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第五讲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

1

近体诗的形式特征:

(1)句数固定:四句或者八句。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2)字数固定:每句五字或者七字。五字为五言诗,七字为七言诗。

2

近体诗的押韵要求:

(1)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

(2)偶数句入韵。

(3)奇数句不入韵,尾字必须用仄声字。(首句可以例外)

(4)首句可以入韵,可以不入韵。不入韵时,尾字必须用仄声字。

首句入韵可以借邻韵通押。但须注意:只有读音相近的邻韵,才可以通押。比如一东、二冬。读音不相近的邻韵,则不可通押。

3

近体诗的平仄格律规则

讲到近体诗的平仄格律,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有人对这个说法批评得很厉害,其实这个说法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需要加上一些附加条件而已。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一定的道理在。它揭示了近体诗的节奏规律:近体诗的句式,基本是两字一拍,我们不妨把后一个字称作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都是节奏字。近体诗对节奏字的平仄格外讲究。

说到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基本规律,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则:

(1)相间原则:一句之中,节奏字字音平仄交错分布。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平,则第二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四字)音仄,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第六字)音平;假使第一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则第二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平,第三个节奏字(一句诗中的第二字)音仄。

(2)相对原则:一联之中,对句和出句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平仄应该相反。

(3)相粘原则:相邻的两联,下联的出句,和上联的对句,在相同位置的节奏字,平仄应该一致。

4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补充条件:

两条禁忌:

(1)忌三平

入韵句,句尾三个字不可以三连平。

(2)忌孤平

特指入韵句而言。

以后五个字为考察对象,如果除去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

“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第一个字必须平。如果是“仄平仄仄平”,就犯孤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第三个字必须平。如果是“(仄)仄仄平仄仄平”,就犯孤平。

5

律诗的一种特殊句式: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 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王力《诗词格律》P23)。

例如: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的第三句“遥怜小儿女”和第七句“何时倚虚幌”,都是“平平仄平仄”结构。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的第七句“仍怜故乡水”,也是“平平仄平仄”结构。

“平平仄平仄”句式是唐人常用的一种句式,虽然不符合一句之内“平仄相间”的原则,但却是近体诗所允许的。

6

拗救

近体诗中,凡是平仄不依常规的句子,就是拗句。凡是句子中出现了拗字,一般就要在相关的某个地方做补救。

拗救,是后人根据唐人格律诗的创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所谓拗救,即前拗后救。也就是说,前面某个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在后面适当的位置补偿一个平声。

拗救的常见方式,有本句救和对句救两种。

(1)本句救: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若第一字用了仄声,则变成了“仄平仄仄平”,结果犯孤平,是近体诗所不允许的;但有一个补救的办法,即将第三字改成平声,以作补偿。这样一来,就变成了 “仄平平仄平”结构。这是格律诗所允许的。七言句式则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 成“仄仄仄平平仄平”。

例如: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的第二句“寂寥无所欢”和第五句“月光明素盘”,都是“仄平平仄平”结构。第一个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如果第三字仍用仄声,则成了“仄平仄仄平”,犯孤平,所以第三字必须用平声。这是本句救。

(2)对句救: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若第四字用了仄声,则将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以作补偿。这样,一联之内的平仄结构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 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对句救最著名的例子是白居易《赋得古园草》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

无论是本句救还是对句救,这两种拗救方式都是因为前头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将一个本用仄声的地方改作平声来补救。这种情况下不再是“一三五不论”,而是必须要讲求了。

(0)

相关推荐

  • 江南古镇那么多楹联,不能认真看

    "长三角水乡古镇,新修古建筑不少,其间楹联文气氤氲,给游人留下了深刻记忆,问题是有些大可商榷."学长李君,外出游玩归来,与朋友相聚,三杯淡酒下肚,冒出感慨来了.大家愿闻其详. &q ...

  • 【我们读世界】完善现代汉语白话近体诗的格律建设

    作者简介:张兴泰,字霜子,号鸿硕,1941年生,吉林省大安市人,高级政工师.1993年出版诗集<霜子吟>.<张兴泰诗歌精粹>,2011年出版<诗镜文心>(鸿硕诗文集 ...

  •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第四讲·对仗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俗称对对子.近体诗中的对偶,又称对仗,是近体诗的基本修辞特征之一. 我们先从普通的对对子,也就是对联讲起.顾名思义,要有两句,才能称为对偶.对偶的上句称为出句,又称上联:下句称为对 ...

  •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第三讲 如何识别入声字

    古汉语的声调问题很复杂,一般认为四声系统形成于汉魏时期.元明时期的中原音韵系统,和现在的普通话已经很接近."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qu ...

  • 诗词写作实用教程·引言

    引言 从文体的角度讲,中国古典诗词最本质性的特征是声律之美.这和中文自身的特性有关.声调和方块字形,是中文区别于其他语言文字的两个显著特性.从语音的角度来看,西方语言一般有重音,但没有声调:但汉语正好 ...

  • 格律诗词写作(诗律④)基本句式和三相规则

    格律诗词写作(诗律④) 基本句式和三相规则 作者  凭高望远(谢启斌) 一.隐藏的规则 小时候我们学习写字的时候,都用过米田字格垫在纸的下面,然后在纸上练习写字,纸下面的米田格若隐若现,却规范着我们的 ...

  •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诗人与诗心 <诗经>并非三代之民歌,而是贵族创制--诗国的辉煌是士大夫创造出来的--学习诗词就是要继承中国古代士大夫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高贵灵魂 ...

  • 北京大学中文系诗词写作教程(上)

    北大中文系诗词教程第一讲 [第一编 总论 ] [第一章 诗人与诗心] 八十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教育理念:"以美育代宗教".<大学诗词写作教程>是一门讲写作 ...

  • 诗词写作指导:近体诗词中的数字对仗

    写诗词的人都知道有个词牌名叫'卜算子',据说来自于骆宾王老先生.据万树<词律>转述,骆老先生写诗超级喜欢用数字,像卖卦算命之流成天背数字一般,于是乎有人给骆老先生起了个'卜算子'的绰号,延 ...

  •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体性与门径

       中国古典诗里,利用未定位.未定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使读者获致一种自由观.感.解读的空间,在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我在"语法与表现"里,曾经提出" ...

  • 炼句与字眼 | 【大学诗词写作教程 · 第五章】

    冯友兰先生曾说过,有一些人写的东西都符合平仄,也都是分行写出,然而就不是诗.一件文字的产品要能成为诗,当然首先需要诗心,需要诗人向其中注入自身的生命精神,同时,要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营造,但在句法上亦不容 ...