社团为何这么多?怎么治?

眼下民政部正分批次曝光200多家“山寨社团”,这些“山寨社团”涉及医疗、教育、能源、房地产等诸多行业,其中九成以上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看起来非常高大上,同时与境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雷同甚至一致,更让普通人难辨真假。

那么问题来了,“山寨社团”为啥这么多?

根本原因是有市场需求,尤其是社会对于荣誉的追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部分个人、企业为了虚荣或者逐利,觉得加入“国字头”协会倍儿有面子,希望多拿“荣誉”为自己贴金,于是主动迎合甚至愿打愿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商机、盈利模式,甚至完整的利益链。这是山寨社团大行其道的社会土壤。有了荣誉和头衔“包装”,更容易获得成功,也更容易忽略真实水平。然而,荣誉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是要授予那些真正优秀者的。这永远是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就助长了社会上对山寨荣誉的需求,就给了山寨社团广阔的成长空间。

举个例子,2014年7月,某品牌矿泉水被中国营养协会评为“最受消费者信赖饮用水品牌”,据协会负责人透露,评选活动费用约100万元。为什么有人愿意为个虚名掏钱?因为虚名背后是实在的利益。据媒体解析,企业贴上一个“最受欢迎”“最信赖”的标签,看上去倍儿有面子,还能迷惑消费者;而个人摇身变成了“副理事长”“副会长”,更可以冒充“行业翘楚”,四处走穴。

第二个原因是真社团“身不正”,给山寨社团留下了效仿空间。

社团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大体上就是发展会员、发布报告、组织活动、搞评选、发奖牌这些。在这些项目上,正规社团和山寨社团没有多大差异,最大的区别是权威性、规范性、合法性不同。相对来说,正规社团的公信力比较高,无论是搞评选还是发布报告,都要公正客观一些,因此留给单位和个人暗箱操作的空间也就小一些。但即便是正规社团,特别是那些“红顶中介”,也有自己的“灰色生意经”。引用审计署发布的报告就是:“依托行政资源,采取违规收费、未经批准开展评比达标、有偿提供信息等方式不当牟利。”正规社团尚且如此,山寨社团就更是肆无忌惮了。你出钱,我出报告;你出钱,我发奖牌;你出钱,我发榜单……就是凭借这些惯用招数,这些山寨社团赚得盆满钵满。

“山寨”社团之所以“通过发展会员、发牌照、搞评选等获取巨额利益”,一定是有合法登记的真社团“通过发展会员、发牌照、搞评选等获取巨额利益”,这就是“山寨”社团捞钱敛财、唯利是图的原罪之所在。“山寨”社团在京城随便租个地方,挂上牌子,刻个公章,开个网站,生意就来了。

所以,有人说什么“信息不对称”,只要强化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让社会公众便捷地查询社会组织的真伪,就能让“山寨”社团偃旗息鼓之类,这种判断属于避重就轻。关键不在真伪,而在于一些真社团并没有洁身自好,也在非法牟利。

第三个原因是国字头带有政府色彩,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另外,国字头可在全国范围活动,获取的利益更大。

我国对名称中带有'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的社会团体的注册要求很严格,香港则没有特殊要求。许多社会团体就是利用民众对政府的信赖,在名称中加入“中国”二字以混淆视听。另外,这些社团往往会选择较大的场所开展活动,比如人民大会堂、政协礼堂等。同时邀请一些国内的名人参与活动,以此提升可信度。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这样概括“李鬼社团”的共同特征:未经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擅自在境内吸纳会员、开展活动,名称与依法登记的协会、学会相似,容易造成视觉混淆的离岸社会组织。“凡是拉大旗做虎皮、打着政府名义开展活动的,十之八九都有问题。”詹成付介绍道,中央八项规定以来,政府部门一般不再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活动,也不会出席社会组织开展的颁奖、盛典、评奖等活动,“民政部一而再、再而三地下发通知,绝不允许社会组织打着政府机关的旗号。”

除了利益诱惑外,政府部门查处力度不够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领导人、会议承办方、媒体以及每个人加强自律、提高警觉,都不给山寨协会提供可乘之机,套用一句行话叫做综合治理,进而形成人人喊打的局面,山寨协会必定落荒而逃,良好的社会组织的生态才能形成。

“山寨社团”如此猖獗,该如何整治?

铲除“协会经济”是根本。铲除“协会经济”还须让协会去权力化,脱离和行政机关的挂靠关系。根据国际经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协会都是纯民间性的,代表一个行业的“最权威”,其成立不是政府授意、推动的结果,多由企业自发成立、自愿参加,是一种行业自律和维权组织,事实上这更有助于给协会带来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政府部门有四个方面可以作为:第一,健全法制,尽快将境外非营利政府组织纳入法律监管范畴,确保这些组织到境内开展活动,必须要经过许可或备案。第二,要加强合法登记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要让社会公众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这个组织是真还是假。第三,政府要主动出击,对现行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切实履行职责。第四,畅通举报渠道,形成政府部门综合监管的合力,有力打击这些组织的非法活动。

最后有个疑问,小编自己运营的“中国养老周刊”虽不是社团,这个名字总是有一点点“唬人”的感觉,写完这篇文章更是提心吊胆,会不会挨整啊?


(本文参考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文章,在此向资料提供者表示感谢。)

中国养老周刊

独立 客观 共享

传递产业能量  助力企业成功

项目论证 / 整体策划

行业报告 / 数据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